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988929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30分)1. (12分) (2014云南)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

2、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出师表)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值:_以彰其咎彰:_(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3) 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4) 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22分) (2011襄阳)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淡笑有鸿儒_花之隐逸者也_(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

4、同的一项是( ) A . 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 . 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 . 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 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 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_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5) 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 (19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5、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1) 解释划线的字以其境过清其岸势犬牙差互(2)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潭 中 鱼可 百 许 头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3) 翻译下列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 作者描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 (13分) (2019泰安) 阅

6、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管夷吾/举于/士B . 曾益/其所/不能C . 必/先苦/其心志D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与例句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7、是( )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A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B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 . 休祲降于天D .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3) 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B .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C .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振作起来。D . 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4)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B . 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C . 文

8、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D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5. (12分) (2017七上荔湾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

9、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意暇甚 暇:闲暇B . 顾野有麦场 顾:回顾C . 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D .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2) 把“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并希望狼不要再追赶他了。B .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表现了狼的狡猾。C . 文章的脉络层次清晰,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D . 文章告诉我们,

10、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在勇敢地进行斗争之前先要让步。6. (12分) (2017八上徐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 孟子二章中富贵不能淫这一章出自_,孟子名轲,_时期思想家,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岂

11、不诚大丈夫_ 戒之曰_居天下之广居_ 与民由之_(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 文中“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句中的“是”指_。“独行其道”的“道”指_。 7. (12分) (2017八上镇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金壶丹书景公游于纪 , 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

12、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晏子春秋)【注释】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鳋(so):鱼腥味。闾(l):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泛指人聚居处。(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乃发视之_ 则恶其鳋也_晏子对曰:“不然。”_ 婴闻之_(2) 翻译下列句子。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纪有书,何以亡也?(3) 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8. (8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铨四龄 , 母日授四子书数句,抱铨坐膝上教之。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 , 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

13、,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 , 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注】蒋士铨,清代著名文学家。龄:岁。四子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竹丝合所识字: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组绣纺绩:组绣,刺绣;纺绩:纺织。咿咿:指读书声。下文的“轧轧”指织布声。夏(ji)楚:责打。旋:随即。及此:这时候。(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日训十字 ( )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 )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 )(2) 与例句中“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无误,乃已A . 乃密布字印(活板)B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 .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D . 屠乃奔倚其下(狼)(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母日授四子书数句(4) 翻译下列句子。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5) 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9. (16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