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第3单元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986844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语第3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语第3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语第3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语第3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语第3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语第3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语第3单元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第6周 第3节总第35课时课题9、满山的灯笼火把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婆、骤”等7个生字,会写“婆、杂”等9个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及老师的讲解,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理解课文揭示的人生哲理。教学用具挂图、生字卡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指导朗读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自读课文,自学生

2、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总结。四、作业布置。1、板书课题:满山的灯笼火把2、导入:课文中描写的山为什么满山都是灯笼火把呢?他们举着灯笼火把是为了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教师小结文。1、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预习课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1、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3、请同学们提出

3、不理解的地方4、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5、读后进行议论。 1、学生回答。 2、讨论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通过自学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识记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说话的能力。学生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写好本课生字,达到熟记的目的。板书设计: 9、满山的灯笼火把艰苦 坚信 渴望 渲哗 悠长 哆嗦焦急 抽搭 援救 幸亏 盲目 泪如泉涌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第6周 第4节总第36课时课题9、满山的灯笼火把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4、内容。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及老师的讲解,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重点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及老师的讲解,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指导朗读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二、理清文章脉络。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三、总结四、作业布置。1、复习生字情况(1)出示本课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各个小组在小

5、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3、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每一自然段的内容。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3、你读懂了什么?4、小组内相互交流,互相纠正。5、教师小组段意:主要介绍上我的家庭情况和我的成长地是四川农村。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教师小结文。1、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1、学生读认生字要求读准字音。1、小组读课文。2、学生交流、讨论。3、代表发言。4、学生做好笔记。1、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

6、朗读的错误。3、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4、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5、读后进行议论。 1、学生回答。 2、讨论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识记能力。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说话的能力。学生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9、满山的灯笼火把 灯 火我笼 把 全 村 人 民 对 我 的 爱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第7周 第1节 总第 37课时课题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课型新授

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及老师的讲解,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到实践中去调查、去学习,不人云亦云的道理。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揭示的人生哲理。教学用具挂图、生字卡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指导朗读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总结。四、作业1、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

8、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1、把课文读熟。2、默读思考:(1)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教师小结。1、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9、。3、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1、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3、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4、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5、读后进行议论。 1、学生回答。 2、讨论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说话的能力。学生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生物课给林巧稚的启示 林巧稚从老师的教学中感悟 林巧稚从生物上悟到的哲理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

10、建议:2010年10月12日 (星期_二)第7周 第2节总第38课时课题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及老师的讲解,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到实践中去调查、去学习,不人云亦云的道理。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揭示的人生哲理。教学用具挂图、生字卡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指导朗读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学习课文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四、朗

11、读、评价。五、总结全文。六、作业布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的什么?讨论、探究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3、学习了不起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理解感悟第2-10自然段是重点部分其中28段简明易懂,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引导学生 学生读并互相评价1、学习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1、朗读练习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 1、指名学生朗读。

12、 2、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1、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谈自己所懂得的道理。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通过朗读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的能力。通过总结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颜色五颜六色树叶 理论联系实际创造奇迹 形状千厅百怪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2、学生的信息反馈:3、今后的教学建议: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第7周 第1节总第39课时课题11、成长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力目标通过找重点句段,付以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之可爱,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感悟课文的主旨思想。情感目标初步树立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养成从小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习惯,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的重点段(14段)以及小约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