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29873978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6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井队作业现场应急预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 安 嘉 龙 一 队 钻 井 队 作 业 现 场 应 急 预 案钻 井 队 作 业 现 场应 急 预 案 编写人:石喜宗延安嘉龙钻井一队目 录 1. 概 述2. 适用范围3. 应急组织和职责4. 应急通讯5. 应急报告程序6. 硫化氢防护应急预案7. 溢流、井涌、井喷应急预案8. 工伤应急预案 9. 火灾应急预案10. 洪涝灾害应急预案11. 油料、燃料应急程序12. 现场医疗急救程序及处理措施13.人身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4.防沙尘暴应急预案15. 演练与评审钻 井 队钻井作业现场应急预案1 概 述本应急预案是为处理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提供必要的程序,包括有效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必要

2、准则,其目的是确保钻井队对潜在的和已知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做出行动,迅速组织力量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将损失减至最低。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钻井队工作条件、作业场所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包括:井喷、H2S中毒、火灾、污染、洪涝、重大伤害等。3 应急组织和职责3.1 钻井队成立应急小组 洛河42 井应急小组成员名单:组 长(平台经理): 孙平安 副 组 长:孙景全成员:各大班和司钻 3.2 应急小组职责3.2.1 组 长:组织应急处理措施的实施、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特殊情况下,副组长或HSE监督官均可履行组长职责。3.2.2 副组长,材料员:负责应急处理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的组织、

3、调度以及对无关人员的疏散与隔离。3.2.3 HSE监督官:负责与当地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和专业消防机构的联系与配合。 3.2.4 平台副经理:组织井口操作和压井措施的实施。3.2.5 钻井工程师:负责收集数据(井深、地层、发生时间、关井立压、套压、溢流量、井身结构、钻具结构、工况钻时、泥浆性能、极限套压)及时向平台经理汇报情况;计算压井有关数据,压井时根据压井施工方案负责操作液动(手动)节流阀。3.2.6 泥浆工程师:收集泥浆数据,组织压井泥浆的配制。3.2.7机械师:根据措施需要,组织设备的关停、起动或运行。3.2.8材料员:负责应急材料的提供。3.2.9卫生员:负责与当地医疗机构

4、的联系,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4 应急通讯4.1公司项目组人员通讯常用电话号码公司应急指挥电话: 029-865222414.2 相关方及联系电话医疗急救电话: 医院急诊电话:消 防 电 话: 消防指挥中心电话:当地政府负责人: 联系电话:当地村、镇负责人: 联系电话:当地派出所负责人: 联系电话:当地环保局负责人: 联系电话:甲方负责人: 联系电话:甲方监督: 联系电话:5 应急报告程序5.1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按以下顺序通知:班组长值班干部钻井队平台经理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公司生产协调科)5.2 钻井队(施工现场)应急小组长一旦收到紧急情况报告,现场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控制紧急情

5、况,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6 硫化氢防护应急预案6.1 目 的为了钻井队作业人员能够高效地应对H2S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6.2 范 围适用于公司在含硫油气田钻井施工作业的员工遭遇H2S时的应急工作,并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6.3 预案的启动条件6.3.1 H2S中毒类型划分6.3.1.1刺激反应:接触H2S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热感等刺激症状;6.3.1.2轻度中毒: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6.3.1.3中度中毒: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

6、角膜溃疡等;6.3.1.4重度中毒:昏迷、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等。6.3.2 预案的启动应急工作分为两级:第一级:在临界浓度(20 mg/m3)以内,有臭蛋气味,H2S监测仪报警,钻井队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织实施。第二级:超过临界浓度(20 mg/m3),发生轻度以上H2S中毒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织实施。6.4 应急准备6.4.1 应急物资准备6.4.1.1各作业区域必须有联络的通讯工具,并必须保持畅通。6.4.1.2钻台、振动筛、循环罐处设置观测风向的简单装置。6.4.1.3在含硫油气田作业的钻井队应配备至少10套防毒面具和配套供氧呼吸设备。6.4.1

7、.4 钻台、振动筛处设H2S声光报警系统。6.4.1.5在含硫油气田作业的钻井队应配备足够的医用氧气和吸氧设备或呼吸器。6.4.1.6含硫油气田作业的钻井队应配备可使H2S中毒者饮用后产生兴奋的饮料(浓茶或咖啡),干净清洁的水和毛巾。6.4.2 紧急服务信息6.4.2.1医疗急救电话120或就近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备件。6.4.2.2指挥组织负责人应清楚含硫油气田施工钻井队的详细地址。6.4.2.3作业人员应了解井场地形、H2S监测仪器放置情况、报警声光特点、风向标位置及安全撤离路线等。6.4.3 H2S的性质H2S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低浓度的H2S气体有臭鸡蛋味,相对密度1.176

8、,较空气重。H2S安全临界浓度:20 mg/m3,工作人员可在露天工作8小时。6.5 应急反应和行动当钻井队员工发现H2S中毒时,应进行以下应急行动:6.5.1 应急程序6.5.1.1硫化氢探测仪一旦报警或闻到臭鸡蛋味,感到有刺激性时,应立即通知司钻,并赶赴报警点发出警报,并通知井队应急小组组长(平台经理);6.5.1.2司钻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四七动作”实施关井,司钻、内外钳工戴上呼吸器留在井上,其它人员全部撤离到距井口50m以外的上风集合地点,清点人员。井队应急小组组长(平台经理)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奔赴现场,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6.5.1.3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人员未到井场时,钻井队应

9、急小组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情况,尽可能的采取一些措施,以减慢事态的发展;6.5.1.4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抢险组、救护组立即赶赴井场,检测硫化氢的含量。井队应急小组及所有人员听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6.5.1.5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抢险组制定处理措施。若硫化氢含量低于临界浓度(20 mg/m3),可进行循环观察,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若硫化氢含量高于临界浓度(20 mg/m3),则应进行循环压井,并通知外部相关方,做好应急准备。6.5.1.6在循环压井过程,若硫化氢含量较高经过液体除气器排出的有毒点火燃烧,以防随风扩散。6.5.1.7根据井口关井套压变化情况、井口及套管鞋处的承压能力,决定采取

10、节流循环压井或放喷,放喷时要对自动点火装置进行检查,确保放喷时点火成功。6.5.1.8若压井效果不明显,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时,通知相关方,组织疏散周围村民。6.5.2 当钻井队员工遭遇H2S时应做到:6.5.2.1迅速逃离现场至安全地带,并向井队值班干部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情况。6.5.2.2应急小组根据情况初步判断中毒级别,若属轻、中度,应立即接受吸氧30分钟后,再将伤员送至救助的医疗机构。6.5.2.3同时应急小组组长通知相关人员配戴防毒面具或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6.5.2.4若确需在有H2S气体存在的场所继续作业,进出必须清点人数。必须两人以上组成一个小组配戴呼吸器工作,并且至少每隔20分

11、钟撤离至安全地带休息5分钟方能继续工作。6.5.2.5在应急处理时,要以人为本,保证员工和外部人员的生命安全,措施要得力,处理要果断,由井队应急小组或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不得盲目行动。6.5.3 当有人员工发生H2S重度中毒时应做到:6.5.3.1迅速报告当班值班干部和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人员穿戴好防毒面具或求助相关方将伤员迅速撤离现场,放置在安全地带。6.5.3.2若中毒者能自行进行呼吸,应立刻进行吸氧,并应保持中毒者处于放松状态,保持中毒者的体温,不能乱抬乱背,应将中毒者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就地抢救,然后将伤员送至救治的医疗机构或求助当地120急救中心;6.5.3.

12、3当重度中毒者撤离至安全地带时,已休克、心脏或呼吸已停止时,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呼吸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等方法进行抢救。6.5.4 调查报告6.5.4.1当中毒者病情及现场H2S得到控制后,应急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应填写H2S中毒情况报告。6.5.4.2钻井队应配合并参与上级对H2S中毒的调查工作。 7 溢流、井涌、井喷应急预案7.1. 目的为了减少井喷失控造成的损失,控制事故范围,保障财产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井喷失控应急预案。7.2. 范围适用于钻井队发生井喷失控时的应急处理。7.3应急反应和行动7.3.1报警与报告要求当钻井队发生井喷失控时,钻井队平台经理、现场技术人员立即向公司应

13、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7.3.1.1井喷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7.3.1.2紧急情况性质;7.3.1.3现场临机采取的应急防范措施;7.3.1.4记录报告人和受话人的姓名、地点、联系方式。7.3.2应急行动7.3.2.1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应急指挥小组成员立即奔赴出事现场。各成员根据其职责展开应急工作。7.3.2.2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各小组到达现场之前,由钻井队平台经理负责应急处理指挥本队井控应急小组积极进行抢险、隔离、疏散和警戒等工作,控制灾情进一步扩大。7.3.2.3应急指挥中心各工作小组到达现场后,井场所有人员听从上级指挥中心的指挥。7.3.3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7.3.

14、3.1当班作业人员一旦发现溢流、井涌、井喷险情,应立即报告当班司钻,司钻按照井控条例,先发出报警信号,井控信号为汽笛长鸣,各岗位听到报警信号后迅速赶赴指定地点,听从司钻的统一指挥,迅速按“四七”动作控制井口,同时场地工立即报告平台经理、工程师和安全官;7.3.3.2听到报警信号或报告后,应急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落实关井情况,研究处理措施,营区其它人员迅速到集合地点待命。应急小组组长应及时将情况报告公司调度室、应急小组;7.3.3.3压井时,当班人员为第一支队,大班和下一班人员为第二支队,在公司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压井施工。出、入井场时必须清点人数。7.3.3.4压井作业前应按规定检测H2S含量,如浓度超标,应采取防中毒措施。7.3.3.5一旦井喷失控,应急小组要立即指挥停车、停电,杜绝一切火源,组织全体员工撤到安全区域。布置井场警戒,严禁机动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井场。7.3.3.6通知可能受到威胁的单位和人员撤离危险区,同时向地方有关部门通报情况。7.3.4 有害物料的潜在危险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7.3.4.1当井喷失控事故时,往往会伴随原油跑冒污染、天然气喷发等事故,此时应对天然气、污油等有害物质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避免造成残余物的复燃和污染环境。7.3.4.2立即组织人员,采取隔断控制,阻止原油在事故现场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