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9861440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1、A【分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是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是二次能源【解答】解:A、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而获得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故A正确;B、风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不需要加工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B错误;C、水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不需要加工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C错误;D、太阳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与二次能源的辨别,是一道基础题,知道一次与二次能源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2、(2015遵义中考)关于能

2、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二极管、三极管使用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C.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蕴藏较大,属于可再生能源3、(2015益阳)有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B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如消耗掉的内能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因此要节约能源C因水能清洁、安全,因此修建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D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是也存在某些

3、不安定因素,加强国防建设有必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1945年8月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聚变的原理制成的B1976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更大,氢弹是利用聚变的原理制成的C我国的第一座核电站是浙江嘉兴的秦山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聚变获得的能量来发电的D核电非常清洁,没有污染5、如图是核能发电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电能C汽轮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6、下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的转化顺序正确的是()A.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

4、核能电能机械能内能C. 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内能电能化学能7、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图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D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8、下列设备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电饭锅 B抽水机 C核反应堆 D太阳灶9、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汽油机B发电机C电动机D蒸气机10、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下列

5、做法或现象中需要改进的是( )A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尽量做到一水多用;B将废纸、矿泉水瓶等达到废品收购站;C养成人走灯灭的习惯,利用垃圾焚烧发电;D汽车排出黑色的尾气.11、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下解决危机问题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人人都要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能源和人为毁坏物品B关闭全部现有的火力发电站C停止使用石油、煤炭资源,而改用核能和太阳能D各地都要大力兴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水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超导材料做成的C试电笔在使用时,试电笔上的任何金属都不要接触,否则会有触电危险D工业上使用超声探伤

6、仪能检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 13、关于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导材料可用来做保险丝B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纳米材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C收音机中没有用到半导体材料D核能的利用一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填空题14、煤和石油都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路灯上安装的光电池板是用材料制成的(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15、物理应用广泛,广告中也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你觉得美味,别人呢?”倡议人们不要在公交、地铁上用餐,因为食物气味会弥漫在整个车厢,这是 现象;又如“开发新型能源,共创碧水蓝天”。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社会发展的能源危机

7、、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必由之路,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6、在煤、太阳能、风能、水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17、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地震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由于冷却系统遭到破坏而发生氢气爆炸导致核泄漏,使核能这种(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受到巨大损失,同时产生很强的波,加上核辐射的影响,对人类造成了影响数代人健康甚至生存的问题!18、核能发电是利用核燃料发生(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核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9、(2015南充)氢弹是利用原子

8、核(选填“裂变”或“聚变”)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的一种武器;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有很多,其中“水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0、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中:水能、煤、太阳能、石油、核能。可再生能源有;化石能源有。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分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是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是二次能源【解答】解:A、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而获得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故A正确;B、风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不需要加工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B错误;C、水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不需要加工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C错误;D

9、、太阳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与二次能源的辨别,是一道基础题,知道一次与二次能源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2、B。本题考查能源、电磁波、材料的认识。卫星导航利用的是电磁波,C选项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二极管和三极管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而硅、锗都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3、B 4、B【考点】核裂变;核聚变【分析】现在人类能够利用的核能都是最重的核裂变,最轻的核聚变如原子弹利用的是裂变能,氢弹利用的是聚变能现在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利用的都是裂变能,聚变能核电站还在研究中【解答】解:A、原子弹利用的是裂变能,故A错误;B、氢弹是利用

10、聚变的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核电站是利用裂变获得的能量来发电,故C错误;D、核能不属于洁净的能源,核能有污染,故D错误5、C 6、A 7、A【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分析】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一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给它里面的水等物质加热,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利用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三是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故A正确;B、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从太阳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B错误;C、太阳能信号灯先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C错误;D、太阳能飞机是先将太阳能转

11、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8、A【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分析】电能转化为内能实际上就是消耗电能,获得内能,结合选项中能量的转化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电饭锅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A符合题意B、抽水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故B不合题意;C、核反应堆主要是通过核裂变使核燃料释放核能,再进一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C不合题意;D、太阳灶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来转化为内能的装置,故D不合题意故选A9、D 10、D 11、A 12、D 13、B 分析:(1)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2)核能具有来源丰富、安全、清洁、高效等明显的优点,但是核能仍然可能

12、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损害(3)半导体是指材料的电阻率界于金属与绝缘材料之间的材料(4)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解答:A、保险丝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过大时,自动熔断来保护电路的超导体的电阻为0无法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无法熔断故错误B、核能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放射性污染,故错误C、收音机中的二极管、三极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错误D、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纳米材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故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4、不可再生 半导体 15、扩散 可再生 16、煤;煤、太阳能、风能、水能17、不可再生次声 18、核裂变不可再生【解析】目前利用核能发电的方式都是核裂变;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9、聚变;可再生 20、水能,太阳能;煤,石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