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29806181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13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13. 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由于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了解红军长征的经过和伟大意义。知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小组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红军长征的原因。(2)遵义会议。(3)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难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2.教师课前准备有关长征的音像资料。

2、3.教师制作与课文内容有关幻灯片。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民主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录音长征,配合播放有关长征的录像。 2、问:你知道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是谁写的吗?这首诗歌讲 述了一段怎样的历史? 3、讲述“这首脍炙人口、气势磅礴、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诗歌是毛泽东在1935年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后写的,它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即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学们,你们想进一步的了解这一历程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红军的艰苦,去感受红军的伟大。我们来学习第13课:二万五千里长征。(幻灯打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红军

3、长征的原因。 (1)、井冈山会师后,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红军为什么还要踏上漫漫的长征路? (2)、学生自学课文第78页第一部分,播放广昌战役的有关视频,然后自由讨论。 (3)、引导学生回答(红军长征的原因。) (4)、用幻灯打出:1933年10月,蒋介石又调集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军事。那时候,党中央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统治下,否定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使红军苦战一年,也没有打退敌人的“围剿”,并损失惨重,被迫离开根据地,进行长征。(背景音乐:十送红军) 2、指导学生了解红军长征初期的情况。 (1)、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在

4、长征初期,红军的情况怎样?(中央红军长征时间,出发的地点,)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学后交流。 (2)、学生交流后回答: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找图说明) (3)、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做简单小结:1934年10月,8万多中央红军从江西和福建出发。在长征初期,敌人围追堵截,红军行动迟缓,处境十分险恶,可以说是处在生死关头。 (4)、播放湘江之战的视频。 3、指导学生了解遵义会议的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1)、教师简单介绍遵义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79页第一部分,然后讨论:遵义会议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点? (3)、幻灯打出:1935

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批判了王明“左”倾错误军事路线,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4、指导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1)、同学们,谁能根据你的课外知识谈一谈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了那些事情?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79页第二部分 (3)、动画演示长征的路线:江西瑞金出发(1934.10)(突破四道封锁线)过湘江(红军损失过半)占遵义(会议1935.1)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1935.10)会宁会师(1936.10)

6、(4)、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和查阅的资料,来讲一讲红军长征的故事。 (5)、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请看录象。(巧渡金沙江,红军过彝区,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三军会师) (6)、听了同学们的讲解和看过录象后,你有什么感受、启发? (7)、师生总结:红军长征经历千难万险,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怕艰难、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红军长征先后跨越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8)、讲解:红军长征胜利了,它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请同学们齐读课文82页最后

7、一段。伴音朗读毛泽东写的长征,缅怀先烈,开创未来。(全班集体) (9)、欣赏长征组歌 (10)、师生总结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绞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力量。同时,它也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是不可战胜的。(幻灯打出) 5、总结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通过学习,你们都了解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和启发?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那些精神? 总结:红军长征虽早已过去,成为了一段永不抹灭的历史,但长征精神万古长存,它将激励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发进取,它也将使同学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高举长征的火炬,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