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int型的取值范围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29878190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中int型的取值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C语言中int型的取值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C语言中int型的取值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C语言中int型的取值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语言中int型的取值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中int型的取值范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c语言中int的表示范围是-327683276715-(215-1)16-1个,比16位二进制能够提供的21616补码系统中,范围是-3276832767补码原码、反码、补码 数值在计算机中表示形式为机器数,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使用的是二进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是十进制,正如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的那样,今天十进制的广泛采用,只不过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具有10个手指头这个解剖学事实的结果.尽管在历史上手指计数(5,10进制)的实践要比二或三进制计数出现的晚.(摘自有空大家可以看看哦,很有意思的).为了能方便的与二进制转换,就使用了十六进制(2 4)和八进制(23).下面进入正题.数值有

2、正负之分,计算机就用一个数的最高位存放符号(0为正,1为负).这就是机器数的原码了.假设机器能处理的位数为8.即字长为1byte,原码能表示数值的范围为(-127-0 +0127)共256个. 有了数值的表示方法就可以对数进行算术运算.但是很快就发现用带符号位的原码进行乘除运算时结果正确,而在加减运算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如下: 假设字长为8bits( 1 ) 10- ( 1 )10 = ( 1 )10 + ( -1 )10 = ( 0 )10(00000001)原 + (10000001)原 = (10000010)原 = ( -2 ) 显然不正确. 因为在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中是没有问题的,于

3、是就发现问题出现在带符号位的负数身上,对除符号位外的其余各位逐位取反就产生了反码.反码的取值空间和原码相同且一一对应. 下面是反码的减法运算:( 1 )10 - ( 1 ) 10= ( 1 ) 10+ ( -1 ) 10= ( 0 )10(00000001) 反+ (11111110)反 = (11111111)反 = ( -0 ) 有问题.( 1 )10- ( 2)10 = ( 1 )10 + ( -2 )10 = ( -1 )10(00000001) 反+ (11111101)反 = (11111110)反 = ( -1 ) 正确问题出现在(+0)和(-0)上,在人们的计算概念中零是没有正

4、负之分的.(印度人首先将零作为标记并放入运算之中,包含有零号的印度数学和十进制计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于是就引入了补码概念. 负数的补码就是对反码加一,而正数不变,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是一样的.在补码中用(-128)代替了(-0),所以补码的表示范围为:(-1280127)共256个.注意:(-128)没有相对应的原码和反码, (-128) = (10000000) 补码的加减运算如下:( 1 ) 10- ( 1 ) 10= ( 1 )10 + ( -1 )10 = ( 0 )10(00000001)补 + (11111111)补 = (00000000)补 = ( 0 ) 正确( 1 )

5、10- ( 2) 10= ( 1 )10 + ( -2 )10 = ( -1 )10(00000001) 补+ (11111110) 补= (11111111)补 = ( -1 ) 正确 所以补码的设计目的是: 使符号位能与有效值部分一起参加运算,从而简化运算规则.使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进一步简化计算机中运算器的线路设计 所有这些转换都是在计算机的最底层进行的,而在我们使用的汇编、C等其他高级语言中使用的都是原码。看了上面这些大家应该对原码、反码、补码有了新的认识了吧!有网友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总结:本人大致总结一下:1、在计算机系统中,数值一律用补码来表示(存储)。主要原因:使用补码,可以将

6、符号位和其它位统一处理;同时,减法也可按加法来处理。另外,两个用补码表示的数相加时,如果最高位(符号位)有进位,则进位被舍弃。2、补码与原码的转换过程几乎是相同的。数值的补码表示也分两种情况:(1)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例如,+9的补码是00001001。(2)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为1,其余位为该数绝对值的原码按位取反;然后整个数加1。例如,-7的补码:因为是负数,则符号位为“1”,整个为10000111;其余7位为-7的绝对值+7的原码0000111按位取反为1111000;再加1,所以-7的补码是11111001。已知一个数的补码,求原码的操作分两种情况:(1)如果补码的符号位为“0”,表

7、示是一个正数,所以补码就是该数的原码。(2)如果补码的符号位为“1”,表示是一个负数,求原码的操作可以是: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取反,然后再整个数加1。例如,已知一个补码为11111001,则原码是10000111(-7):因为符号位为“1”,表示是一个负数,所以该位不变,仍为“1”;其余7位1111001取反后为0000110;再加1,所以是10000111。在“闲扯原码、反码、补码”文件中,没有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模”。我在这里稍微介绍一下“模”的概念:“模”是指一个计量系统的计数范围。如时钟等。计算机也可以看成一个计量机器,它也有一个计量范围,即都存在一个“模”。例如:时钟的计量范围是0

8、11,模=12。表示n位的计算机计量范围是02(n)-1,模=2(n)。【注:n表示指数】“模”实质上是计量器产生“溢出”的量,它的值在计量器上表示不出来,计量器上只能表示出模的余数。任何有模的计量器,均可化减法为加法运算。例如:假设当前时针指向10点,而准确时间是6点,调整时间可有以下两种拨法:一种是倒拨4小时,即:10-4=6另一种是顺拨8小时:10+8=12+6=6在以12模的系统中,加8和减4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凡是减4运算,都可以用加8来代替。对“模”而言,8和4互为补数。实际上以12模的系统中,11和1,10和2,9和3,7和5,6和6都有这个特性。共同的特点是两者相加等于模。对于计

9、算机,其概念和方法完全一样。n位计算机,设n=8,所能表示的最大数是11111111,若再加1称为100000000(9位),但因只有8位,最高位1自然丢失。又回了00000000,所以8位二进制系统的模为2(8)。在这样的系统中减法问题也可以化成加法问题,只需把减数用相应的补数表示就可以了。把补数用到计算机对数的处理上,就是补码。/关于算术运算的溢出问题,曾经我也迷茫过,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整型变量溢出后会是模运算的结果呢,以前还以为是不可以预测的,不过弄懂了原码、补码的概念后,就发现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你还不太清楚补码什么东西,建议先看看随笔计算机中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弄清楚整型数据在计

10、算机中是如何储存的。在那篇文中,我们讲述了为什么我们把-1强制成无符号短整型输出后会得到65535,在这里我们不对它进行类型转换,我们只是超出它的范围看看。还是定义一个2字节大小的短整型short int n;,学了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这里n的范围是-3276832767,而且通过前面知识我们也知道:这里的-32768在计算机中特殊表示为10000000 00000000032767是00000000 0000000001111111 11111111-1-32767是11111111 1111111110000000 00000001当我们赋值n=32767,我们先n+1,超出它的范围,再输

11、出n看看,结果是-32768,为什么?我们来分析一下,32767在内存中是以01111111 11111111储存的,我们对这个二进制码加1运算看看,结果是10000000 00000000,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哈哈,这不就是-32768吗?不甘心,也许是巧合呢,那我们再加1看看,结果是10000000 00000001,表示的是-32767,再多试几个也一样的。哦,原来不是巧合呀,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就不用这么繁琐了,直接进行模运算就可以了!啊?什么是模运算?昏模运算就是除整取余的运算。下面我把书上的例子再拿出来给你讲你就明白了。-在16位机器上进行下面的操作:/为什么强调16位机器?因为16

12、位机器上的int型的存储空间是2个字节int weight=42896;如果你把输出,在16位机器中将不能得到42896,而是-22640。因为有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是-3276832767(共65536个数),所以它只能得到42896的补码-22640(42896-65536=-22640)。一个整型类型的变量,用任何一个超过表示范围的整数初始化,得到的值为用该整数范围作模运算后的值。例如:int weight=142896;则当weight是2字节整型数时,得到值为11824。因为142896-2*65536=11824。为什么不是用142896-3*65536=-53712呢,因为weight的范围是-3276832767,显而易见,-53712不在这个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