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991636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寻留有思维空间的问题设计记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到的启发本学期,我校教研组开展了一次“重点段落教学片段”的教研活动,目的是研讨怎样把课文重点部分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要求参加活动的教师执教一堂课,在课堂上抓住课文的一个重点部分,力求把这个部分上好,上精。我是本次活动执教的老师之一,我选的课文是蟋蟀的住宅。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文章的语言活泼有趣,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读来亲切易懂。文章的7、8、9自然段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这一部分是本篇课文

2、教学的重点,也是引导学生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精神的难点。一、追求顺理成章,遭遇课堂平淡起先我为这部分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在集体备课中,同事们对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提出了置疑,认为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没有体现出来。经过讨论,我们对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做了修改,把目标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2.通过自读自悟,圈画、批注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特点。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我按照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设计了提问,想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顺理成章

3、地完成学习任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做了如下设想:1.默读课文7、8、9自然段,思考:蟋蟀是怎样挖掘巢穴的?(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模仿动作,感情朗读。2.从哪句话看出蟋蟀用足挖巢穴很辛苦?(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3.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 划出有关整修的句子读一读。(余下的时间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4.请学生评价一下蟋蟀。5.齐读7、8、9

4、自然段,读出蟋蟀工作的艰苦。照以上设计上完课后,我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首先,我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非常容易地找到了现成的答案。这种垂手可得的“苹果”能成为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吗?其次,朗读课文时,他们是那么平静,那么波澜不惊。这种平心静气,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结果吗?虽然课堂上井然有序,学生按照我问题的牵引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但学生是否真正感受到了文本传达的情感,实现了我的情感目标;是否主动学习,思维得到发展了呢?在教后的评课中,我把我的感受和想法与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做了交流。教研组长刘充指出,不要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应该更多地转向学生,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是啊,我不应该为了课堂上不出“乱

5、子”,就用一个个的问题,把学生牢牢钉在我设的“套子”中。如果我只想着一步一步根据课文内容,灌输给学生蟋蟀造房的过程,硬邦邦地告诉学生蟋蟀造房是艰苦的,学生没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没能深入文本体会,内心没有什么感受,如何能升华情感,发展思维呢?二、追寻思维空间,课堂重现生机怎样才能让学生思考起来,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呢?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是,教学时要留白,要留出让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想课堂提问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就应该为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对文本有

6、内化、反思等过程。那么留有思维空间的问题该如何设计呢?时间是个常数,课堂上提问多了,必然会减少学生读书思考的机会。我的第一次教学就是因为把问题变小后,变多、变易了,从而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许多教育学家都认为,问题的难度要适宜,太深太浅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觉得应该减少问题的数量,来提高问题的成效,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应该设计能让学生思考,不束缚他们思维的“大”问题,来拓展思维的空间,挖掘他们的潜能。此后,我重新设计了课堂中的提问。1.默读课文7、8、9自然段。思考:蟋蟀是怎样建成它的住宅的。(把“蟋蟀是怎样挖掘巢穴的”改成了“蟋蟀是怎样建成住宅的”,意在让问题变“大”

7、,能让学生对蟋蟀建房的整个过程有完整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在第7段挖掘的部分。)2.再次默读课文8、9自然段。思考:蟋蟀建成它的住宅容易吗?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从哪里看出蟋蟀用足挖巢穴很辛苦?”和“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这两个问题浓缩成“蟋蟀建成它的住宅容易吗?”一个问题,意在为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个性化的思维,让他们能在理解文本后依据文本寻找答案。)我按本次设计的提问进行了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显然比平时活跃得多了。我总是觉得他们不会阅读,不善思考,但这次,我看到了他们的潜能。请看部分教学实录。片段一:师:蟋蟀的住宅,说它是伟大的工程,不仅是结构和布置的复杂

8、,而且还要想到蟋蟀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的简单。我们来看看蟋蟀是怎样用这简单的工具建成它的住宅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8、9自然段,想想蟋蟀是怎样建住宅的。边读边想边做记号。(5分钟后)生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生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成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工作了。师:蟋蟀又进去工作,它是怎么工作的?生2:就是像第7段写的那样挖土。生3:余下的时间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师:能用一个词语说吗?生3:整修。师:蟋蟀是怎

9、样整修的?生3:就是在挖洞,让洞加深加阔。师:让我们再看看蟋蟀是如何挖洞的这一段,划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学生划后交流,体会动词,朗读这一段。)片段二: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8、9自然段。想想蟋蟀建成住宅容易吗?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过了一会儿,有些学生急着想发言。4分钟后。)生1:蟋蟀钻在地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一会儿,它又进去工作。我觉得蟋蟀在造房子时很疲劳,需要休息。生2:我从蟋蟀只休息了一会儿就又进去工作了看出蟋蟀工作十分辛苦。师:是啊,蟋蟀造房子的确很累。生3: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说明蟋蟀的房子不

10、是一下子造好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师:对,蟋蟀造房子要长时间坚持不懈地工作才能完成。生4: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连我都不耐烦了,可蟋蟀还在不停地挖洞。师:是啊, “我”都看得不耐烦了,可小蟋蟀还在坚持不懈地工作呢!生5: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蟋蟀秋天初寒的时候开始造房子,到了冬天还在挖土,说明蟋蟀要完成它的住宅很不容易。师:对。而且你能前后联系地读书,也很不容易。生6: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接着说住宅的重要部分快要完成了。洞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了。蟋蟀不停地干活2小时,洞才挖了两寸深。要完成将近九寸深

11、的洞,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师:是啊!你说得很有道理,你能前后联系地看书,而且融入自己的思考,很会读书。(此时,学生对蟋蟀的喜爱和敬佩更加深了,油然而生对它的赞美之词。)师:小小的蟋蟀创造了这么伟大的工程,同学们想怎样评价它?(学生思考了一会儿。)生1:蟋蟀是挖掘的专家。生2:蟋蟀是一级的挖掘专家。生3:蟋蟀是个勤劳的建筑师。生4:蟋蟀是个吃苦耐劳的造房专家。生5:蟋蟀是个坚持不懈的挖掘专家。课后,同事们对我的教学给予了肯定。认为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得比较主动,思维也比较开阔,而且在对重点语句的体会、理解中,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三、活动后的启发虽然教研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带给我的启发是永久的。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阅读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在发生着个性化的行为。所以在教学问题设计时,不应只是为了达到灌输知识的目的,一味求同,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套学生,而应设计一些为学生留出思维空间的,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问题,来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也只有这样的教学问题,才能让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