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076360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论文一、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提出纵观一个人一生中德育的养成,生身父母是人生教育的启蒙,纷繁社 会是人生成长的熔炉,学校教育是系统德育养成的主渠道 ;认真分析各学科教学 中的德育因素,学科德育是德育过程的主体;横看学校教育,各种教育活动是德 育的载体,各学科教学讲的是德育的渗透,各种教育文化体现的是德育的浸润。 但是,在当今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 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 在一种迷惘、困惑之中,使得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 峻的挑战。大德育”应该从德育的基础和本源抓起,应该把德

2、育与学科相融合、 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与实践活动相融合,使德育真正回到人本、回到基础、回 到生活、回到实践”,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目 的。因此,以“大德育”理念引领一体化新格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立德 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是新时期全省学校德育工 作的主方向。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要求,科学把握德育规律,实现纵向衔接; 科学把握德育内容,实现横向贯通;科学把握德育空间的全域性,实现校内外融 合;科学把握德育实施途径,实现“四位一体”。努力构建组织实施机制、文化育人 机制、学科育人机制、实践育人机制、家校合作育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保障 德

3、育课程一体化顺利实施。二、围绕一个根本,确立区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基本方略近年来,岱岳区教育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全区教育实际,精准把握教育的落脚点,积极探索区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途径和策略,形成了全 员、全程、全面抓德育的浓厚氛围。(一)不忘初心,坚定不移以德育课程一体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指出:“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才能 应运而生。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 的基础。泰安市岱岳区教育局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为总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大德育”理念,合力构建一 体化大德育”格局,坚定不移走德

4、育课程一体化之路。将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列 入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确定为区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充分考虑 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先导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特点,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改革 项目加以实施。(二)锐意创新,把德育课程一体化作为区域德育创新首要课题近 年来,岱岳区教育局始终探索德育课程的融合与创新。十二五”期间,两个省级 课题德育学科化”实验与研究和着力特色班级建设,给力育人教育工作”顺利结 题,全区构建了 区、乡、校”三级教育实验网络,形成了“高、初、小”三层教育 实验梯队,实现了班级管理人性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班级建设特色化”的整体互动效应。岱岳区“学段分层道德教育”三种文化”助力学校

5、“大德育”岱岳区“四个融合将青少年德育内化于心”等多篇文章报道了德育创新方面的 经验和做法。对照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岱岳区教 育局充分认识到原先所倡树的“道德教育学科化”的局限性,深刻意识到,要想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与时俱进,谋求德育创新;必须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 渠道,由德育的学科化走向课程化,提高德育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 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良好格局,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三、重建四类课程,扎实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一)德育课程重融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课 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

6、的教学目标之中 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 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 学中。”基于以上要求,岱岳区高中、初中、小学学段积极探索德育课程的融合。岱岳实验中学是一所城区学校。该校多措并举,打造德育系列套餐:以课堂为主 阵地全员育人,语文、历史、政治等课前35分钟,进行每日一成语、每日一 格言、每日一故事、新闻发布等课前积累活动;设立校长信箱,搭建“知心桥梁”。 升旗仪式采取集体宣誓、专题教育、学生讲小故事大道理、夸夸我们的班、我们 身边的感动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开展学校和班级两个层 面学生

7、论坛,就学校的动态、班风变化、班级普遍现象或正面舆论导向展开辩论; 精心打造包含教师做临别赠言、校长致辞、学生代表毕业感言等11项内容组成 的离校课程,对毕业生进行文明安全离校教育。道朗一中是一所农村学校。针对 农村学生的实际,该校抓实新生入校课程,牢固树立“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观。每学年初新生入校,学校都组织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并组织全校会操表演, 集中向学生进行关心集体、严明纪律、诚实守信、和谐奋进等教育。坚持开展管 理规范月活动,向学生广泛宣传人生的35个好习惯、改变人生的21种好习 惯、健康的 25 个好习惯、成功人士的八个好习惯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精选16 种好习惯,作为教

8、育课主题,举事例、谈认识、交流体会,达成共识, 逐一强化巩固。英雄山双语学校摸索出“三点一线共振”德育模式。 “三点”即:一点 为“每年确定的二大主题节日”,一点为“每年确定的八大主题活动月”,一点为“寒 暑假的主题实践活动”;一“线”即指:以德育系列主题班会为主线。将三点与主题班 会相结合,由点到线,以线联点,形成共振,共同打造德育的活动化、常规化、 系列化。岳峰小学形成了“135登”峰德育模式,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的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小公民教育活动。设置文明礼仪十 二步走”平价专栏,采取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 把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打造成升旗

9、课程”使其成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途径。 升旗仪式上,国旗队出旗、升旗、学生宣誓、中队风采展示、教师传讲红色箴言、 德育总结、金星少年以及星级班级表彰等,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集体荣 誉感。英雄山中学 、泰安第 十五中学 、泰女第 十中学、马庄民族希望小学等学校, 以主题班会为突破,大力推进学校新道德教育建设。设计了感恩、习惯、自 信、责任、爱心、诚信”等多种类型主题班会,每一大类又分若干个小主题,来 设计主题班会的内容。每个主题班会形成了主题解读、班会设计、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学生感言、行动建议、活动案例”等不同方面的教育模式,从多内容、 多形式、多途径积极开辟主题班会新干线。二)学

10、科课程重内生生活既是道德生 成的源泉,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员会专家朱慕菊 说:没有没有生活的道德,也没有没有道德的生活。著名学者鲁洁也指出:道德 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 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生活中道 德资源的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深深根植于学生生活的 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联 系,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由此而升华出来的经验来启迪、引导学生的道德生 成和发展,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道德水平。围绕学科课程对生活的回归,全

11、 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个学段广泛开展了相应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去 除说教化,多一点自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方法上,去除故 事化,多一点生活化,积极创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去除知识化, 多一点情理化,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上,去除平面化, 多一点立体化,形成课内外一体的探究学习过程;在教材使用上,去除本本化, 多一点灵活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死教教材;在教育活动上,去除模拟化, 多一点体验化,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心灵得到感悟;在教育思想上,去除高大化, 多一点针对化,努力追求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明理导行上,去除空洞化,多一 点具体化,明确

12、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要求;在教育策略上,去除形式化,多一点 学科化,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在教学评价上,去除单一化,多一点多 元化,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语文学科开展演讲会、新闻发布会、辩 论会、手抄报展、知识竞赛、课本剧、故事会等实践活动;数学学科开展调查、 统计、图形设计、数字游戏、数字争功等实践活动;英语学科开展童话短剧、英 语演讲、行为习惯情景剧等实践活动;科学学科开展小实验、小调查、科学小品、 科学畅想等实践活动;音乐学科开展舞蹈、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体育学科开展 竞赛、游戏、队形变换等项目 ;美术学科开展欣赏、书画展、手工制作展等实践 活动。学科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

13、仅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 各种能力,也丰富了第二课堂,一个活泼、上进、开放的学科德育实践活动正在 蓬勃开展。全区小学、幼儿园学段创作了一日常规歌、学习歌、安全歌、卫生歌、文明礼仪歌、尊老敬老歌、道德修养歌、兴趣爱好歌、健康环保歌、爱心歌、节 俭歌、生活歌、交往歌等 13 类德育儿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岳峰小学 每学期初都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明确本学科、本学期的德育渗透点有几个, 分别在哪些单元、渗透什么、渗透多少、如何渗透等。目前,该校共整理 200 个渗透点,并分年级编印“核心素养发展周任务单”,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 德育养成、学科知识、实践体验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学习

14、任务和评价标准,引导学 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做”有动力。(三)实践课程重体验所谓体验”,简而 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体验教育”就是使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 和发展。这里的“体验”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 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 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体验教育是在实践活 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 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 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

15、得发展, 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 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 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吃 苦耐劳品质、感知能力和感恩意识,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岱岳区实验小学 不断开拓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角峪牡丹园、社区 面粉厂、太阳部落、桃花峪,走进儿童福利院、道朗丰山园林等实践基地。劳动 期间,孩子们有的手上磨起了泡,有的手上扎进了刺,有的划伤了皮肤,但孩子第 6 页共11 页们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经受了酷暑的考验,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能

16、力, 也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岳峰小学充实实践课程的实 施,形成了三个层面的实践研修课程体系,一是以片区为单位组织开展的家本研 修课程,如爱心课程、公益课程、环保课程、礼仪课程等 ;二是由学校在学期中 组织开展的定时、定向、定学段校外体验课程,如参观蒙牛、走进规划馆、体验 科技馆、岱庙知传统等;三是以寒暑假为主,由社会机构组织开展的社会研学课 程,如曲阜毕业感恩,北京、上海高校体验,红色之旅等。同时,该校实行道德 储蓄体验常态化,以日行一善,积小善而成大德”为宗旨,建立班级、年级、学 校三级道德储蓄银行,形成层级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道德储蓄卡”,以“行为 习惯和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以“奖励兑换”为手段,以“榜样教育”为途径,以“日 积月累”为目的存储自己的道德发展历程。(四)文化课程重底蕴学校是传承和发展 文化的重要场所,而校园文化则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一所学校文化的强弱、兴 衰,对学生精神面貌乃至前途命运都有重要影响。学校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