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007590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稿(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规划纲要四川旅游局成都中医药大学二八年九月1目 录总则1一、规划范围与资源特征1(一)规划范围1(二)资源特征2二、发展目标与战略6(一)发展定位6(二)发展目标7(三)发展战略9三、规划布局11四、产品开发规划12(一)产品体系规划12(二)主题旅游产品规划14五、重点景区与线路规划15(一)“成都-世界中医药文化体验核心区”15(二)“都江堰-青城山国际中医养生休闲度假中心16(三)“峨眉山-彭祖国际中医康体与长寿养生中心”17(四)“攀西阳光国际中医健康疗养冬令营(基地)18(五)“阿坝藏羌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探寻”线路19(六)“甘孜藏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探寻线

2、路20(七)“攀西彝族、摩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探寻”线路 21(八)“中医药与佛教、彭祖长寿文化体验线路21(九)“中医药与道教养生文化体验”线路22六、重点城镇旅游功能规划23(一)成都市23(二)都江堰市23(三)峨眉山市23(四)彭山县24(五)攀枝花、西昌市24(六)阿坝州24(七)甘孜州25(八)成都郊县及相关地(市)、州25七、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规划25(一)旅游交通规划25(二)旅游住宿、旅行社规划26(三)旅游商品与购物规划26(四)旅游餐饮规划27(五)其他旅游设施规划27八、市场营销规划27(一)营销目标27(二)旅游形象宣传与推广28(三)目标市场营销策略29(四)营销手段

3、30九、规划实施措施33(一)工作机制建设33(二)资金筹措33(三)结合城乡统筹34(四)资源与环境保护34(五)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规范35(六)专业队伍建设35十、附则36附图:1中医药健康养生资源分布图2中医GAP基地分布图3成都市中医医疗分布图4景观资源及评价示意图5总体结构示意图6产品线路及景观资源示意图7产品线路及养生资源分布图总则第一条 四川是中医药资源大省,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为弘扬四川悠久、独特的中医药与民族医药文化,整合四川佛教、道教、彭祖长寿等健康养生文化资源,开创中医健康养生旅游新模式,把四川打造成为世界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特制定本文本。第二

4、条 本文本适用于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所涉及范围内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规划、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第三条 本文本与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规划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 本文本涉及的指标及其它定量数据,是结合规划区域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四川省、成都市和相关市地州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第五条 本文本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四川省旅游局组织实施。第六条 规划年限为2009年2020年,其中:近期,2009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一、规划范围与资源特征(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四川省

5、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幅员48。8万平方公里。(二)资源特征四川中医药历史文化厚重、民族医药瑰丽奇特、中医药健康养生资源富集,川产道地与珍稀中药材资源分布集中,保健性温泉分布广泛,佛教、道教及长寿养生文化历史悠久,自然生态景点众多,在全国同内类资源中无与伦比,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得天独厚。1、中医药历史文化厚重,开发潜力巨大一是地方特色浓郁的药王文化。峨眉山牛心寺和青城山药王山、药王庙均为药王孙思邈入川行医并采药炼丹的遗址,其它地区都拥有药王庙和祭祠药王的庙会活动;二是历代中医药典籍丰富。据统计,从东汉至民国年间,四川各种医药著述达70

6、0多种,在中国医学史上独领风骚;三是四川名医辈出,无愧于“中医之乡的称号。早在山海经记述了“神医巫彭、巫咸等知名医家;四是历史上的中药材贸易兴旺。四川历来是我国中药材集散地,在历史上相当有名。此外,成都同仁堂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泰三堂”也是百年老店;五是中医药产学研资源集中。这里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院校之一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有中医药科研机构20余家,中药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3个;有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药标本馆,迪康中药博物馆等;2、中医健康养生资源富集四川中医从业人员和中医医疗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县以上中医医疗机构180所(含藏医院18所),有病床18312

7、张,日门诊量数百万人次。中医药与民族医药的理疗保健资源丰富。3、川产道地药材与濒危珍稀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省有药用植物约5000余种(植物药4000多种、动物药300多种、矿物药30多种)。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道地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一,重点药材数量全国第一。甘、阿、凉三州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名贵动植物药材和濒危珍稀药材均集中,民族医药药材资源丰富.据统计,四川名贵中药材有23产于三州少数民族地区,有藏药1000多种,彝族药物1000余种,羌药600余种。4、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全国领先四川是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中药产业产值位居全国前茅.有地奥、恩

8、威、康弘等现代中药企业。四川人工种植的中药材达到200余种,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县30多个,川芎、川贝、虫草等29种川产道地药材GAP基地32个.5、保健性温泉等理疗资源分布广泛四川的温泉资源相当丰富,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且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此外,自贡的“盐疗资源和大英“中国死海”的“泥疗项目、阆中保宁醋也是健康养生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6、道教、佛教、长寿养生文化历史久远四川有道教发源地鹤鸣山、发祥地青城山,佛教圣地峨眉山,还有中华第一寿星彭祖的故乡彭山县。7、自然生态景点众多四川绿色生态资源丰富,是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的重要载体.如:九寨-黄龙、贡嘎山海螺沟、泸沽

9、湖及西岭雪山等景区等。二、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发展定位1、发展定位:世界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2、形象定位:天赋四川,怡养天福3、主题形象口号:中医之乡,千年健康华章中药之库,天赐道地珍品4、市场定位: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并举,集中医药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入境游客源市场细分为:一级市场,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侨市场;二级市场: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三级市场: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市场。国内市场细分为:一级市场,成都、重庆、陕西、云南等地区;二级市场:东南沿海城市(广东、深圳、上海、厦门)和首都北京;三级市场,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省外其他省市。群体市场结构

10、细分为:银发市场、中青年白领市场、青少年市场。(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四川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资源丰富、品质高端的优势,通过十二年的规划建设,在部分传统精品旅游线路、景区嵌入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高标准建设3个中医药健康养生中心(基地);打造5条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全域四川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框架,使四川成为世界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大亮点和新的增长点。2、阶段目标:(1)近期(2009年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完成制定四川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线路规划实施细则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行业标准;培养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技术人才;

11、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资质企业;完成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载体、产品的建设与市场宣传;在成熟旅游线路中嵌入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打造1-2条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示范线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旅游收入达到当年旅游总收入的5%。(2)中期(2011年2015年),基本实现以下目标:完成3条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精品线路的构建;完3个中医药健康养生中心(基地)的基本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参与旅游的人数达到四川旅游总人数的20;入境游人数占四川入境游总人数的40以上,旅游收入达到当年旅游总收入的25.(3)远期(2016年2020年),基本实现以下目标:完成五条中

12、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线路的全部打造工作;完成四川现有四条旅游环线的中医药健康产品嵌入;形成“中医药与传统养生文化体验”和“民族医药与川产道地珍稀中药资源科考”两条旅游带,显示四大中医药旅游功能板块;基本设施更加齐全,服务水平更加专业,产业优势地位更加稳固,对四川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实现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40,实现旅游收入达到当年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三)发展战略1、政府主导型战略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战略定位、科学规划、组织协调、筹集资金、政策配套、宣传促销等,以推动全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

13、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和精品线路应参照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启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项目建设。省发改委牵头,省旅游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交通厅、省建设厅配合,做好相应配套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2、特色精品战略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属于特色、高端旅游产品,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中医药特色,体现健康主题,打造精品。市场定位以中、高端游客为主。3、国际化战略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应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占领国际高端旅游市场。从产品设计、开发到营销推广都要有国际化视野。在发展初期,立足国内市场,努力开辟国际市场;在发展中远期,巩固国内市场,做大、做强国际市场,使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成为

14、四川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4、科教兴旅战略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科技与健康,必须以强大的学科支持为后盾.要建立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龙头的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合作研究机构,发挥其技术、人才支撑作用。5、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四川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必须以中医药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要科学规划、保护现有资源,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和无序开发,造成资源和环境破坏。6、协调发展战略要把旅游开发与中医药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借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提高四川中医药的国际知名度,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和现代

15、化的步伐。三、规划布局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总体布局为“12345。即:一个核心,两大区域,三大中心(基地),四大板块,五条精品线路,最终形成全域四川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框架。一个核心:是指以成都为龙头,整合当地中医药产学研资源,将成都为打造世界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之核心区.两大区域:即“中医药与传统养生文化体验”和“三州民族医药与川产道地珍稀中药资源科考”两大旅游带状区域。这也体现了四川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的两大主题。“中医药与传统养生文化体验”旅游带以中医药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彭祖长寿文化历史渊源区域为主线;“三州民族医药与川产道地珍稀中药资源科考旅游带以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资源、民族医药资源为依托.三大中心:是指三大中医药健康养生中心(基地);即:在青城山、峨眉山两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及“攀西阳光旅游”区嵌合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建设地域资源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健康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