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高级高中学苏闯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所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0297742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邕宁高级高中学苏闯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所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邕宁高级高中学苏闯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所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邕宁高级高中学苏闯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所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邕宁高级高中学苏闯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所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邕宁高级高中学苏闯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所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邕宁高级高中学苏闯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所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之所见南宁市邕宁高级高中学 苏闯团 530299内容提要: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教学:一教师首先要激发兴趣,让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课堂中得到保鲜。二教师要运用“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法去完成教学。三教师要有“超越传递, 走向创造”的理念。关键词:课程改革 学生自主 创新教学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和谐”一词越来越深入民心,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当追求和谐、追求美,因为语文教学也是一门美的艺术。俗话说的极是“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

2、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孔子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固,然后能自强也。固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乎。”(孔子礼记.学记第十八)孔子强调了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交流互助合作的“自组织”过程,阐述了“教学相长”、“学学半”的道理。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师生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主动活动,因此教学更应强调学生主动活动。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脱离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以教师的固定观念去框范学生,其结果必定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3、鉴于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教学:一教师首先要激发兴趣,让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课堂中得到保鲜。二教师要运用点拨法即设问析疑去完成教学。三教师要有“超越传递, 走向创造”的理念。一、进行研究性教学,首先要激发兴趣,让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课堂中得到保鲜 兴趣总是与人的愉快感情相伴出现,相互作用的。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满怀兴趣就会全神贯注,执着一念,专心致志,变被动吸收为主动进取,由完成任务到迷恋醉心,满腔热情地进行钻研,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甚至还可以弥补智能的不足。例如:

4、拉扎勒斯在语文课教学情境中,将高中学生分为智能组与兴趣组,智能组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20,但对于语文的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而兴趣组学生平均智商只有107,但很喜欢阅读与写作。这两组学生皆必修“阅读与写作”这一课程,在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两组受同样的测验,待一学期结束时,两组总成绩相比较,兴趣组远优于智能组。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中学生是满怀兴趣去学语文,还是怀着厌恶的心情去学语文,其质量和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

5、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所以教师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课堂中得到保鲜。因此,我在讲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先介绍背景和作者定这篇文章的原因,再向学生展示刘和珍的照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氛围中,让学生的感情投入进去,激发起他们对反动军阀血腥屠杀进步学生的愤慨。再如,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国演义中片头的歌词“滚滚长

6、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将它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因有了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景中去,课堂气氛就自然活跃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去拨动他们的心弦,去激发他们的激情,去启发他们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进入感情涌动的世界,使他们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之情感。二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要运用“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法去完成

7、教学。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

8、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

9、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

10、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因此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运用“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法去完成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三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要有“超越传递, 走向创造”的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积极主动探索教师问题,把教学变为创造性的,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使教学推陈出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师发展模式,是对传统“教书匠模式”的革命。 古人云:桃李不言,不自成蹊。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自己必须会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尊重自己的教学经验,保持自己独有的

11、教学风格,要求教师要有解放思想,“超越传递,走向创造”的理念。教师对某一部作品,某一篇文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并将这种独特的体验与感受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 比如,学到“停车坐爱枫林晚”,就可用这个“坐”来解释“但坐观罗敷”。讲到“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得“薄”时就可引出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来解释。其次,要结合语境抓规律。文言文因汉字特有规律及行文习惯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引导学生抓规律,总结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同义互解”规律,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有了“同义互解”的关系。例:“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

12、绝壁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苏轼石钟山记)先说“乘小舟”又说“以小舟”,“以”自然也就是“乘”。这两句话分在两个段落,但其互解关系是鲜明的。又如“对义互解”规律。形式相互对应的语句,其对应成分一般结构相同,意思或相反相对,或相同相近,因而也就构成互解关系。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对“能水”二字,一般注为“能游水”或“善于游水”,而对“利足”二字,一般则注为“脚走得快”。那么,“利足”与“能水”的结构是否一致?照一般结构看,不一致;而根据对文互解的规律看,应该一致。“利足”也应是偏正结构,“利”即“便”,即“善”,即“善

13、于、擅长”的意思,在这里做状语;“足”作动词,即“走路”,译过来,就是“善于走路”。这就与“能水”自然地对应起来了。教育家张载说过“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因此老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路人,进行研究性教学,教师要“超越传递, 走向创造”的理念。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浪潮,正向着教学民主化,个性化,科学化,程序化推进。教学实践活动愈来愈重视开启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愈来愈重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只有做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才让学生的思绪流动,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中飞翔,让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起来,才能实现他们“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愿望!综上所述,因此我们希望这种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成为新课程环境下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自主性、体验性的语文课,我们期望语文课堂教学的花坛再次开出万紫千红的花朵。参考文献: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查有梁:课堂模式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 3、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构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