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027654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网(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五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方案1999年5月15日方案说明为了创立上海“一流根底教育,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部署,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进一步做好本市中小学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工作,优质、高效、及时地为中小学提供教育信息效劳,xx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受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中小学信息部的委托,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应用系统的根本需求,与上海邮电及华教公司共同研究,设计了本实施方案。本方案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建网、建库、建队伍的需求出发,对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的总体设计思想和框架做了阐述,并根据这一思想,对中小学信息中心的网络和系统方案,以及外围用户的接入形式做了具体的设

2、计。其主要组成局部如下;l 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的总体设计思想l 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的大网络结构l 中小学教育信息中心的局部网络设计l 中小学教育信息中心的应用系统设计l 网络管理和实施方案l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的相关应用描述l 对区县中心和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性标准本方案还着重讨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建设中可能碰到的一些技术难点和重点,网络的平安性和管理模式,以及对网络建设的质量监控手段。目录1引言62需求分析72.1教育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类型72.2教育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类型72.3各子系统分布的特点73设计指导思想83.1原那么方针83.2设计目标83.2.1网络功能目标83.2.2网络性能目

3、标93.2.3网络管理目标104网络方案124.1本方案设计的总体思想124.2总体网络方案124.2.1现实条件124.2.2可选方案134.2.2.1利用上海邮电ATM网的帧中继效劳134.2.2.2利用上海科技网的虚拟网络144.2.2.3利用上海热线的公共IP网络平台154.2.3总体网络拓扑结构164.2.3.1中心的外连接口174.2.3.2分节点接入174.2.3.3普通用户接入17.4网络设备选型174.3中小学教育信息中心网络184.3.1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中心的网络设计184.3.2网络技术选择184.3.2.1网络设备的系统结构184.3.2.2虚拟网络184.3.2.

4、3路由功能194.3.2.4容错功能194.3.2.5网络管理194.3.3网络拓扑结构204.3.4主要网络设备介绍214.3.4.1中央交换设备214.3.4.2边缘接入设备214.3.4.3远程拨号效劳器214.3.4.4防火墙224.3.4.5网络监控及过滤设备22.5效劳器及应用软件配置234.3.5.1数据库效劳器234.3.5.2WEB效劳器、DNS效劳器234.3.5.3代理效劳器、FTP效劳器244.3.5.4Email效劳器244.3.5.5认证效劳器244.3.5.6网管效劳器254.3.5.7系统管理效劳器254.3.5.8开发及维护254.4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的系统及网

5、络管理方案264.4.1系统及网络管理的职能目标264.4.2网络管理模式确实定原那么264.4.2.1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274.4.2.2效劳级网管模式274.4.3系统管理方案275中小学教育信息应用系统概览285.1网络通讯系统285.2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285.3学校日常管理系统285.4图书文献、情报、资料系统295.5基于IC 智能卡学生应用系统295.6网上学校教学与管理系统295.6.1运作原理305.6.2模块介绍305.6.3系统效劳业务流程335.6.4系统结构图345.6.5数据库管理346技术重点和难点366.1网络互联366.1.1现状和需求366.1.2解决方案

6、366.1.3补充建议366.2备份与容错376.2.1需求分析376.2.2解决方案376.3平安性386.3.1需求分析386.3.2解决方案386.3.2.1分节点396.3.2.2中心节点396.3.2.3补充建议407系统实施417.1实施方案、进度、节点目标417.2质量保证措施417.3技术支持、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培训427.3.1技术支持427.3.2系统管理及维护437.3.2.1中心系统管理及维护437.3.2.2节点系统管理及维护447.3.3人员培训457.3.3.1中心人员培训457.3.3.2节点人员培训468节点建设建议标准478.1概述478.2机房环境要求4

7、78.3中心标准488.3.1路由及出口488.3.2网络标准488.3.3硬件标准508.3.4软件标准508.3.5管理标准与人员配备508.4站点标准518.4.1路由及出口518.4.2网络标准518.4.3软/硬件标准538.4.4管理标准与人员配备539效益预测和系统概算559.1效益预测559.1.1经济效益559.1.2社会效益559.2经费概算579.2.1投资估算方法说明579.2.2预算概要579.2.3投资预算清单581 引言目前,国际互连网络( Internet) 在全球迅猛开展,它从最初用于大学,政府, 研究机构之间共享资源和信息通讯开展至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数千

8、万用户和一个庞大信息资源库的网络,成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产业的主要内容。在Internet浪潮的带动下,各个地区、团体、行业相继建立起自己的Intranet,使得在自身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同时通过相应的入口与Internet连接,以到达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的目的。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顺应国际大都市信息化开展的趋势和响应上海地区高速开展的经济对信息化日益迫切的要求,上海市提出了建设“信息港工程的目标。这一跨世纪工程是基于上海信息化开展的现实情况,将电信领域中区域综合性通信的“电信港概念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中的引伸。上海“信息港工程实际上是上海地区性“信息高速公路,它由覆盖全市并与国

9、内外信息网相连的天地一体化的高速、大容量信息传送网和社会化应用信息系统构成,是建设以上海为龙头、辐射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经济带开展的社会信息化城市根底设施。信息港能够为商业、金融、行政、教育及娱乐领域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传输效劳,比方信息发布、电子市场、远程教学、电子邮件、电子付款等等.。与此同时,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开展,计算机的价格不断下降,计算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正越来越普遍地走入广阔市民的家庭、走入中小学校的教室。中小学教育用计算机市场开展迅速,已成为中国计算机市场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但是,由于教育软件的相对落后,往往不能使计算机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流于游戏机、打字机;

10、另一方面,中小学校的网络建设还很不完善,即使是在校园内部也不能实现很大程度的资源共享,更不用说校际的信息交流了。因此,为把两方面的有利因素相结合,有了建设“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的设想。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充分地利用信息港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推动对传统教育手段的革新,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先进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上海市的中小学教育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2 需求分析2.1 教育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类型l 文本:教育信息网中最主要的信息类型是文本型的,其中包括大量的文字,数据和表格等,根本涵盖所有应用类型,涉及教学信息,管理信息等方方面面。l 图象:主要是大量多媒体课件,网管中的图表显示和管理信息

11、中的图片资料等。l 视频:涉及电视会议系统,远程教学,和视像点播VOD等应用。l 音频:内部网络 ,独立的声音资料和上面两项中所附带的声音信息。需要说明的一点,作为管理信息上行的数据流量远远超过下行的数据流量;而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情况刚好相反,下行的压力较大。而大量的多媒体信息恰恰是在后者出现。2.2 教育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类型根本Internet应用教育信息库管理信息库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网上学校信息和应用主要涉及这样一些技术,万维网WEB,数据库,多媒体制作,视像会议VC,VOD;网络的设计思想就是要求网络本身可以满足这些技术对网络带宽,时延,时延变化和效劳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当然这里面还包

12、含着最关键的一点即平安策略。2.3 各子系统分布的特点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的特点之一就是各子系统的分布比拟分散,物理上,各区县中心和大量中小学校普及市区和各个郊县,各种形式的数据库也分散在多个小型信息中心,这对管理和访问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我们将在网络设计中考虑这些问题3 设计指导思想3.1 原那么方针l 实际原那么。一切从实际出发,遵照实际情况确定方案的选择与实施。l 先进原那么。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建设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并不断跟踪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动态,保持系统的先进性。l 经济原那么。在设备选型和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上,对具有相似功能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比拟,用有限的资金购置更多的、性能价格比更

13、高的产品。l 高效原那么。发动多方力量,团结合作,相互配合,使系统的建设得以高效率地进行。3.2 设计目标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必须依据教育和管理中的各种应用系统的需求设计,是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式还是客户机/效劳器Client/Server,C/S结构,大量的信息以数据中心形式实行集中管理,并供主要信息系统共享。网络的设计必须有效支持C/S模式的应用,同时支持VC,VOD等实时多媒体的应用。选择网络设计方案时,应该考虑整体网络的设计效果,必须有一定的相关的指标来衡量设计的方案;在选择网络设计方案时,更应该考虑网络本身对于应用的支持情况,这是

14、十分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我们从应用角度出发来考核网络能力。对于网络的考核在这里有一些目标,功能目标,性能目标,管理目标。3.2.1 网络功能目标l 中小学教育信息网是一个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统一网络平台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教学,管理和信息发布为一体的综合效劳体系,它应能适应各种应用的要求,完成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的功能,集成文本,数据,表格,图象,语音,视频的通信,突破传统的数据和音像分割的局面,做到一网多用,防止重复建设。l 中小学教育信息网应是具有高可靠性、高平安性的运行网络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全市中小学,进行管理和提供教育信息的网络,其功能的重要性要求这个网络必须有足够的保障措施保障网络通讯平台的高可靠性,高平安性。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平安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确保关键的数据的平安传输,又要保证一般性效劳数据的通畅访问。l 中小学教育信息网应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有一定冗余的网络平台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开展,和管理机制的改变,加上不断有大量的信息进入该系统,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也将面临着网络结构重组,增加和信息数量和位置变化等问题,这就要求该系统有良好的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