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076215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论文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石油大学 毕 业 设 计(论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姓 名: 学 号: 002912性 别: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批 次: 0703层 次: 本科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 0951-15809576538学习中心: 宁夏奥鹏指导教师: 2009年4月6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摘要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

2、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 目录第一章 前言 5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 5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 5第二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 62.1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 6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 6第三章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8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 83.1.1 单冲量

3、控制系统 8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 9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 10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 123.2.1控制冷却剂的流量 123.2.2 控制气氨的排量 13第四章 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点与效益 144.1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144.2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144.3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 144.4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 154.5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154.6节约能源,减少耗材 15第五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65.1机电一体化 165.2智能化 165.3模块化 165.4网络化 165.5微型化 175.6绿色化 175.7人格化

4、17第六章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 前 言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早在1971年日本的机械设计杂志副刊上刊登了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后来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而被广泛的应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于1984年为现代机械下了如下定义:“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的,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它与前面提及的机电一体化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现代机械就是指机电一体化系统。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联合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精密机械工程、电子控制和系统思想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协同结合。因此又可以说机电一体化就是在机械设

5、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上的发展。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械自动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器化”迈入了以“机械自动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它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最基本的特征可概括为:机械自动化的设计制造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6、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需要强调的是,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就是现代机械与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产品,不仅是人和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自动化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第二章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符合设计原则2.1 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任何一种产品都是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开发的

7、,都必须具有某种主要功能,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主要功能。概而言之,都能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即所谓工业三大要素)进行某种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因此,机械自动化系统也必须具有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某种处理,从而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主功能。如图2-1所示: 图2-1 机械自动化系统功能示意图如上所述,机械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产品,又包含着设计、制造和特定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要求,而功能是由其内部有机联系的结构所决定的。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 根据产品或系统的主功能不同,可对产品或系统进行分

8、类。以物料搬运、加工为主。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主要输出改变了位置和形态的物质系统(或产品)称为加工机。如各种机床、交通运输机械、食品加工机械、起重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轻工机械等。以能量转换为主,输入能量和信息,输出不同能量的系统(或产品)称为动力机,其中输出机械能的为原动机。如电动机、水轮机、内燃机等。以信息处理为主,输入信息和能量。主要输出某种信息。如数据、图像、文字、声音等的产品称为信息机。如各种仪器、仪表、计算机、传真机以及各种办公机械等。机械自动化系统除了具备上述必须的主功能外,还应具体备其它内部功能、即动力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基于上述的功能构成原

9、理,既有利于设计或分析各种机械自动化的产品,又有利于开拓思路,便于创造发明和创新。例如,根据3种不同的主功能及其不同的输入,组合起来可形成9大类型的系统产品。如表2-1所示: 表2-1 不同主功能及输入的组合此外,对于不同主功能的加工机构,其运动方式不同,也构成不同用途的机械。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是根据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产生切削作用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因此,工件与刀具的运动方式不同,便产生不同用途的机床。所以说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具有极大的想向空间,需要我们利用先进技术符合科学原理来不断创新,设计制造出一流的自动化产品。 第三章 机械自动化系统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中,对各个工艺过

10、程的物理量(或工艺变量)有着一定的控制要求。有些工艺变量直接表现生产过程,对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精馏塔的塔顶或塔釜温度,一般在操作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保持一定,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波动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否则将影响后一工段的效果;化学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必须保持平稳,才能使效率达到指标。有些工艺变量虽不直接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然而保持其平稳却是使生产获得良好控制的前提。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 锅炉汽包是生产蒸汽的设备,几乎是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保持锅炉汽包的液位高度在规定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若水位过低,则会影响产气量,且锅炉易烧干而发生事故;若水位过高,生产蒸汽含水量高,会影响蒸汽质量。这些都是危险的,因此对汽包的液位严加控制是保证锅炉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措施,3.1.1单冲量控制系统汽包水位控制手段是控制给水,基于这一原理,可构成如图3-1所示的单冲量控制系统。 图3-1 汽包单冲量控制系统这里的“冲量”一词是指变量,单冲量即汽包水位。这种控制系统典行的简单控制系统。当蒸汽负荷突然大幅度增加时,由于假水位现象,控制器不但不能开大给水阀来增加给水量,以维持锅炉的物料平衡,而是关小控制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等到假水位消失后,由于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