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979652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级活动内容研究班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活动的多样性,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活动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欲望,对班级活动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班级活动既可以是故事会,报告会,专题讲座,辩论会,讨论会,伦理座谈会等形式举行;又可以是歌舞表演,音乐欣赏,影剧评论,诗歌朗诵,小品相声等形式进行;也可以是体育竞赛,智力测试,技能竞赛,科技发明创作及展览等形式举行;还可以旅游,参观,访问,夏令营等形式举行.总之,学生年龄越小,形式越需要生动有趣,形象化,艺术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形式要求静的,理性化的内容与形式要逐渐增加.常见有如下几种班级活动形式: 1. 班会 2. 专题讲座 3. 知

2、识竞赛或智力竞赛 4.社团活动 5. 郊游或野餐 6. 社会实践 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决定班级活动的形式,当然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老师的特点,及老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来选择理想的活动形式,使活动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班级主题活动是指以解决学生问题及提升发展需要为目标,有主题、有计划、有专题的班级活动。它具有集中表现和分散策划、准备及后续性延伸的长程特征,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策划、实施、反思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初中班主任的任务就是要了解学生,教育影响学生,抓好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便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的重要抓手。发挥班级主题活动的特有功能,既能促进班风建设,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的原则第一,教育性原则。班级主题活动要有鲜明的教育性。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主题活动时应做到教育目的明确和教育手段巧妙,寓教于乐,研究学生成长需要,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第二,针对性原则。班级主题活动应考虑“形势、年级、班级学生”三个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形势特点指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国际、国内形势,学校的具体工作重点也有所不同;年级特点指活动内容因年级高低而体现一定的序列性;班级学生特点主要指班级学生的性别特点、地区特点、能力特点、兴趣特长等等,研究学生生活实际,围绕主题拓展活动内

4、容,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策划班级主题活动。第三,综合性原则。班级主题活动应把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溶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引导班级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和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放开想象力,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量扩大教育的容量,使班会开得生气勃勃,有声有色。 第四,系列性原则。班级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必然是循序的,系列的,由不断的积累使这项系统工程得以完成。每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都应与班级的整体发展协调,体现系列的要求,使前后相继开展的班级主题活动形成相互贯通的整体。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实践环节的必要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我校结合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要求,组织开展“和谐社区行”活动,各个班级由学校联系社区,帮助社区做好宣传和环保工作。显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拓宽知识领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课余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真诚地希望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能班级管理工作锦上添花申俊班级活动内容,形式研究申俊2009-12-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