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072711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爱莲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陋室铭,爱莲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陋室铭,爱莲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陋室铭,爱莲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爱莲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陋室铭1一、文学常识: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这种文体一般铭,古代铸在或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都是用韵的。二、文章主旨: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述陋室周围清雅优美的景色和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形象地说明了简陋的居室会因主人有德行而声名远扬的道理,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三、文章结构:(一) (从“山不在高”至“惟吾德馨” )点名全文主旨。说明房屋无论豪华与简陋,只要其主人道德高尚,它就能透出品德的馨香。(二) (从“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 )写陋室的环境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2、三) (从“南阳诸葛庐”至“何陋之有?” )总结上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四、知识点总结:1、字音:馨x in案牍du2、 实词解释:有仙则名 (著名)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斯 是陋室(这) 谈笑有鸿 儒(大)(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 )无丝竹之“乱”耳( 3 )无案牍之“劳”形( 4 )香远益清( 5 )不蔓不枝4、古今异义:( 1 )鸿:古义:大,渊博。( 2 )形:古义:形体,身体。5、重点虚词:3、词类活用: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著名。舌L: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扰乱。劳:劳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远:远播蔓:长枝蔓枝:生枝节今义:鸿雁,书信。今义:形状。1

3、)惟吾德馨:惟:只,仅仅;2)有仙则名:则:就;3 )之无丝竹之乱耳: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之:无实意,宾语(何陋)前置的标志。6、问题大全:1 )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课文中统领全篇的词语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2)作者在文末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作者以此自比,也表达了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3)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当今社会你赞成这样的生活态度吗?(洁身自好,安贫乐道)4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5 )通过交往之人高雅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哪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陋室不陋的?(室

4、中景,环境幽雅;室中人,交往雅;室中事,情趣雅。 )7 )文中写“龙” “仙”比喻什么人?(喻品德高尚之人)8 )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 爱莲说 一、又学常识: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二、文章主旨: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明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志向。三、知识点总结:1 .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独:只,仅益:副词,更。 植:树立。鲜:少。濯:洗涤。亵:亲近而不庄重。妖:妖媚。蕃:多宜:应当2 .翻译: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妖媚。2、中通外直,不蔓

5、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长枝蔓,不生枝节,芬芳远播,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轻慢地玩弄它。4、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6、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3 .问题大全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牡丹一“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一“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

6、附势的隐士。(3)莲一“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莲花代表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世俗礼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4、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

7、者也。5、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6、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理解背诵: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3:众矣。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

8、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静植。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9、“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

9、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颐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0、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 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12、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答: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13、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答:(1)反问:同予者何人? ( 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4、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

10、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莲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15、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答: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1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1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18、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贵的思想感情。1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

11、线索。20、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答: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2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答: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22、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答: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23、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 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24、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答: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25、“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样的品格?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