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2987552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二:学琴过程并没有想像中那样非常美妙,也不断地走一些弯路。钢琴音乐知识浩如烟海,越是深化,反而越是觉得自己浅薄。不过,无论怎样浅薄,只要有考虑,就会有收获。只要能坚持,就一定会找到快乐。喜欢,是坚持唯一的理由。下面就琴童学琴的技术根底写了些体会,当作两年陪练过程的反思。因为是外行,所以有什么观点相左,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导,交流。言语包涵。在钢琴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1.换老师的时候,新老师一般都不会接着前任老师的进度来,而是先对学生进展一段时间的根底训练的调理。一方面可能是显得自己更专业,一方面孩子的根本功也确实是个问题。

2、2,学钢琴到了一定阶段,无论一天练多少小时,曲子都练不好听,不精巧,不细腻。小缺点挺多,手指不听使唤。陷入一个有进度没进展的误区。3.学琴的小朋友的家长,或者老师,盲目地追求进度。在根底方面(如节奏,手指才能等)把关不严。没有质量的进度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根底不好。或根本功不好。假如是从头来过,往往是无所适从,孩子也会非常厌烦。那么趁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什么要一味地追求进度,而无视根本功练习呢?到较高级阶段才发现问题多得学不下去了。与其要从头补以前的功课,还不如趁早打好根底。从而防止这些情况发生,少走弯路。(1)钢琴技术根底和音乐性的关系

3、。个人认为,钢琴技术根底是音乐性是否能表现得出来,是否能将音乐想法传达得得心应手的根底。手一放到钢琴上,分开了技术,音乐就是一句空话。嘴里谈得出音乐,手上弹不出音乐。假如根本功练得不扎实,怎么把心中充满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呢,那么这就会陷入一个心有余而力缺乏的窘境。这时你或许会说,孩子还小嘛,都没发育完全。讲技术才是一句空话。是的,孩子小,我知道,所以我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说在整个练琴过程中作为基石的技术应该得到足够的考虑和重视。找准方向,循序渐进。尤其针对盲目追求进度而无视根本功的学习情况而言。盔度是一块诱人的奶油蛋糕。领先的进度仿佛说明你的孩子天赋好,与众不同。实那么不

4、然。盲目追求进度是一个目光短浅,祸患无穷的误区。通常表如今:1.为了考级而考级。2.人比人,一味想跑在前头。3.夸张孩子的天赋才能。4.反正又不走专业,会弹曲子最重要。危害:曲子练不精细。在进入稍高阶段后,才能阻碍进度,学习停滞不前。白白浪费了珍贵的精力和时间。这就像修一栋房子,最终能修多少层,绝对取决于根基有多坚稳。根本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的表现。因此学习钢琴,从把双手放到键盘上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方案,有方法,有针对地,循序渐进地训练钢琴技术根本功,这跟走不走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说实话我不太赞成一学琴一买钢琴就为孩子立志走专业的态度。但是,就算不走专业,也一定要用专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

5、我看来,学习钢琴演奏根本不分专业学法和非专业学法,既然买了钢琴,交了学费,下了决心,那么要学就得学好,学到底。不仅学钢琴,学任何一门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无论走不走专业,在态度和学习方法上,一定要专业。根本功练习不要怕枯燥,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在这上头表达得最明显了。而且只要每次目的明确,开动脑子,少而精地练习,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可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想像的那样枯燥。(2)初级阶段的技术根底。一。手指才能1,独立吗?灵敏吗?短附点音符和波音的练习,对加强手指彼此之间的灵敏性,不失为一种良方。五根手指中4指独立性最差,支撑力弱,灵敏性不够,下键无力。所以对4指的训练又是重中之重。a次数。4指要单独强

6、化练习,练习次数是其它手指的数十倍。坚持不懈,刻苦练习,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在4指训练上表达充分。4指通过训练到达独立后,不但不再是跑动障碍,反而能做出许多亮点来。b方法。关于弱指的练习要讲方法。保存音的练习对4指的训练是不错的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对整体训练安排要做到心里有数。每次练习少而精。抓住一个问题不放,态度要执著。障碍解决一个少一个,解决两个少一双。每解决一两个障碍,肯定就是一个大进步。c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才能聚集力量,才能主动灵敏快速地下健。没有方法,就没有效果。作为陪练的家长这时候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不断考虑最好的方法,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把好的练习

7、方法养成了习惯,那么再枯燥的练习,也只是不好玩而已,而不再是一种痛苦。2.力量。这一环节难点在4指和5指。4指因为受独立才能的牵制,力量使不出来。5指的难点在于太细弱,支撑力不够,缺乏爆发力。可是,弱如5指,恰恰经常需要它负担外声部和音列中最高点音或最低点音演奏的重任。所以,5指的力量,灵敏性训练也是手指训练中特别要强调的。通过针对训练,彻底消除弱指,到达各指力量控制均匀。手指才能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使手指最终能均匀,明晰,快速地跑动起来。关于手指的快速跑动,但昭义先生有一段话我印像深化:我们的手指在没有正式进入快速反响跑动训练之前,用力形式主要是一个音一个音地用力。这是正确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快速

8、跑动中,这种用力方式显然让跑动变得笨重,停滞,不流畅。但要渡过这个难关,其实也不难。仅仅一句话:把一个音一个力转变为一组音一个力。或者反过来说,用一个力弹一组音或用一个力弹一串音。这其实就是一种内心内在的感觉。通过这种感觉让手指在琴键上不断理论。二。 音阶和琶音。音阶和琶音的练习非常重要。通过对音阶和琶音的训练不仅可以大大进步手指才能。而且音阶和琶音练好了,还可以直接作为半成品在乐曲中随心运用。问题是:你每天都坚持练习了吗?怎么练习的呢?1,你每天都练了吗?音阶和琶音每天都要坚持练一定的时间。时间不必太长,注意力要集中。在乐曲之前弹奏一定时间的音阶琶音,让手指灵敏起来,伸张自如。2.怎么练?假

9、如不讲方法,只堆积时间,手指才能仍然得不到进步。a。针对性。针对跑动中的薄弱环节练习,哪个指跑不动?动作是否多余?哪个手指声音偏弱?左手的力量,节奏跟得上右手吗?b。大指的转指。音阶和琶音能否弹得溜,大指的转指尤其重要。上行音阶时大指要主动钻。下行音阶时大指略微惦一点,使手腕不上下抖动,保持平稳。平稳是快速跑动的前提。另外三四指的跨指一要提早,二要主动,三要指法正确。3,指法清楚。音阶和琶音的指法最容易把三四指搞混。左右手指法要在完全搞清楚的前提下,才能研究其它问题。4.慢练。音阶一定要一个音一个音弹清楚。力量要用得透。慢又要有度,不可太慢,要注意音阶练习的整体感。一定不要急着快练,俗话说得好

10、: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孩子小,不能控制,陪练家长在这时候要帮助孩子控制他潜意识里快的欲望。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有6样事要做。其中5件用耳朵。1件用眼睛。谢谢。第1件,听。声音是否集中。也就是说每个弹下去的音符是否有明晰的发声点。无论是强还是弱,都应有明晰的发声点,假如找不到,那这个音显然完成得没有质量-虚了。散了。重来。直到听到为止。第2件.,听。声音是否僵硬且砸。这是因为太想听到那个点而对手没有控制。过重。没经过考虑的用力。咂的声音听起来凶巴巴的,很刺耳,很不爽。重来。直到听起来不砸不硬为止。第3件.,听。节奏是否均匀。有没有滑音,有没有明晰的拍点。长音阶跑动时有没有拖沓。上行渐强时不抢拍,下

11、行渐弱时不拖拍。找到明晰的拍点是关健。这时可以考虑用节拍器帮助。节拍器的使用要合理,一定不能产生依赖。使用节拍器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没有节拍器的情况下弹奏也能节奏均匀。第4件,听。力量是否均匀。二指三指一般没有问题(不过二指时有惰性)。大指容易太强,4,5指容易太弱。力量不均匀直接导致声音不均匀。训练过程中尤其要听1,4,5指的声音,由判断声音来指导如何针对练习。该纠缠的地方就是要反复纠缠,看起来好似花多了时间,实那么是扫除障碍,长远打算。第6件.,看。手腕是否平稳。肩,肘,背等部位动作是否多余。是否始终保持同一个高度,同一条线。同一高度,是用来检查手腕有没有上下抖动。同一条线,检查手腕有没有前

12、后耸动(上黑键时尤其注意,主动用手指去够,而不是用手腕来帮助)。手腕的平稳,简化动作,手指以后快速跑动起来才没有障碍和负担。内心也要有平稳的感觉。逐渐做到保持平稳来自习惯不用看。看对家长来说一般没有问题。听的话有些家长有一点问题。但我认为要做到会听也不是难事。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听的道理也一样,一开场谁会听得知名堂来?不听,听得少,不动脑子听,当然不会听。听多了,多考虑,多作比照。那么耳朵的听力是会得到显著进步和改善的,不分人,人人均可,只看你是否用了心多多听。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共同进步才行呢。假如没耐性,不用心听,听觉反响麻木迟顿,那么根本就没法做

13、出调整。均匀的问题只能通过听来发现,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在训练过程中渐渐获得内心对均匀效果的敏感感受力。音阶琶音的练习,本身较为枯燥。练的过程中只要肯多动脑,多想方法,枯燥中未必就不能找到进步的乐趣。良好的声音,节奏,力量的控制,一旦成了好习惯,那么在自然,自如,省力,协调,舒适的状态下弹也最均匀的声音,一气呵成不是难事。这时就尝到甜头了。而且是一生享用不尽。好的老师在音阶和琶音等根本功练习方面有正确又独到的练习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宁愿多花钱也要找力所能及最好老师的道理之一。节省时间,少花精力,练了不白练-手指才能。花了不白花-银子。(待(三)节奏。啊,节奏可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你不

14、要说你孩子的节奏没有问题。在你对准确的节奏没有充分认识和把握之前,任何人都会有节奏问题。尤其是才学不久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最好。而是更好。比去年更好。比上个月更好。比昨天更好。只有不断地更好,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口奏是音乐表现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不好,音乐肯定不会是好听的音乐。所以从弹第一个音符开场,我们就要开场重视节奏的问题。有些孩子节奏感不好,我觉得并不是孩子本身感觉不好,而是在学琴的过程中,节奏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其实不要说如我这样一般程度的琴童家长,就连好多琴行的钢琴老师,在这个问题上都得过且过,把关不严,差不多就好。恕不知这个差不多,隐

15、患是多么的严重和长远!(再次声明一下好老师的关健性和重要性。)口奏要稳当,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调第一点:节拍。无论是琴童还是家长,学琴之初一定要学会打拍子,音乐问题就是时间问题。时间的比例不正确,那么有音无乐。节拍有好些种,要理清他们的时间分配关系。在弹乐曲时,找准拍点,是节奏能否准确的关键。刚拿到谱子,练习一个新的曲子,请不要翻开琴盖。在你对曲谱一点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切记不要忙着翻开琴盖。因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弹。而是唱。请允许我再把这个字写一遍:唱。通过唱:1,认清谱号,拍号,调号,临时变音记号。认准各种音符以及休止符。2,找准拍点,唱出正确节奏的音符。3,熟悉旋律。4,搞清楚

16、谱上各种标示记号,如指法及奏法。5。心里有数,胸有成竹。6。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7.培养乐感。真是一举七得。谢谢。强调第二点:找准拍点。首先,看清拍号。如2|4拍。即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口两拍。那么首先你就要看你想要用几分音符来打拍子。因为对于小初学琴童来说,拍子分得细一点更容易搞清楚音符之间时间关系。假定这时候用八分音符来数拍。那么就变成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口四拍。其次,找准拍点。每一拍的拍点在哪里?这个搞清楚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曲子中有附点,切分,休止符,保存音,倚音,颤音,三连音等等,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和16分音符交替出现,感觉很乱,我们唯一能理清脉络的,就是找到每一拍的拍点,详细落在哪一个音符上?延音上?休止符上?不好记的地方,用笔来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