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29799313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第一节 教育规律一)教育规律的概念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 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二)什么是教育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教育活动中各要素,存在着普遍联系1. 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人发展的阶段性;人发展的顺序性;人发展的不平衡性;人 发展的互补性;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的整体性。2.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 口社会生产力的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标准;教育的结构;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口政治的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归属;教育的权力和机会;思想道

2、德教育的内容。 口文化的制约:重功利轻发展的价值观;重共性轻个性的价值观;重服从轻自主的价值观。3. 教育活动中的各要素之间:教师、学生与中介;教育目的、教育手段与教育结果。 (三)教育规律的分类1教育的结构规律:内部各要素协调、和谐 ;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保持开放性和动 态性;表层与深层结构相协调 。2教育的功能规律:内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外功能(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教育的发展规律: 教育系统整体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上层建筑各部门对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 文化继承性与革新性均是教育发展所必需的。 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四)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一方面

3、,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它制约着人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人们可认识、驾驭和利用规律,也可改变其条件。五)主观能动性与教育规律1.怎样认识教育规律: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要向实践学习;要向同行学习;要向教 育对象学习。2利用教育规律:教育规律理论化;教育理论目的化;建立教育活动的观念模型; 教育理论的技术化;教育观念的行动化。六)教育原则是什么?1所谓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 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2人道性;个性;民主性;活动性;创造性。七)什么是教育艺术?1所谓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基础上,

4、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 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 特点和美感。2技术;技巧;技能。 3教育艺术的特点 情感性: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最核心的内涵就是以情 感人、以情怡人。教育既然也是一门艺术,当然也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入生 动、丰富、真实的情感,使教育教学富有感染力。 双边性:教育活动是师生所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育艺术诞生在师生间 的交往、合作和互动中,取决于教育场景的整体氛围和师生关系的整体状态。 创造性: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标新立异。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真正的教育,其场

5、景是变化的、流动的、有生命活力的和令人兴奋的,这要求教 师能积极地洞察、捕捉、判断、选择,机智、灵活、巧妙、智慧并适时适度地处 理各种事务,包括突发事件。 审美性:审美是艺术的主要功能,没有美也就没有艺术。纯艺术的审美可以 是超功利而将其发挥到极致。教育艺术当然也具有审美的特性,但它应主要服务 于教育的目的。八)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1区别 : 研究的对象不同。 所属范畴不同。 方法不同。 特点不同。 来源不同。 2教育科学:以教育的“真”为对象,力求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3教育艺术:以教育的“美”为对象,着力探讨教育的策略与机智。 4联系:教育科学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依据;教育艺术是教育科学的发挥和升华。九)教育的言语艺术1激励语;说服语;表扬语;批评语;家访谈话技巧;群体教育口语;处理偶发 事件的语言技巧。2 体态言语艺术:面部;姿态;手势;外部。3 教育幽默功能 能使教师具有个性和与众不同。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和化解师生的情感冲突。 能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教育氛围,强化教育效果。 能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