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050707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严寒、高温气候条件及风沙、雷雨勘探作业安全 高温气候条件下作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夏季的特点是昼长夜短,气候炎热,而且雷阵雨多。炎热的高温条件给野外勘探作业带来了困难。各种车辆行驶时容易产生水箱“开锅”、燃料系统气阻、液压系统因气阻失灵、轮胎随外界气温升高而容易爆破等现象;夜间收工时,沿村庄附近的道路两旁乘凉的人多、儿童追逐玩耍的多、公路上赶路的人多,各种勘探车辆在返回基地的途中行驶受到影响;雷雨多,天气变化快,对物资搬运及作业的安全也不利。针对以上情况,应当做到:根据勘探作业时的地理条件和当天的天气情况携带必要的防雨帆布、防滑链条等用品;行车中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指示,如果温

2、度过高,要选择荫凉处停车并掀起发动机机罩以利通风散热;发现轮胎温度、压力过高时,应选择荫凉处停车休息,使胎温、胎压恢复正常,不可采取放气或泼冷水的方法降温、降压;要注意检查刹车的效能,以防制动失灵的故障;早上出工或晚上收工经过村庄附近的道路时,要特别注意鸣号、观察行人和乘凉人的动态。高温下作业首先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工作期间感到精神疲倦时,可用冷水洗浇头面,以清醒头脑。在高温作业时人体容易出汗,汗出多了,身体里就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盐分,水和盐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物质,因此,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野外勘探时,喝含盐清凉饮料有一定的好处,能够补充一定的水分和盐分,消除疲劳,避免中暑。对于中暑的人

3、员,应争取尽快恢复患者正常体温和水盐平衡。凡有感觉轻微头痛、头晕、耳呜、眼花、心慌等症状时,就应立即离开高温场所,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安静休息,并用凉水擦洗身体和喝一点含盐饮料,以促进体温恢复。如发生昏倒等重症中暑时,应将患者抬到阴凉通风处,脱衣解带,乎卧休息,然后,根据情况请医生对症治疗。严寒气候条件下作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我国的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华北某些地区,一年之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气温低,处在严寒气候中。而在这些地 区进行地震勘探,大部分时间是在冬季施工,所以寒冷的气 候将对地震勘探设备及作业人员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应事先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润滑油和制动液应换为符合冬季使用的标号;冷

4、却水可换用防冻液,如果使用冷却水时要特别注意保温工作,防止冻坏发动机或散热器;在冰雪路上行驶不能急剧地转动方向盘,不能突然增(减)车速,根据任务情况,携带必须的防滑链、喷灯、三角木、锹镐等防寒应急用品;各种车辆通过冰河时,应勘测好进出两岸的地形、冰层的厚度和强度,从而决定行车路线;多台车辆过河时,不可聚集在一起。为了预防冻伤的发生,要求进行勘探作业的人员都应穿戴必要的劳保防寒服装和鞋帽、手套,并保持衣服鞋袜干燥,要多活动躯体,尽可能减少冻疮发生。平时可用辣椒杆煮水洗手洗脚加以预防,还可以加强锻炼,如洗冷水脸、冷水澡等。如果发生冻伤应及早采取措施减少组织坏死和感染,发生冻伤部位应尽快用温水复温,

5、温水温度在3745、为宜,绝对不能火烤。野地生火取暖,必须遵守安全用火规定,避免火灾和人身事故的发生。风沙、雷雨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每天出工前,作业人员应收听天气预报,做好防范天气突变的准备工作。由于风沙天气沙尘飞扬、气候恶劣,影响了作业人员的视线,若风沙将道路或沿测线的标志破坏,现场工作人员应停止作业,注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如车内或车下)保护身体,等情况好转后,经检查确定各种标志无误后,再恢复正常工作。在遇到雷雨时,测线上的工作应暂停,雷雨到来时应当注意不要靠在孤立的大树或墙脚下避雨,不要穿着湿衣服在施工现场走动,最好躲在设有避雷装置的车辆内。各种车辆应迅速驶人干燥地区或有屏蔽物的地带躲避。应注意不得在河岸、堤边久停,以防路基塌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