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练习题:离子反应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989966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练习题:离子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练习题:离子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练习题:离子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练习题:离子反应(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 闪锌矿(ZnS)经CuSO4溶液作用后,转化为铜蓝(CuS):ZnS + Cu2+ = CuS + Zn2+B. 0.1 mol/L 的醋酸溶液pH约为3:CH3COOH CH3COO- + H+C. 电解NaCl溶液,阴极区溶液pH增大:2H2O + 2e- = H2+ 2OH-D.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3e- = Fe3+【答案】D【详解】A. 闪锌矿(ZnS)经CuSO4溶液作用后,因ZnS的溶解度比CuS的大,则可发生沉淀的转化其离子方程式为:ZnS + Cu2+ = CuS + Zn2+,A项正确;B. 0.1 mol/L 的醋

2、酸溶液pH约为3,是因为醋酸是弱酸,发生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 H+,B项正确;C. 电解NaCl溶液,阴极区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溶液pH增大,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 H2+ 2OH-,C项正确;D.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其电极反应式为:Fe2e- = Fe2+,D项错误。2.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A. AB. BC. CD. D【

3、答案】A【详解】A、氢氧化镁碱性强于氨水,故A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B、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B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4H5SO42,故C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3Fe3NO5H2O,故D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1NaOH溶液:Na+、K+、B. 0.1 molL

4、1FeCl2溶液:K+、Mg2+、C. 0.1 molL1K2CO3溶液:Na+、Ba2+、Cl、OHD. 0.1 molL1H2SO4溶液:K+、【答案】A【详解】A.是一个碱性环境,离子相互间不反应,且与OH-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MnO4-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Ba2+可以与CO3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D.酸性条件下H+与HSO3-不能大量共存,同时酸性条件下NO3-表现强氧化性会将HSO3-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

5、OB. 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H2C. 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2H+Cu2+2NO2+H2O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答案】A【详解】A.NaOH为强碱,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单质不能拆,产物中NaCl和NaClO为可溶性盐,可拆成离子形式,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A正确;B.该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 =2AlO2-+3H2,故B错误;C.室温下,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2NO+3Cu2+

6、4H2O,故C错误;D.Na2SiO3为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故D错误。5.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 、Cl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答案】A【详解】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水的原理是:当含有Na+、Ca2+、Mg2+等阳离子及SO42、Cl、NO3等阴离子的原水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阳离子为树脂所吸附,而树脂上可交换的阳离子H则被交换到水中,并和水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

7、酸;当含有无机酸的水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阴离子也为树脂所吸附,树脂上可交换的阴离子OH也被交换到水中,同时与水中的H离子结合成水,则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加,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中的SO42、Cl、NO3等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被除去,B正确;C、通过净化处理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导电性降低,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D正确。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向饱和Na2

8、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晶体C两块相同的铝箔,其中一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将两块铝箔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打磨过的铝箔先熔化并且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打磨过的铝箔更易熔化D加热盛有NaCl和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减少,试管口有晶体凝结可以用升华法分离NaCl和NH4Cl固体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溶液中含有Fe3+或Fe2+,滴加双氧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都呈红色,故错误;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析出NaHCO3晶体,故正确;C、 铝易被氧化为氧化铝,由

9、于氧化铝熔点高,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熔化并不滴落下来,故错误;D、加热盛有NaCl和NH4Cl固体的试管,氯化铵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又生成氯化铵,不属于升华,故错误。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其相应结论一定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A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反应后溶液变黄C12将Fe2+氧化为Fe3+B将某无色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该气体一定表现还原性C向盛有2ml0.1molL-1AgNO3的试管中滴加5滴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往试管中滴加5滴0.1molL-1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D向Na2S

10、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出现白色沉淀非金属性:CSiA. AB. BC. CD. D【答案】D【详解】A.实验结论错误,I-和Fe2+都可以被Cl2氧化,分别生成I2和Fe3+,I2和Fe3+都可以使溶液显黄色,该实验不能证明被氧化的离子是哪一种,故A错误;B.实验结论错误,能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可能发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SO2与溴水的反应,二氧化硫表现了还原性;也有可能发生其他反应,例如向溴水中通入氨气,氨气溶于水使溶液显碱性,溴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发生歧化反应,溴水褪色,便是氨气没有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C.实验操作错误,硝酸银溶液不可过量,应该向盛有2mL 0.1molL-1AgNO3的

11、试管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慢慢转化为黄色沉淀,才可以得结论KSP(AgCl)KSP(AgI),故C错误;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出现白色沉淀,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因此非金属性:CSi,故选D。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酸化的KI溶液中加入:B. 通入溶液中:C.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D. 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答案】A【详解】A. 酸化的KI溶液中加入反应生成碘单质和硫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选项A正确;B.亚硫酸酸性弱于盐酸,通入溶液中不发生反应,选项B错误;C.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氢氧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OH-=Fe(OH)2,选项C错误;D. 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时灯泡发光,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u2+2Cl-Cu+Cl2,选项D错误。9.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已装置省略)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液Ksp(AgCl)Ksp(Ag2S)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硫酸Na2CO3CaCl2溶液CO2可与氯化钙反应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

13、碳酸硅酸A. AB. BC. CD. D【答案】B【详解】A稀硫酸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的硫化氢气体通入AgNO3与AgCl的浊液中,可以看到生成黑色沉淀,因为浊液中有硝酸银电离的银离子,当Qc(Ag2S)Ksp(Ag2S),生成Ag2S沉淀,可发生沉淀的生成,不能说明发生了氯化银沉淀的转化,则不能比较溶度积Ksp(AgCl)和Ksp(Ag2S)的大小,故A错误;B浓硫酸使蔗糖变黑证明其具有脱水性;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溴水褪色,证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故B可以得到相应的结论;C稀硫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CaCl2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没有沉淀生成),证明CO

14、2不与氯化钙发生反应,故C错误;D浓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硝酸易挥发,硝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不能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应排除硝酸的干扰,故D错误。10.信息时代产生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晶体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第步Cu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得到滤渣1主要成分为_。(2)第步加入H2O2的的离子方程式为_;使用H2O2的优点是_;调节pH所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3)用第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_。(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上述三种方案中,可行方案是_,其中不可行方案的原因是_。【答案】(1). Cu+4HNO3(浓)= Cu(NO3)2+2H2O+2NO2 (2). Au和pt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