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99093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人墓碑记默写填空嗟乎!大阉之乱,,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激昂大 义,, ?且矫诏纷 出,, ,不敢复有株 治;,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 , 不能容于远近,,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 ;而五人 亦得以加其土封,, , 斯 固 百 世 之 遇 也。 不 然,, ,则尽其天年, 人皆得以隶使之,, ,发其志士之悲 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而为之 记,。#指南录后序课课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荟萃(cu D缙(j m)绅纾(sh u)祸翌(y )日B遽(j Q然羁

2、縻(mf)诟(g ou)病造诣(y DC诋(d D毁庶几(j )1酋(qi 0长彷(p Gng)徨D愧作(zu o)自到(jing巡徼(ji oti)檄(x力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得间奔真州间以诗记所遭B夜则以兵围所寓所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3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4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闽,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

3、乱石中D请罪于母,母不许5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其疾病而死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亦以明死生之大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6 9题。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修;所求乎为子,以父母 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 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 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

4、莽,予虽浩然无所愧作,然微以自 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 何憾哉!6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B修我戈矛,从王于师(整治)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交付)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写文章献给)7 .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B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D诚不/自意/返吾衣冠8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 及自己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的决心。B

5、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 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C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 的崇高志向。D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2)予虽浩然无所愧作,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0 16题。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

6、之口,甚于防川。川 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 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嗖赋,朦诵,百工作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 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 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 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10 .为加点字加注音。厉王虐,国人谤王() 史献书,师箴()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11

7、 .划线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B.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C.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D.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A.事行而不悖 B.吾能弭谤矣 C.阜财用衣食12 .解释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 其中悖”是相反、抵触之意。其中弭”意为阻止、消除。D.其与能几何其中与”是和,同的意思。其中阜”意为使增多。13 .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B.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D.而后王斟酌焉1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

8、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B.召公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C.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流放 到彘。D.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15.下面的翻译无误的一项是()A.厉王虐,国人谤王。译为:周厉王非常暴虐,国民都讽刺、挖苦他。B.为川者决之使导。译为:治理河流的人挖掘水道使水疏导。C.史献书,师箴。译为:史官进献史书、典籍,当老师的进劝诫、规劝的言论。D.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译为:老百姓有嘴,就好比大地上会有山川一样,财用就出来了。16 .把下列两句译成现代汉语。A.

9、民不堪命矣! 。B.是以事行而不悖。 。参考答案及详解:1. C 庶几(j i )2. D (微:无、没有)(度:估计;法度。以:率领;凭借身份。竟:假使;到终了的时候。)3. D(无辜:无罪)行为:(古)两个词,此句意为“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遗体:(古)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4. C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句均为倒装句)5. B(均为名词活用为状语)6. D (“文”在句中意为“文饰”)7. C(其他各句句读正确划分依次为: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

10、/何为;t#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诚/不自意/返吾衣冠)8. A (“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在本段没有表达)8.1) 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 ,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 ?2)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10 .虐:nu6 箴:zhen 衍沃:y a n w o 阜:fd11 . A 12 . D (与:帮助)13. D (宣言:发表言论;所以:用它来的;亲戚:与国王同宗的大臣。这些词与现在 的用法有些差异)14. C (“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不正确)15. B 16 . A.老百姓不能忍受您的暴虐政令了。

11、B.因此,国君做事才能不与情理违背。译文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 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 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百姓也象河水一样。 所以治理河水的人, 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 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 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 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 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 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 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 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 百姓心里考虑的, 口里就公开讲出来, 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