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2979608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四) 启蒙运动【课标要求】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社会契约论 康德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知识网络】一、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一)背景:1、物质基础:1718世纪 的发展2、阶级条件: 的壮大3、思想基础: 对封建神学的抨击和 对教皇权威的否定4、思想武器: 的突飞猛进和 的产生(二)根本原因:专制制度教权主义 与 之间矛盾的尖锐二、启蒙运动的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 ,给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三、性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四、内容特点:高举 、 ,宣扬 、 ,推崇 和 ,把斗争矛头指向 和核心思想:理

2、性主义。理性主义内容: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王权和教会特权。五、高潮期及运动中心: ,六、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伏尔泰 1、代表作: ,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2、基本主张:反对 ,称教皇为“ ”,号召人民粉碎这个邪恶的势力,倡导 、 和 。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3、影响:他是 的领袖,他的思想对 产生巨大影响,后世评论“ ”(二)孟德斯鸠 1、代表作: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君主掌握行政权。2、基本主张:提出 ,这个学说后来成为 的基本原则(三)卢梭1、代表作: 2、基本主张: 、 、 。主张建立共和制。3、意义:批判 ,否定 ,宣扬 ,保护 ,为 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四)康德1、代

3、表作: 2、基本主张: ,人是自身的目的,尊重他人。3、意义:他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的 最终确立七、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斗争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为建立未来社会提出许多设想,具有鲜明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2)对欧洲,抨击了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自由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3)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4)对世界,对北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拓展】1、 启蒙运动的特点(1)启蒙运动是一场

4、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2)启蒙运动植根于科学精神,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彻底击败了神学权威,摧毁了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3)启蒙运动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进步思想的大汇合,具有广泛、强大的社会政治基础(4)启蒙思想家在批判旧社会、旧制度、旧观念的同时,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提出了资本主义观念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对比类别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背景产生于14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时期地区和中心首先从意大利开始,然后扩展到西欧,中心在意大利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发展到欧洲,中心在法国内容把斗争矛头指向

5、天主教会,宣传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只是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停留于对旧秩序的批判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抨击教权主义,更指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强调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资产阶级理想社会蓝图影响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为18世纪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联系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继

6、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3理性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理性主义”不仅继续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不涉及整个国家制度。 “理性主义”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还披着“神”的外衣。“理性主义”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实践性强。4、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三次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1)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和兴起的根本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实际上是资

7、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追求自由和幸福。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提出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理论。启蒙运动: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的思想。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练习反馈】1、(09年北京卷)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

8、是( )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2、(09年江苏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3、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正确的表述是( ) A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B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C批判了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4、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

9、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5、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的目的是( ) A实行天赋人权 B避免暴君政体 C实现司法独立 D建立平等社会6、卢梭“社会契约论”:否定了专制特权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一定程度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否定了宗教的权威( ) A B C D7、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

10、业已动摇8、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 )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9、 在近代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把天主教作为斗争的对象,主要是因为() A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 B教会势力的发展严重损害了世俗政权的利益 C罗马教会的势力扩张损害了各国的民族利益 D当时多数西方国家实行政教合一政策10、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11、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欧洲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运动最初兴起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

11、化 B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C都是为了封建思想作斗争而兴起的 D在运动的发展中其思想潮流发生了变化12、以下各项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的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反对教权主义和等级制度主张权利平等倡导君主立宪( ) A B C D13、早期启蒙思想出现时,英国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美国、法国发生了革命。这一现象(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启蒙运动的性质说明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是相互影响的证明了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A B C D 14、(07年重庆卷)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反封建思想 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有

12、广泛的阶级基础A B C D15、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6、建立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现代中国的奋斗目标。下列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 A.社会契约论建立法制社会 B.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C.“政治的目的是自由”D.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1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孟氏以偏概全 B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 C孟氏所述中国的事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D1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18、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称孔子的学说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