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2986159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购失败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明食品集团收澳大利亚西斯尔公司旗下糖业和可 再生能源业务的收购失败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自上海烟糖并入光明食品后,糖业即被定为光明的五大核心产业之一。根据光明 集团此前公布的“5+1”核心主业发展规划,光明集团将重点发展乳业、酒业、糖业、 批发分销业和连锁商贸业以及现代农业。其中,糖业是光明食品集团的核心业务和支 柱产业。光明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宗南表示,为将光明食品打造为国内一流、 国际上有影响、综合集成能力较强的食品产业集团,内部整合+外部战略合作包括并购 是光明的发展战略。其中光明集团国际化战略包括在澳大利亚糖业、酒业、乳业的三大产 业布局,其中糖业就看中了澳大利亚西斯尔公司。二

2、、收购当事人:被收购人:澳大利亚西斯尔公司(CSR),家成立百年的老公司,主要经营制糖和建 筑,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原糖制造企业和第二大建筑商,有澳大利亚45%粗糖生产能力和 占国际交易约4%的糖厂。收购人:光明食品集团,光明食品成立于 2006 年,资产规模458 亿元,核心业务包括现 代农业、食品制造业和连锁商贸业等, 2009年规模销售收入760亿元。除了意向收购澳洲 的糖业资产,目前光明食品也准备在全球其他地方进行收购,包括南非和新西兰等三、收购流程2009 年 6 月, CSR 宣布计划在 2010 年 3 月 31 日前将糖业和可再生能源部门分拆 出去,从而谋求独立上市。在经过一年多对

3、澳大利亚糖业的考察之后, 2010 年 1月12 日光明食品集团提出 以 15 亿澳元收购 CSR 公司旗下的糖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然而,这一收购要约却遭到 了 CSR的拒绝。CSR董事会声称,只有在收购交易的价值、时机和完成的可能性都高度确 定时,才会和光明食品进行商谈。市场分析 CSR 是在暗示光明食品提高收购价格。同年 1 月 27 日, CSR 公开表示将继续推进原计划。但同年 2 月 3日,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却驳 回了 CSR 的拆分方案,这使得光明食品集团参与并购事宜出现了转机。2010 年农历新年之际,光明食品集团的高管飞赴澳洲与对方洽谈,双方就收购价 格初步达成了共识;4月份,光

4、明食品集团内部将报价调至17.5亿澳元;CSR五月初向 光明食品施压,要求其提出具有约束性的收购要约。CSR首席执行官5月12日也表示, CSR目前仍在考虑分离糖业和再生能源业务分拆的替代性计划,但他们不会无限期地等待 光明食品的收购要约。6 月末,双方签订了一份关于并购的意向性协议。可以说,并购的结果毫无悬念, 光明食品集团只待择机公布。然而,光明食品集团却突然在 7 月 2日收市后将报价调 低至 16.8 亿澳元,这使得潜在竞争对手新加坡丰益国际趁机而入,以 0.7 亿澳元的差 额成功赢得并购。2010年7月5日,CSR突然宣布,已经与新加坡丰益国际达成协议, 以 17.5 亿澳元出售 C

5、SR 旗下糖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光明食品集团收购负责人对这一 突发消息也表示震惊。四、收购失败原因分析。1. 盲目自信,态度傲慢在此次收购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光明食品集团的盲目自信以及态度的傲慢。首先, 在光明集团四月协议初步提高收购报价,达成双方共识之后,就没有了后续实质性的 行动,导致气愤的 CSR 管理层在五月宣布仍在考虑分离糖业和再生能源业务分拆的替代 性计划,他们不会无限期地等待光明食品的收购要约。其次,在签订意向协议书之后, 光明食品集团自认为自己收购价格很高,有很大的谈判优势,于是在临宣布收购完成 之际将价格调低至 16.8 亿澳元。最后,过于自信使得光明食品集团没有意识到竞争对

6、手的存在,给了丰益国际可乘之机。而盲目自信,态度的傲慢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 丰益国际提出17.5亿澳元的收购报价之后,作为卖方CSR肯定是希望提高出售价格, 其最有利的行为是将这一消息告知光明集团,使的双方竞价, CSR 坐收渔翁之利。但 CSR 并没有这么做,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源于对光明集团盲目自信态度傲慢的不满,对 光明集团收购诚意的怀疑。2. 收购方式太高调。光明食品集团此次收购过程被很多媒体报道,收购行为太高调。从 2010年1月初 产生并购意向开始,媒体就进行了大量报道,光明食品集团高层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 达了扩展海外版图的意愿。而在五月,就有媒体曝光光明食品集团将以 17.5亿澳元

7、收 购 CRS 的糖业部门。过多过早的披露并购意向以及并购价格,会造成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会给潜在的收购者提供收购目标(节约搜索成本),二是,给了竞争对手定价 的主动权。相比之下,新加坡丰益国际收购成功,让同是竞购者的光明食品集团都颇 感意外,可以看出其收购过程的低调。或者,作为收购者,光明集团应与 CSR中的某 些高层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在出现竞争收购人时有充分的准备。3. 光明食品集团收购目标远大,但是收购经验不足光明收购西斯尔本质上是协议收购,而不是要约收购,丰益国际的收购也是协议 收购。而协议收购一般只规定在签订收购协议后有披露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 违反相关规则。但是,如果光明

8、在协议收购期间,提前签订排他性协议,规定在一定 时间段内,只能由光明和西斯尔洽谈收购事宜,收购失败或者超出规定时间外其他企 业才能提出收购要求。这样,就能避免一些风险,不至于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四、收获总结:1. 在收购过程中,收购价格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收购的诚意以及谨慎诚恳的 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收购成功要素。2. 收购不仅仅是与被收购人的博弈,还是与其它收购人之间的博弈。因此,在收购过 程中要做到收集全面信息,知己知彼,做出最有利的收购决策。3. 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收购人不可能自己单独完成 收购,因此一个好的收购中介公司是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诸如,光明集团临时调低 价格以及未签订排他协议这种错误,中介公司应该给予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