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2991518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关于幼儿园预防欺凌的教案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而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下幼儿园预防欺凌教案范文, 大家都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一) 打架斗殴。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 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1) 放学 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

2、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 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 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2) 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 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 易发生打架斗殴。(3) 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4) 课外游乐活动时间。 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 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5) 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

3、生就跑到外面去, 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二) 强索钱财。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 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 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 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 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 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 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三) 毁坏物品。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 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 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

4、可能是物。(四) 争风吃醋。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 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 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五) 心理障碍。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_ 。国内外研究表明, 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_ ,给他人造成轻重

5、不等的伤害, 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 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 并会干扰社会秩序。 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 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 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 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 造成对他人的攻击。 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 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 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校园暴力从

6、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 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 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 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一) 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 一方面释放压抑,获

7、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二) 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 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 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 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 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

8、自信和自尊, 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活动班级: xxx活动时间: 20xx 年 9 月 12 日星期一活动目标:1. 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 ;2. 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3. 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活动过程:一、观看关注校园欺凌现象视频,引入新课。二、思考:1 、什么是校园欺凌 ?你遭遇过校园欺凌吗 ?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以及生活实际回答。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欺凌是个全球性的问题。2 、讨论: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 ?学生

9、回答并归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 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 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 产生恐惧和焦虑。3、想一想: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首先引导学生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要忍着不吭声,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 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 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 ; 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其次引导学生从施暴者的角度想: 反思一下,值得吗 ?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 处分甚至法律处罚, 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这么做,值得吗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 ?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 ?忍一忍 _ ,退一步海阔天空。三、观看中学生消除校园欺凌专题教育片。模板 ,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