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0645425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时间:地点:主讲人:参与人员: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 各类恶性肿瘤之首。近些年我国肺 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呈上升 趋势。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关。我国是烟草生产 和消费大国。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过去 的30年中,我国高发癌症变化明显,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 居癌症死因第4位,跃居2000年的第1位,上升最为明显。我国 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O世纪70年代至今,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与世界流行情况相似,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为男性高于女性。 而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

2、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报告显示,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的构成 来看,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那么肺癌 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 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 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上升了 465%。这是来自于卫生部全国 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的数据。根据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办 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自2000年-2005年间,中国肺癌的发病人数 估计增加12万人,其中,男性肺癌病人从2000年的26万人增加 到2005年的33万人,同期女性肺癌患者从12万人增 加到17万 人。

3、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 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 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 一肺癌大国。肺癌的预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方说患者的一般状 况,有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等等。还有肺癌的 这个分期,肺癌的病理类型,以及肺癌的治疗方式,不同的治疗手段, 那么肺癌的生存期也是不一样的。但总体上来说,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1年 生存 率为30-40%,2年生存率为10-15%,这是在治疗的前提下。 小细胞肺癌通过综合治疗,局限期中位生存时间是14-20个月,2 年生存率40%;而广泛期中位

4、生存时间9-11个月,2年生存率仅 5%。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指出,现代人群日益繁重的生活工作压力及 日益凸显的精神心理问题可能是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持续增高的 重要原因。面对肺癌如此高的发病率、如此高的死亡率,如此短的 生存期、如此差的预后,那么有些肺癌的病人是会出现恐惧、焦虑、 抑郁,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采取一些逃避的方式。少数患者会以一种 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在现实生活中,大 多数肺癌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比方说恐惧、焦虑、抑郁、敏 感、绝望、失 眠等。这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会使患者的认知发生歪曲 和偏差,从而采取一些消极的应对方式如回避或屈服来面对已发生 的情况。肺癌患

5、者存在哪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恐惧心理, 抑郁心理,焦虑心理,敏感、猜疑心理,孤独绝望心理,睡眠障碍。心理分析1恐惧心理:肺癌是重大的负性事件和应激事件,恐惧是肺癌患者 普遍存在的最初心理反应。好多病人是有一种谈癌色变的这种现象, 这对预后是非常不利的。面对肺癌的不良预后、周围患者的痛苦、 医院的特殊气氛都可以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在疾病过程 中,肿瘤 的转移、以及浸润产生的疼痛不适和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白细 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等,这些痛苦都会给患者带来恐惧的感 觉,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2抑郁心理:抑郁它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点的情绪反应。研究 发现癌症患者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是明

6、显高于正常人,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的过程中,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肺癌患 者 的抑郁情绪也是在逐步加重。研究分析癌症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变 化的原因有4个方面:第一,患者对疾病和住院的应激反应。第二, 合并精神疾患如焦虑或抑郁症。第三,疾病导致继发性情绪障碍。第 四,药物的副作用,如抗癌药物 的不良反应等。这些都会对病人产 生一系列心理变化。抑郁情绪可以引起体内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引发 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如儿茶酚胺的过量分泌、脂 类代谢紊乱、 各种促凝物质和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的血栓素A2的释放、心率加快 和血压上升等,那么结果就是加重肺癌患者的躯体症状,降低生活 质量以及导致看病次数增

7、加、住院时间延长、治疗依从性差以及 增 加医疗费用等等。抑郁状态是肺癌发病前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 是肺癌发病后的主要负性情绪表现,它不仅影响着患者近期临床疗 效,也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和转归。3焦虑心理:国外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健康人群,为 12-28%。化疗是肺癌患者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也可以作为 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方法。进入化疗期的患者往往对各种综合治 疗方案和医疗技术缺乏认识、缺乏信心,担忧自己的治疗效果、担忧 自己不能承受化疗的不良反应、担 忧自己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 担等,这些都能产生焦虑心理。常规的检查、肺癌复发、进展或转移、 与癌症无关的急性疾病如感染

8、等也可以引发焦虑。4敏感、猜疑心理:患者患病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猜疑心理。部分 患者感觉自己来日不多,对 自己的治疗效果没有信心,对自己的病 情有很多猜疑。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没有信心,对医护人员的言行表 现 出敏感、多疑,稍有不适就认为是癌转移或者病情恶化,怀疑医护人 员对其隐瞒病情。如果患者与家庭、周围社会关系缺少沟通,也会 对家属、朋友、亲戚产生敏感、多疑的心理。5孤独绝望心理: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而且肺 癌的发及死亡年龄出现年轻 化的趋势。有些患者诊断肺癌时正处于干事业、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 的年龄阶段,而癌症和化疗却打乱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严

9、重影响其 事业发展、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其社会角色 形成巨大反差,因此 产生强烈的悲观绝望的心理。还有一部分患者感觉自己治疗无望, 还要承受治疗的痛苦、忍受疾病的折磨,给自己家庭带来巨大的 精 神、经济的负担,也容易产生绝望、悲观厌世的心理,失去继续治疗 的勇气。鲍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失眠考虑由癌症本身及其 治疗有关的因素引起,如化疗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化疗 过程的情绪反应等。失眠往往引起患者白天不同程度的疲劳,因而躯 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退钝。对失眠产 生越来越多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 担心,使可以使失眠患 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治不愈。

10、失眠也可能使肺癌患者的病情 加重,影响康 复效果,使疾病易于复发,降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 来精神上的痛苦。干预的措施这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干预:改善认知、提高应对技能、心 理支持和放松疗法。首先改善认知:主要是改变患者认知中的不合理成分,调整患者错误、歪曲的信念, 摆脱消极观念,接受新的思想,以消除患者不适应的行为和不良的情 绪反应。在干预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明确交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各种副作用及其处理的方法,尤其在化疗 的过程中要向患者解释 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变患者认知中的不合理的成分。国内外的 研究表明,改善认知对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躯体功能 和生活质量均有积极的作用

11、。提高应对技能:4/提高应对技能是一种把解决问题作为消除应急从而提高患者应对能 力的方法。应对是指个体对生活事件以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 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主要从面对、回避、屈服 这三个方式主要有面对、回避、屈服三种方式。面对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措施, 回 避、屈服则是消极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 起到有效减弱压力的作用,减少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逃避,使其面对 现实,可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应 对技能有哪些具体的策略?比方说鼓励患者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 集体活动,还鼓励患者之间相互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请治疗效果 好的患者现身说教等等其他的一

12、些策略。心理支持:心理支持主要是指与患者要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在交流和沟通的时候可以预患者主动讨论病情以及疾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要善 于倾听,及时的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 和负面心理。让患者的家人、亲朋好友、同事、病友以及医护人员给 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分享患者的感受。合适的心理支持能够有效 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情绪、消除疑虑以及解除担忧, 并可以增强患者治疗和生活的信心。在进行心理支持的时候,医护 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互动,要 善于倾听,切忌将主观意志强加于患者,要选择好交流的方法、时 间、地点,通过对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

13、时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心 理变化,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给予相应的医疗对策,消 除疾病心理应激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 证生活质量,缓解病情,提高疗效。在进行心理支持的时候,要尊重、理解患者,让患者觉得自己被欣赏、有价值、并没有被遗弃,从而提 高患者的自尊心并增强其自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可以正确的运用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指导、暗示等支持性的治 疗方法,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在临床 工作中有着与药物、放疗、化疗同样重要的作用。放松疗法放松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Jacobson 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所谓的引导性想象是Simon

14、ton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首次用于癌症 患者。音像性想象,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下 全身放松,用指导性的语 言去暗示或者自己展开想象,想象一些快乐的情景或者美好的憧憬。 研究发现,患者运用已学会的放松技术进行自我调节,可以减轻呼 吸困难、化疗前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感觉,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生理 唤醒水平、脉搏和血压。那么放松疗法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可以经 常参加锻炼,比方说跑步、散步、游泳、瑜伽、太极拳等,锻炼有 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还可以培养自己消遣的技能,比如听音乐、看 书、读报等。像图中的这两位 老人可以去跑跑步,然后还可以像这 位老人一样可以上上网、听听音乐,以及像这个年轻人,你像年轻的 肺癌患者可

15、以做一些瑜伽了、游泳等一些锻炼,那么这些锻炼都有利 于心理压力的释放。最后也是要摆脱陈规,开始一些不同的活动。 曾有学者讲过,永恒不变是却向想象力的最后庇护所,我们应该创 造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在闲暇的时候,我们可以到大自然去走走,可 以到海边去看看大海等 等,放松一下心情。在国内的这项研究中, 通过对入选了 58例肺癌的患者进行干预和不干预,那么比较两者对, 两组对这个生活质量方面有没有改善。试验组是通过常规的治疗+ 心理干预,那么干预主要从健康教育、改善认 知、行为疗法这几个 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主要就是一个普通的常规治疗,那么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医学应对方式等方面较对照

16、组 都有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因而得出结论,对 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采取积 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再来看 一下国外的研究。这位学者主要是评价非侵入性干预措施对改善肺癌 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进行一些研究,那么他在在 Medline、 Embase等数据库里搜索了关于非侵入性的干预措施改善肺癌生活 质量这方面一共搜索了 15项相关的研究,其中有三项研究是关于医 护人员对肺癌患者进行一个教育、心理的支持、应对技能培训等干 预措施,结果显示进行干预以后可明显缓解肺癌疼痛、改善抑郁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肺癌患者是存在着恐惧、焦虑、抑郁、敏感多疑、 孤独绝望、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那么在针对这些 心理问题的时候, 我们可以采取改善认知、提高应对技能、心理支持、放松疗法等一些 心理干预的对策。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肺癌患者的治疗目的不仅是提高生存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