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阜宁县随班就读工作手册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6.45KB
约23页
文档ID:429910246
阜宁县随班就读工作手册_第1页
1/23

实施手册阜宁县教育局编印二 OO 六年八月十五目录1、阜宁县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施办法2、随班就读学生筛查鉴测制度3、随班就读学生隐私保密制度4、随班就读学生教科研制度5、随班就读学生家长联系制度6、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教学原则7、阜宁县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表8、随班就读教师职责9、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巡回工作职责10、阜宁县随班就读教师考核评估细则11、资源教室配置12、随班就读学生成长记录袋13、阜宁县中小学师生为残疾学生“献爱心”捐款管理办法14、阜宁县随班就读管理网络15、阜宁县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16、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巡回小组17、阜宁县特殊教育管理员通讯录阜宁县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施办法(试 行 )随班就读工作是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增强我县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持续提升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现提出如下办法:一、组织领导1 .全县随班就读工作在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教育、财政、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下和由教研室、 特教学校等部门相关人 员组成的指导小组指导下展开工作2.各镇和县直学校特教管理员负责本镇、校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二、教育安置3.入学对象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入学年龄为 7-9 周岁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视力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学生,必须是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轻度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其中, 视力障碍须为较好眼睛最佳矫正视力在0.05至 0.3之间的低视力儿童 听力障碍为听力损失水准在 41db至80db (分贝)的轻度听障儿童智力障碍为理解活动持续障碍,学习水平和生活适合行为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并经韦氏量表检测 IQ (智商)值50-70 之间轻度弱智儿童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智障、视障、听障儿童少年,由特教学校接纳实施义务教育,确保所有具有学习水平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入学随班就读的学生必须是经过县特教学校或县级以上医院检测,县随班就读工作指导小组确认的残疾学生4.入学办法小学和初中有接纳本施教区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义务和责任,任何学校都不得拒收 小学的听残和视残学生还可选择到片内中心小学或实验学校就读,所有残疾学生都可选择到本镇集镇所在地学校就读一个班级最多接纳 3 名随读学生,同一类别残疾学生不超过2 人5.补偿措施使用助视器 (助听器) 是提升视力 (减轻听力损失水准) 的重要补偿手段。

低视力儿童少年须戴助视器学习, 或将课文复印放大到以适合阅读为度, 并做到一人一桌、 安装台灯; 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须在实行听力检测、 了解听力损失水准的基础上,选配适合的助听器三、学籍管理6.残疾儿童少年被普通学校接纳随班就读后,应即时办理注册手续,取得普、特双重学籍,给予统编学号,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学、休学或退学7.全县各类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名册存特教学校,实行所在学校和特教学校双重学籍管理8.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学生如果接受知识困难,家长提出转到特教学校应即时办理 特教学校的学生如康复情况较好, 能够适合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者也应即时办理, 并为其补办普校学籍 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参与普通学校学籍会审,纳入义务教育的“四率”统计四、学制与教材9.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接受义务教育年龄一般不超过 18 周岁对残疾水准严重、接受知识困难的学生,在征得家长和学生的同意后, 可采取 “留课不留级” 的方法编班教学, 在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 可发给 《九 年义务教育证书》或相对应的毕业证书10.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使用普通学校同年级教材,教材能够作适度弹性处理五、教学管理11 .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应贴近残疾学生补偿效果、语言交往水平、智力发展水平、 原有知识基础以及家长参与水准等实际, 具体应遵循适度性、 补偿性、互补性、 规范性的原则。

制定随班就读个别教学计划的课程范围, 主要是残疾学生参与群体学习难度大的学科或学科中的部分教材内容 每学期开学一月内, 县局组织全县个别教学计划互阅、检查评比活动12.坚持个别教学随班就读的主要特点是以个别教学活动为中心在全班整体教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应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围绕课堂集体教学内容, 对随班就读学生实行教学内容的课前预习个别引导, 教学重点的课堂个别指导, 教学难点的课后个别 每份随班就读课教案至少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环节 每节随班就读课, 都至少落实一项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措施1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残疾儿童少年应予以“特殊照顾”:一是座位安排在前二、三排的中间,并安排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其同桌,做“助学伙伴” ;二是课前任课教师要检查其助视器或助听器能否正常工作;三是教师讲课适当放慢速度,适当提升讲话音量,并尽量让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看清口形;四是教师备课时必须选择适合残疾学生学习水平的内容给以个别练习或板演; 五是教师尽可能提供一些相关资料给学生, 协助他们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此外, 还可使用自然手势、 “以笔代口”或演示等方法辅助教学14.学校和随班就读的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家长参与教学,协助家长熟悉教材,力求当日功课当日复习巩固。

15.有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都要创造条件建立资源教室,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的学习和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六、特教学校的辐射作用16.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特教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特教学校应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努力成为随班就读教学的研究中心, 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实施 成立随班就读小组, 承担师资培训, 信息咨询, 残疾检测,巡回, 尤其是协助残疾学生选配助视器或助听器和指导家长及学生使用保养,协助教师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等工作, 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研活动, 协助随班就读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七、教师管理17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挑选热爱残疾学生、思想素 质好、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如师资有变化,学 校必须预先安排交接老师,做好交接班前必要的准备工作,以适合教学18 .各校要在充分肯定既完成集体教学任务,又使残疾学生取得良好身心 缺陷补偿和文化知识学习效果的教师的业绩 在表彰先进、晋升职称同等条件下, 优先考虑担任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教师八、考核评估19 .随班就读工作人员工作量计算标准:特教管理员的随班就读工作占本 人总工作量的1/3。

随班就读学生每1人按正常学生3人计入随班就读教师工作里20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应从思想品德、身心补偿、文化 知识、劳动技能等方面,以残疾学生在其自身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水准为依据,实行综合评估评估可通过抽样测试、随堂听课、查阅资料等方式实行文化基础 知识的考核,分两个层面实行一是对残疾学生个体的发展实行考核教者可依 据学生的残疾水准和可接受性原则单独命题,考查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是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实绩的考核随班就读学生与全班普通学生同试卷内容、 同判分标准的考核时,任课教师可按卷面原始得分计算合格率和均分, 也可按以 下公式计算血川人.力 普通学生合格数 +随班就读学生数班级合格率=而E班级均分=普通学生均分,随班就读学生均分‘ 卷面总分优良率依卷面实得分统计九、档案管理21 .普通学校要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逐人建立教学档案残疾检测原始资料、 教育鉴定、个别教学计划、记录、学习成绩考查试卷和素质发展方面的其它 材料都要装入残疾学生《成长袋》内,并妥善保管,随学生就读学校的变更实行 交接残疾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其《成长袋》交特教学校统一保存22 .各小学、初中,特教学校要按随班就读学生的残疾类别分别建立花名 册。

特教学校还要建立学习成绩册、巡回记录册、教学实验等档案除此之 外,对听残学生还要尽可能储存听力语言发展情况的音像资料十、经费投入23 .每年展开一次为残疾学生“献爱心”捐款活动,建立助残基金,专项 用于特教事业24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所必需的助听器、助视器、收录机和复印放大 教材等学习用具的经费,原则上由学生家长负担如确实经济困难的,可由家长申请学校审查,县局在“献爱心”捐款中资助部分或全部费用十一、督导检查25.县局每年都将对小学和初中的随班就读工作实行专项检查,每两年一次表彰和奖励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随班就读学生筛查鉴测制度1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听力和视力残疾儿童需持县级医学证明或经县特殊教育学校听力测定后, 报县教育局随班就读指导小组审定, 正式认定为随读学生 智残疑似学生在一个月内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出名单, 报镇特教领导小组, 并建立疑似学生档案 到一年级学年期末前, 提出智商鉴测学生名单, 根据疑似学生调查情况由乡镇特教管理员筛查后, 确定鉴测对象, 按“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并上报县特教学校2 .智商鉴定由经过培训的乡镇特教管理员初测, 再由县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复测审定,正式认定随班就读学生。

3 .对上报的测智对象,按排列顺序逐个鉴测,鉴测到非智残为止 (即:一个班如有三名鉴测对象,第一名是,第二名不是,第三名不予鉴测)4.学校负责建立《随班就读学生成长袋》5.对智残对象,原则上每两年实行一次智商复测6.学校负责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名册》,本校和特教学校各一份随班就读学生隐私保密制度随班就读学生的鉴定结论, 仅作为对其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依据, 不得移作他用其姓名和档案材料必须保密1 .经认定的随读学生,除学校领导、教师和相关家长外,对其他一切无关人员实行严格保密2 .教师在实行随读学生的家访和相关调查中, 有闲杂人员时必须回避相关内容3 .随读学生档案、学生名册等相关材料,不乱放,要专人专柜保管,非相关人员,不得查阅、借用、复印4 .相关统计表、册,非特殊需要,一般不明写“残疾类别” ,统称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教科研制度1.全县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特殊教育学校及普通学校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都理应主持或参与相关随班就读科研课题的研究2.县特教管理员必须承担一项随读科研课题的研究,并组织本镇(校)的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展开课题研究活动3.增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重视行动研究,抓好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三个环节,即时总结反思,持续完善研究。

4. 重视课题研究与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结合, 定期展开研究活动原则上教科研活动全县每年举行一次, 实行课题研究的总结和交流; 各片每学期举行一次,交流课题研究的经验,可与相关现场开放结合起来;各镇(校)每学期活动两次实行课题的研讨, 每次活动都要精心准备, 有明确的活动主题, 力避形式主义和走过场5. 为推动随班就读科研工作, 每学年举行一次随班就读优秀课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和案例的评选 每两年评选一次随班就读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6.课题的研究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对于课题研究弄虚作假的集体和个人,撤销其申报立项的课题,直至通报批评随班就读学生家长联系制度1 .对疑似儿童调查时,调查人员要讲清调查意图,争取家长配合,实事求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