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076437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 作者:曲建波 高彦波 刘晓化 王宙峰 马龙 赵延军 王松峰 【关键词】 椎间盘镜【摘要】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MED)下双侧扩大开窗减压与全椎板切除的疗效。方法 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椎间盘镜下行双侧扩大开窗减压30例,对照组24例采用全椎板切除。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2 检验,P>0.05。结论 两组疗效一致,MED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treatment of 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 .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

2、ffect between decompression by bilateral enlarging fenestration and total lamine ctomy under MED.Methods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0cases in group under therapy were treated with decompression by bilateral enlarging fenestration,24cases in the control g

3、roup were treated with total lamine ctomy.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in 2 test.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accordant in the two groups,MED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minimal wound and better spinal stability. Key words

4、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 lumbar spinal stenosis fenestration 椎间盘镜技术(MED)的应用,结合了微创手术与开放式手术的优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方法。由于在直径1.6cm的通道内工作,对腰椎管狭窄治疗有一定难度。我科自2000年以来,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椎间盘镜下行双侧扩大开窗减压,对照组24例采用全椎板切除。两组病例治疗效果一致。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2月2002年4月住院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2055岁,其中中央管狭窄13例,侧隐窝狭窄30例,中央

5、管伴侧隐窝狭窄11例。狭窄部位:L 34 11例,L 45 23例,L 5 S 1 20例。所有病人均经过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腰椎管狭窄,并有腰痛、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1.2 方法 1.2.1 MED组 硬膜外麻醉,后正中切口1.5cm,C型臂定位后,先于一侧置入工作通道管,于椎板间隙开1.0cm1.2cm骨窗,中央管狭窄者,向内侧倾斜工作通道管,潜式扩大减压咬除棘突根部的内板,然后将工作通道管置于对侧,双侧开窗。侧隐窝狭窄者,咬除上下关节突内侧缘,打开侧隐窝,彻底松解神经根。有间盘突出或增生骨赘的,一并摘除。术后当天下地活动。 1.2.2 全椎板切除组 采用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后l周带腰

6、围下地活动。 2 结果按Nahal分级法,优:腰痛及间歇性跛行完全消失;良:术后症状消失,但劳累后有轻度腰痛,不影响工作。可:术后仍有腰痛,但较术前改善。差:术后症状未能改善,仍需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2年,比较两组优良率,MED组为83.3%;全椎板组为87.5%。经 2 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术式优良率的比较 略 3 讨论全椎板切除术是腰椎管狭窄传统术式,特别是中央管狭窄的,多采用此术式。但其术后脊柱不稳,造成脊柱滑脱、腰椎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等并发症已有诸多报道。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了多种限制性椎板切除术式,如双侧开窗等 1 ,取得了较好

7、的效果。MED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项新技术,有人认为该技术不适合治疗腰椎管狭窄。为此,我们采用两种术式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疗效一致。MED与开窗比较的优点是:在电视下放大64倍,显露更为充分,减压更为准确、彻底;避免了传统开窗术视野小、神经根减压不彻底等缺陷。MED不广泛剥离椎旁肌,术中可将通道管向头、尾或内、外侧倾斜,增加了显露范围,最小的破坏脊柱的结构,脊柱稳定性好。由于MED是在直径1.6cm的通道内操作,开展初期未能充分了解其技术特点,操作困难,易出现一定的并发症 2 。如:进入椎管困难、对中央管减压困难、损伤硬膜及神经根、止血困难等。本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均为轻微脑脊液漏,

8、均未缝合,全部自愈。与早期操作技术不够成熟有关。我们的体会是:MED是为切除椎间盘设计的,需要转换方向才能充分扩大外侧根管,扩大外侧根管时,由头侧向尾侧分离硬膜外侧,神经剥离器将神经根及硬膜牵向内侧后,再切除侧方黄韧带及关节突的内缘。MED较适合单节段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对明显骨性中央管狭窄合并巨大中央型间盘突出并钙化者,不宜强行采用此手术,以免损伤硬膜及神经根。可 以预见MED将成为腰椎管狭窄治疗领域中的主流技术。参考文献 1 张震,鲁凯伍,王堰,等.双侧扩大开窗减压与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比较.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6):462.2 王欢,王海义,黄井文,等.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的术中困难及并发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4):270-272.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