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0765764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情况思考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开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是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重要的财富和资产,是最活泼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已成为各行业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谁在剧烈残酷的竞争中最先获得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所以开发和利用好信息资源将会更加促进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国计民生所依赖的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状况进入到总量根本平衡,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

2、提高,但长期以来,农村信息匮乏,信息在面向农村传播,促进农村经济开展方面却不尽人意,可以说相当薄弱。当前为适应农村改革和经济开展的需要,亟需建立农村信息效劳系统,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是一个非常重要课题。1农村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1.1农村信息市场尚未形成气候。近年来,虽然信息机构已引入了市场机制,开展了一些信息经营效劳,一些科技咨询部门也在开展信息咨询效劳,但是总的来说,信息效劳业规模小、产值低,手段落后,质量不高,可以说尚未形成气候。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常设市场,使信息传媒体的渠道、范围等受到限制,二是从事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效劳的人员少,素质低,不能满足“三农的需要。1.2农村信息资源建设投入

3、较少。农村要改变传统农业结构离不开信息资源,农民要靠科技致富,更需要信息资源。但是我国广阔农村除少数地区经济较兴旺外,绝大多数经济根底不强,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即使有所认识也会因经济条件制约而无视。这就导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少,比方乡镇文化站名存实亡,乡镇图书室绝大多数没有,乡镇农技站“挂羊头卖狗肉。由于投入增长跟不上信息资源以电子为载体的数据库的增长幅度,使得农村信息资源缺乏,造成信息资源严重缺乏。一是对信息资源和现代化信息网络建设的费用没有专项拨款;二是对信息资源和现代化信息设备的购置投入少,农村、农民需要的信息资源难以得到满足。1.3农村实用信息资源缺乏

4、。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播送电视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农村广阔干部群众日益感受到信息资源在推动农村经济开展中的巨大作用,农村群体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农村需要科技,农民需要各种信息,但是由于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农民很难找到针对性强的实用科技信息。据有关报道显示,农村用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播送、电视等媒介,其比例占35%,而通过文献资源获取的信息约占30%左右。农户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主要障碍是,科技信息量大的机构远离农村,而县、乡信息机构少,拥有的农业信息资源就更少。虽然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搭建了农村信息平台,但对农村实用信息的研究甚少且没有建立起农村信息传递效劳系统,因此

5、为“三农提供的信息资源极少,农户不易获得实用信息。1.4农民的信息素质较差。虽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洗礼,仍然不能过高地估量农民的信息素质,实事求是地讲农村干部和群众的信息素质还处在启蒙阶段,对如何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分析研究判断信息仍然是“盲人。正确估计农村干部和群众的信息素质才能认真作好开发利用信息的宣传工作。2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2.1建立农村信息效劳平台,大力开展农村信息效劳。目前基层农村的交通、通讯等手段相对落后,而且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也参差不齐,因而必须搭建农村信息网络效劳平台,建设农业信息110效劳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效劳手段,把信息传送给农户。可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6、工程?、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搭建农村信息网络效劳平台,利用现有 网建设农业信息110效劳中心。?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效劳手段多、传递快捷,全部资源免费使用。截至2004年底,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已到达30TB。这些资源聚集了各种类型的科技信息资源以及贴近群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版那么注重农村和农民的需求,在抢眼位置推出了农业新书、农业科技、农事指南等栏目,可以让农民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的客观实际条件,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传输方式:互联网传输运用比拟普遍,也很便捷,只要点击国家数字文化网,用户就可以享

7、受某种类型的资源效劳;卫星宽带网传输花费少、传输的数据量大,还可以进行远程直播、远程培训等;资源镜像是直接将共享工程的资源镜像到分中心、效劳站等局域网的效劳器,通过本地局域网或投影播放等方式提供效劳;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还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提取信息包,刻制成光盘,提供效劳,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偏远地区。而对于不具备局域网的基层中心,可以配合使用机顶盒,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电视接收,也可以使用离线阅读器共享。2.2农业信息下乡效劳千家万户。应把送农业科技下乡与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结合起来,为“三农提供信息效劳。组织相关人员到乡镇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活动,以现场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观看

8、农业科教片、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为农民提供效劳,把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信息送进千家万户,同时积极为农民出谋献策,排忧解难,引导农民加大耕地扩种、套种,不断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和利用率,促进农户增产、增收。2.3鼓励民间和个体从事农村信息有偿效劳。农业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为不同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开展空间。民间和个体的农业信息提供商是农业信息市场中的活泼因素,它既是信息的供应者,又是需求者,是促使信息产品和最终用户供求衔接的重要推动力量。充分调动民间和个体农业信息提供商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能有效的弥补国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中投入的缺乏,能改善农业

9、信息效劳中的信息供求结构,满足农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民间和个体的农业信息提供商开展信息效劳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科技部门应给以关注和支持。由于特定用户的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信息接受能力低等因素,加上受其规模和资金的约束,面对农户开展信息效劳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民间和个体从事农村信息效劳,从政策上给以倾斜。2.4整合当地信息资源提供针对性强的效劳。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就必须认真了解、研究当地的信息用户,整合当地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资源,开展针对性强的特色效劳。广阔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千差万别,农业信息本身地域性也很强,如不对用户特点、条件、心理、需求规律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10、进行市场细分,而只停留在多层次综合性浅薄的认识和做法上,就难以开展发和提供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用户满意的农业信息。2.5加强农村信息效劳系统的网络建设。可采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网络作为农村传输信息的骨干网,该网络具有覆盖全国、传输形式多样、传递快捷等优点。不久前,中办、国办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全国文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实质,是对科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效劳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这个浩大的工程,不仅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

11、民心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量庞大的科技文化信息资源,通过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传送到各级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各级效劳站再传到千家万户。该工程采用互联网、卫星宽带网、资源镜像和机顶盒等传输方式,让广阔群众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使用文化共享工程各种信息资源。2.6加强培养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应实施农民培训战略,采取实施岗位责任和加大考核力度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主要培训电脑操作技能、上网技巧、信息发布与检索等内容,增强受训人员的信息意识,提高受训人员信息素质,培养大批懂信息技术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开展。2.7重视培养和建设农村信息队伍。目前,既懂农业经济又懂

12、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比拟缺乏。在广阔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较低,加上信息意识较弱,因此要把加强信息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市场培育和开展的根本大事来抓。一是要进一步抓好现有信息人才的培训提高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二是要委托高等院校重点培养一大批信息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三是要特别注意提高信息人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生产高质量的信息商品。建设一支农村信息队伍,要重点培养一批讲政治、懂技术、会经营和蔼管理的信息业务骨干,充分到各个岗位,增强信息市场实力和活力,推动信息市场开展。2.8加强对农村信息效劳系统的领导和协调。“农村信息效劳系统由当地的文化、科技、农业部门共同组建并管理。各级信息效劳站受当地政府领导,由各级文化、科技和农业部门管理,逐步使之成为县、乡两级推广效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各信息效劳站即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具有相互间的效劳协作。当地的文化、科技、农业部门共同成立“农村信息效劳系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研究解决“农村信息效劳系统的方向性,政策性问题,下达有关任务,协调各项工作,检查各信息效劳站的工作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并不断总结交流经验改良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