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987584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创建“双拥模范县”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平凉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我县双拥工作情况,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双拥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与驻区部队积极投身到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中,迎接今年三季度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检查验收,推动华亭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尽快行动起来,同心协力,齐抓共建,确保顺利通过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检查验收。刚才,徐县长宣读了华亭县创建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大家结合各

2、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争创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的有关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争创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的紧迫感、责任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切实帮助驻地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全力配合驻地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智力拥军和法律拥军等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千方百计解除部队的后顾之忧。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现代化建设,主动承担维护稳定、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抢险救灾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服

3、务人民,屡建新功,充分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誉。在军地双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县先后荣获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全国培养和开发军地两用人才先进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我县双拥工作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一直位于全市前列,尤其是连续六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品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以及先进地区的成绩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家和省上对双拥创建实行动态管理,创建内容越来越丰富,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新的甘肃省双拥模范城(

4、县)考核标准将原来的3个“一票否决”改为8个“一票否决”(即在原来的“优抚优待政策未落实到位、双拥组织机构未建立健全、出现重大军地矛盾”等3个“一票否决”的基础上,新增“双拥办经费未达标、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未达标、随军家属就业未达标、随军子女入学未优待、出现一般军地纠纷久拖未决造成一定影响”等5个“一票否决”);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稍有不慎,就有“丢牌子”的危险。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下,以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我县双拥工作水平,对于我们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对于推动华亭经济

5、社会更好更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是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县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创建迎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在过去良好的工作基础上,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查找薄弱环节,化解难点问题,以志在必得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决心、一流的工作质量,确保顺利通过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创建验收。二、明确任务,牢牢把握争创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的关键环节今年第三季度,省、市就将对我县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

6、”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时间紧、任务重。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甘肃省双拥模范城(县)考核标准和华亭县创建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思路新、标准高、特色明、内容实”的要求,精心准备,周密安排,务求实效。一要进一步浓厚创建氛围。双拥创建是一项群众性的实践活动,群众既是创建的主力军,也是创建成效的检验者。各级党政组织要把组织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提升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参与中得实惠。各乡镇、村社要利用迎检前的有限时间,家家发动,户户动员,真正让创建“双拥模范县”的意义、目标、标准、要求家喻

7、户晓。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做好本部门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发动工作,真正做到每个单位见行动、每位干部比贡献。各中小学要充分发挥渗透面广的优势,校校造声势,班班搞发动,让广大学生去影响、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县上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介,采取多种形式,深入部队、街道、社区、单位及学校,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宣传双拥创建的新动态和先进典型,宣传双拥创建给群众带来的好处,着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二要进一步查漏补缺。县民政局、双拥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及驻区部队认真对照省级考核标准,逐项研究、逐一检查、逐条整改,尤其是要重点检查有无8个“一票否决”的情况,检查双拥

8、工作组织领导、双拥宣传、军地互办实事等各项基础材料、台帐的准备情况,检查部队“三难”问题的解决、优抚优待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情况。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凡本部门、本单位能够解决的,要迅速明确责任人、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对涉及面上的难点问题,要及时提交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迅速会办解决,真正做到迎检工作不留盲点和死角,确保在省级考核验收中不失分、多加分。三要进一步打造创建特色。在创建迎检过程中,我们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要善于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从华亭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精心打造一些独具特色的创建载体,以特色补不足,以特色出亮点,以特

9、色得高分。一方面,对省市统一部署的重大活动、省市要求落实的“规定动作”,如“优抚政策落实”、“随军家属就业安排”、“随军子女入学入托优待”、“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教育拥军、法律拥军”等,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军地双方也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思维,放大优势,推陈出新,创设载体,多策划一些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力争有亮点、出新意。通过“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相互配合,不断丰富双拥共建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双拥共建的内涵与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华亭特色、展示华亭亮点的双拥共建工作品牌。三、强化领导,努力为争创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创建全省“双拥

10、模范县”既是省、市赋予我县的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也是一项军心、民心所向的政治任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对照实施方案迅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实施。要强化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党政军组织要坚持把双拥创建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实行双拥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研究双拥工作、亲自参加双拥活动、亲自解决创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创建任务在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得到有效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职能部门、各行各业也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创建工作,对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本企业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整改,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推诿扯皮。要强

11、化督促检查。双拥创建实施工作“一室两组”要会同县双拥办和人武部政工科,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创新督查形式,定期不定期深入一线,督促有关部门加快工作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县双拥办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建情况,要通过编印督查简报等方式,及时向全县通报创建动态。要健全工作制度。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坚持双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度、领导干部双拥工作联系点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协调顺畅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创建任务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要落实创建经费。县双拥办要对创建期间所需经费进行预算,县财政部门要安排拨付一定的资金,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开支要从严从

12、简、厉行节约,验收结束后及时结算,审计部门要对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在这里,我也强调两点,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中,将部分省直市直企事业单位列为成员单位,是这次创建工作的需要,是全民参与双拥宗旨的需要,也是这项政治任务的需要,希望你们和县上其他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同力协作,认真完成创建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创建结束后,县委、县政府将召开大会,对认真负责、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因工作不力而影响创建大局、造成扣分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志们,创建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县”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和驻军各单位一定要发扬优良传统,齐心协力,奋力拼搏,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创建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区双拥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确保全省“双拥模范县”争创工作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