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0736647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肺脓肿行DSA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全部病例均放置了引流管,先抽吸部分脓液后,再持续引流。结果: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治愈率100%。随访15 d45 d,症状明显好转、病灶缩小或消失。并发症:气胸1例,气胸量约25%,少量咳血1例。结论: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关键词 引流术;肺脓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Needling lung

2、Abscess Drairnage Under DSA Guidance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rainage for lung abscess by needle puncture under DSA guidance.Methods 11 cases of lung abscess were drainaged by needle puncture under DSA guidance and retaining drainage tube continuously.Results All pat

3、ients with this procedure were succeeded possessing success rate of 100%.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545 days with symptom relieving better obviously and the focus shrinkage or disappeared.Conclusion The curative course of lung abscess can be shortened greatly by percutaneous needling drainag

4、e under DSA guidance with mildtrauma.The procedure is simple with high successful rate and less complication.Key words:Drainage;Lung abscess;DSAguidance肺脓肿是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往往难以通过药物治疗痊愈,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穿刺抽吸,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肺叶,经皮穿刺引流术是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5年7月在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11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5、病例资料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8岁29岁,平均年龄18.3岁。脓肿位于:左上肺1例,左中肺2例,左下肺1例,右上肺2例,右中肺3例,右下肺2例。脓肿大小为5 cm5 cm6 cm7 cm9 cm11 cm,2例为多房性脓肿。1.2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心电图、胸部CT扫描、胸部正侧位片。术前禁食4 h6 h,准备吸痰机、供氧及抢救设备和药品。1.3设备及介入器材设备为飞利浦Ingeris CV型大C形臂血管造影机。介入器材:18 G穿刺针、0.035 J形导丝,5F6F扩张管、5F6F多侧孔猪尾型引流导管、手术刀片、缝合线及负压吸引袋。1.4操作步骤术前详细阅读CT

6、片和胸部平片,仔细分析病灶的大小、部位,脓液的多少、有无分隔及脓肿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初步拟定穿刺进针点、进针角度、深度。根据病变部位,患者俯卧或仰卧于导管床,透视下再次确定穿刺点,并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2%利多卡因5 ml8 ml局麻、在穿刺点切开约0.5 cm的皮肤。嘱患者尽管屏住呼吸,边透视边进针,同时转动C形臂进行多角度观察针尖位置、方向,当针尖进入脓腔并抽出脓液后,送入导丝,用5 F或6 F的扩张管扩张穿刺通道后,置入5 F或6 F的多侧孔猪尾型引流管,退出导丝后,先抽出部分脓液,调整好引流管位置,引流顺畅时将导管缝于皮肤上,固定好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袋,包扎切口。

7、1.5术后处理每天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脓腔2次3次并记录引流量,观察脓液粘稠度、颜色等。2例多房性脓肿经导管注入尿激酶,3例脓液粘稠者注入糜蛋白酶入脓腔。每2天3天行胸部透视,以了解引流管的位置及观察脓腔变化。2结果11例均穿刺成功置入引流管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7 d20 d,治愈率100%。1例置入引流管引流3 d后脓液引流不畅,透视下调整引流管位置后引流顺畅。1例术后气胸量约25%,1例术后咳血3 ml,均未作特殊处理。随访15 d45 d,症状明显好转、病灶缩小或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3讨论3.1影像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和治疗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在胸部主要用于肺部病变的穿刺活检和脓胸引流

8、,肺脓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疗程长,如若因处置不当、细菌耐药及脓肿引流不畅,导致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甚至破入胸腔形成脓胸。外科手术治疗需行病变部位肺叶切除,创伤大,并发症多,手术后脓胸的发生率高达10%29%,手术病死率为11%28%1,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操作较简单,并发症少而轻,成功率高。胡效坤等2报道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18例,总成功率94.4%,治愈率88.9%,发生气胸4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本组11例操作全部成功,1例出现气胸,气胸量约25%,1例咳血,量约3 ml,均未作特殊处理,气胸自行吸收,咳血停止。3.2导向设备的选择目前常用的

9、是CT、X光机和B超,各有其优、缺点。本组病例全部在DSA引导下完成脓肿穿刺引流治疗,我们的体会是,DSA引导具有操作快捷、方便、气胸的发生率较CT低。CT具有定位准确,显示病变不受位置影响的特点,但由于操作烦琐,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DSA较普通X线机的优势是可以转动C形臂,从多个角度、位置观察进针情况而不影响操作,避免了盲目穿刺,提高了手术成功率。3.3术前准备术前充分准备,根据CT片和X线胸片,结合病变部位,综合考虑最佳入路,避开重要的结构,有利于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操作轻巧、准确、快捷,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4引流置放方法和引流管的选择

10、引流管的放置可以采取分步进行或一步到位置入2种手术方式。分步置管是先将穿刺针快速刺入脓腔内,抽部分脓液后经穿刺针引入导丝,用扩张管沿导丝将皮下通道扩张,达脓腔后经导丝引入引流管,退出导丝,先抽出部分脓液,调整好引流管位置,引流顺畅时将导管缝于皮肤上,固定好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袋,包扎切口。一步到位置管是透视下细针穿刺,抽得脓液后注入少量造影剂造影,然后在透视下采用由引流管及内置穿刺针组成的引流套装经皮穿刺入脓腔,拔出针芯后即见脓液流出,其他处理方法分步置管方法。采用引流套装一步穿刺脓肿引流,减少了导管系统更换的步骤,减少了污染的机会,但如果穿刺不能一次成功,由于套管针较粗大,反而增加肺组织的损

11、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采用细针穿刺,分步进行放置引流管,只要操作熟练,更换导丝、导管迅速,可避免或减少发生污染的机会。本组病例均采取分步进行放置引流管,未因更换导管系统而发生脓液外漏等情况。对引流管的选择:一般来说,较粗大的引流管有利于粘稠的脓液的引流,由于肺脓肿的引流需要经过肺组织,不宜选用大的引流管,以5 F或6 F的多侧猪尾导管较为安全适宜。为保证引流效果,文献报道3,4,对脓液粘稠者注入糜蛋白酶溶液入脓腔,对有分隔及小房的脓腔,注入链激酶或尿激酶可以“溶解”分隔及小房,使脓液易于引出,患者的凝血机制未受到影响。在充分引流排脓的基础上,向脓腔内注入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已培

12、养致敏菌者,根据药物的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2,3。患者体温正常,导管内无脓液抽出,检查证实脓肿明显缩小,全身感染征象消失,可拔出引流管。在拔管时应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及脓腔并抽吸干净,拔管后继续予以抗生素治疗,以巩固疗效和预防脓肿复发。3.5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创伤小、成功率高,能使脓液迅速吸收,缩短病程、疗效好、并发症少,并可抽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及局部用药,是治疗肺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参考文献:1张雪哲,卢延.CT MRI介入放射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2胡效坤,王明友,刘巍,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脓肿引流术的临床引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8(4):337339.3单鸿,罗鹏飞,李彦豪.临床介入诊疗学M.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91.4丁东,邓群益,张怀岭,等.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预防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和包裹积液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3233.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