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文 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9876028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论文 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学论文 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论文 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论文 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论文 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 清华简?保训?篇屡次谈到“中,说“救中“得中“假中“追中等。关于这个“中字,我认为应该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结合先秦典籍的有关记载,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这里简要地谈一点认识。 “中应该是一种观念,是上古时期各氏族部落共有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这种信仰和观念来自于原始初民共有的太阳崇拜。在农耕时代,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氏族成员的至上神。“中字的原始义即来源于初民对太阳的认识。姜亮夫先生早年有?释中?一文,对“中字有过很好的分析。“中字的上端作飘游状者为氏族图腾旗帜,中间作圆者为太阳(甲骨文契刻不便,故作方形),而下端作飘游状者那么为旗帜之投影。每当正

2、午时刻,太阳正中照下,旗帜正投影于旗杆下,是为不偏不倚之中正,最为公正之时。因此,人间的一切行为要以天神“日中为依据,即?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谓“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天)命也。这种观念在古代是很普遍的,如,?国语鲁语?有“日中考政之说,?诗?毛传有“教国子以日中为期之谓。?淮南子主术训?:“是以中立。高诱注:“中,正也。?国语周语?:“道之以中德。韦昭注:“中庸之德也。饶宗颐先生在?诗言志再辨?一文中也主此说:“旗帜渊源甚古。?世本?云:黄帝作旃,殷卜辞屡见立中亡风之占,立中可读为位中,设中于心便是志。由此可见,“中字最初表达的便是中正公平,不偏不倚,因而可有行为准的之义,而这一意义正取义于

3、太阳神的中午普照。?保训?篇说舜“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因而“保中。相关的材料那么有,?论语尧曰?说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说苑辨物?:“故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于心,那么圣智之府。是故古者圣王既临天下,必考天文,揆时变,。故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史记历书?:“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祇类物之官。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那么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这些材料都说明了“中与天象的密切关系,“中字的原始

4、义即取象于太阳神中午时分公正直照、不偏不倚的特征。舜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普遍赞美,原因就在于舜最能领会“中的精神,并能以“中为原那么,处理好氏族部落内部以及氏族部落之间的关系。正如?礼记中庸?所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保训?篇说商族先公上甲微与有易部落交往时,要“假中于河,这实际上是为了表达商民族要以“中之公正诚信的原那么来处理与有易族的关系。估计正是这种诚意感动了有易族,所以,?保训?篇说,“有易服厥罪。商民族先公又将“中的原那么世代相传,即?保训?篇所说“传贻子孙,至于成汤。汤正是以“中为原那么治理政务,?孟子离娄下?说:“汤执中,立贤无方。结果汤建立了商朝,成为中原方国联盟的共主。在传世的先秦文献中,有关“中的论述很多,但都不如清华简?保训?篇全面系统。如今清华简?保训?篇的整理公布,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中的观念及相关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