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记叙文写作指导系列谈 第九讲 改写与扩写篇写作指要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1.51KB
约56页
文档ID:430229845
记叙文写作指导系列谈 第九讲 改写与扩写篇写作指要_第1页
1/56

记叙文写作指导系列谈 第九讲 改写与扩写篇写作指要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改换表现形式,如改换体裁,改换人称,改换叙述方法等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   怎样改写呢?   1、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2、明确改写要求,找出改写方法 (一)缩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缩写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用简炼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缩写在紧紧抓住中心的前提下,剪除枝叶,保留主干是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压缩文字的训练形式它有助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缩写有多种形式,如梗概、摘要、提要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缩写类型,不管什么形式的缩写,都要保持原文的风貌 记叙文的缩写,要抓住原文中心,按原文的结构顺序,保持情节完整,对情节进行必需的概括,还要注意保留关键词语删去细致的描写 议论文缩写要抓住原文的中心论点,保留分论点和主要论据,体现原文的论证层次 说明文缩写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的本质 不论缩写哪种体裁的文章,都要紧紧抓住原文中心,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必须是结构完整的短文,而不是东挑一句,西抄一句的摘录式的段落提纲。

当原文删除后,不连贯时,要用必要的话联缀,做到文字连贯通顺 缩写是在中心思想、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长文缩成短文的一种删繁就简的训练形式,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作文训练我们经常看到的文章提要、电影简介、小说梗概等都属于缩写在写作时,切记不要大段大段地照抄原文,还要注意不能头重脚轻,要选好舍取的材料,要注意训练自己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 (二)扩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扩写与缩写正相反,是对原文的扩充和增加,缩写是对文章的概括扩写是增写文章的内容扩写要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思想更加鲜明深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使文章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 扩写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忠于原文,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增写的内容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突出重点,只要是合情合理,无论怎样扩展,都是合理的但不能随意发挥,不可任意改变体裁、人称第二,要进行合理想象,增加从原文扩展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第三,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四,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 (三)续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续写是把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写完,或者给一篇已经写完的文章再续篇。

续写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对培养想象、联想、分析等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续写要求:要做到前后文观点一致,体裁一致,语言特点一致,人物性格一致,使人感到前后一气呵成,自然流畅,与原文形成有机的整体 (四)改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改写是把一篇文章按照一定的要求或需要变成另外一篇文章改写不同于缩写,缩写只概括和紧缩内容,而改写在内容上允许调整,允许取舍,形式上鼓励创新;改写不同于扩写,扩写需要增添内容,允许想象,而改写不要求增添内容,而是将内容进行调整改写实质上是以原作作为题材进行再创作,重在一个“改”字上 改写的要求:首先,改写的原则是基本上不改内容,而改变表达形式在内容上,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变动,但绝不是另外写一篇文章第二,在形式上,改写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把剧本改写成故事等等;可以改变表达方式,如把记叙改变为描写,把说明改为记叙等;可以改变语言,如文言改为白话;可以改变结构,如倒叙改为顺叙,插叙改为顺叙等,可以改变人称,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还可以改变中心人物等 实际上,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一次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阅读 (0)|评论 (0) 改写《木兰诗》11月05日 09:50 |编辑 《木兰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艺术家改编成戏曲、动画片,搬上了舞台和银幕 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可以作为参考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写作时注意下列几点: 1.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具体一些 3.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 阅读地图 花木兰,一名女扮男装的古代巾帼英雄,随着动画片《花木兰》风靡全世界而南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诗》就是这位传奇式的女性英雄的赞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既机智勇敢又勤劳善良的女性形象让我们再次走进花木兰,聆听她的心声:“我生活里的一切都很理想,我心底里的世界却不一样,我也有彷徨,也会失去方向,我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坚强 ◆主题文章 木家风波(续写) 木兰从军归家后,木兰是个女孩这件事顿时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在百姓家中,这件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可以说真是弄得个满城风雨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根据军法条文,女子不能入军营,违令者当属“死罪”。

可汗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花木兰大家觉得这件事很难处理,花木兰犯了军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兰功勋卓著,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王法与功勋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大臣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军法如山,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不追究花木兰,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国家将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认为花木兰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战事中出谋划策、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在每次战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一般男儿所不能比的;这十几年来,尽管战争那样残酷,战斗那样激烈,花木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却过;花木兰还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战士谈心,在不少关键时刻,她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总之,木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大臣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举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们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木兰的耳中,传到了木兰的乡亲们的耳中木兰得知此事后,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害怕乡亲们得知后都来到木兰家乡亲们对木兰说:“木兰,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杀你,他就是个昏君!”木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可我毕竟还是触犯了军法,王法无情。

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处死我,也是为了维护王法,我死得其所这时,木兰的家人早已泪流满面   在皇宫里,大臣们还在讨论中,这时一个军士进去报告:说有许多老百姓跪在城门口,求可汗饶木兰不死可汗和大臣们都来到城墙上,只见城下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这儿了见可汗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声说:“木兰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宁,一个人在外十几年征战,如今如果杀了她,真是没天理啊!”这时,百姓们都这样大声喊着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这样说:“木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们不能杀了她!”甚至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开了口:“木兰姐姐是我们的英雄,谁杀了她就是坏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们会意地笑了可汗对城下的百姓说:“你们说得对,我不能枉杀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会顺从民意的接着,可汗还当场封花木兰为“女中豪杰”可汗还说:“木兰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上战场的女英雄,我将撤销不准女儿上战场的军令,以后凡是武艺高强的女子都可上战场这时,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百姓们夸可汗决策英明 这一段佳话一直流传至今,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将流芳百世 点评:本文小作者在学习了《木兰诗》后,对木兰从军归家后的情势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戏剧性地展现了一场由木兰女子从军触犯军法而引发的风波。

文章构思又带有孩童心理,具有独特的写作个性故事结局又恰到好处,顺理成章,使文章主题得经鲜明的显现 巾帼英雄花木兰(改写) ●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初41班 肖文清 夜,格外宁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美好、静谧星星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晚风缓缓地吹着,但是,这段时间,花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亲重新披挂出征花木兰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父亲老了,木兰又无哥哥,弟弟处幼尚未成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她下定决心自己替父从军   第二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买骏马、买马鞍、马笼头、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辞别父母,女扮男装头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花木兰宿在了黄河边,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到的只是黄河流水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

已提升为将军的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头:“为祖国付出,这是应该的我不需要做尚书,谢谢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你要回家,我也不强求你了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双手握拳拜谢皇上,然后骑上马走了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

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姐姐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吱—”门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