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976127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就是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敬业,就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从事会计工作为荣,敬重会计工作,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具有献身于会计工作的决心。 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总称。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敬”由“爱”生,“爱”由“敬”起。不爱岗就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奢谈爱岗只能是空话。 (二)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 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

2、正确的会计职业观 只有正确地认识会计本质、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爱岗敬业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2、敬重会计职业,强化职业责任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了会计职业,都应该热爱它、维护它、干好它。只有真正热爱会计工作,才能增强从事会计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无条件地忠诚于会计事业。 3、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会计工作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对一些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和审核,必须严肃认真,把好关,守好口,不仅要求数字计算准确,手续清楚完备。要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作风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 4、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忠于职守主要表现为忠实于服务主体、忠实于社会公众、忠实于国家三个方面。在对单位(或雇主)

3、的忠诚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选择符合更高社会正义的忠诚,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所谓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所谓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真实,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真实。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北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

4、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二)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1、老实做事,不搞虚假 诚实守信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会计人员要以诚为本,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实反映和披露单位经济业务事项,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弄虚作假,伪造账目,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不做假账,是指会计人员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做好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 会计人员因职业特点经常接触到的主要是单位和客户的一些商业秘密。会计人员不得将从业过程

5、中所获得的信息为己所用,或者泄露给第三者以牟取私利。因此,保守秘密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人员维护国家、单位利益应尽的义务。 单位内部会计人员如果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仅会威胁单位利益,同时也会给会计人员本身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会计人员是单位的一员,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后会使单位利益受损,单位的损失最终将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每位员工身上。另一方面,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是违法行为,一旦查出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对整个会计职业的社会声誉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整个行业的利益也将会蒙受损失。 3、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诚实守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根据自身的业务能力选择承担

6、委托业务,不能为追求营业收入,而接受违背职业道德的附加条件,迎合客户的不正当要求,要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执业规范、程序实施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及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维护职业信誉及客户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就是廉洁。“自律”,是指行为主体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在会计职业中,自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会计行业自律;二是会计人员的自律,即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廉洁是自律的基础,而自律是廉洁的保证。 (二)廉洁自律的具体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7、观是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会计人员要廉洁自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思想,彻底摒弃“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人生哲学,在不义之财面前不动心,决不利用手中权力贪占便宜。 2、廉洁奉公,不贪不占 廉洁奉公就是洁身自好,为公众谋事;不贪不占就是会计人员不贪、不占、不收礼、不同流合污。 会计人员要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管理权是职业神圣权力的一种表现,决不能把这种职业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特权,不能挪用、侵占单位钱财;要深刻认识自己管理的钱财是单位的钱财,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浪费、侵吞单位财产。

8、3、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职责和义务。会计人员不仅要遵纪守法,不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做到廉洁自律;而且要敢于、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业权利,尽职尽责,勇于承担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义务,保证廉洁自律。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只有首先做到自身廉洁,严格约束自己,才能要求别人廉洁,才能理直气壮地阻止或防止别人侵占集体利益,正确行使反映和监督的会计职责,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进行。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反映事物,不夸大,不缩小。公正就是公平正直,不偏不倚,不搀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客观是公正的基础,公正是客观的反映。客观公正要

9、求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评价必须独立进行职业判断,做到客观、公平、理智、诚实。 (二)客观公正的具体要求 1、端正工作态度 会计人员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对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进行如实的反映、公正的鉴定,求得主观与客观一致,做到会计结论有理有据。有了正确的工作态度后,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专业技能。 2、坚持依法办事 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才能做出客观的会计职业判断。 3、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客观公正应该贯穿于会计活动的整个过

10、程。一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即指会计人员在具体进行职业判断或进行业务处理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偏不倚,既不违背事实,也不夸大或者缩小事实,不能为了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最终结果公正,要求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和最终结果的客观公正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客观公正的会计核算过程作为前提,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就难以保证;没有客观公正的结果,业务操作过程的客观公正就失去意义。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以会计准则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会计

11、法律法规为准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好财务收支合法性、合理性的关口,依法理财。同时,要以会计准则作为与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武器,通过树立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来维护会计行业的信誉和会计人员的地位,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坚持准则的内容 准则涵盖的内容广泛,既包括会计准则,还包括会计法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三)坚持准则的具体要求 1、熟悉准则 熟悉准则是遵循准则、坚持准则的前提。熟悉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只有熟悉准则,才有可能提高会计人员的守法能力,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12、熟悉准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正确领会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还应了解和熟悉与会计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此外,还要熟悉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制定的管理制度,如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会计人员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也应严格执行这些制度。 2、遵循准则 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准则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的外在标准和参照物。会计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规定行事,更不能根据职务高低、关系远近来确定执行准则的宽严松紧程度。会计人员不仅自己会计人员要自觉地严格遵守各项准则、自律在先,而且也要敢于要求他人遵守准则,使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经济行为符合会

13、计法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避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会计人员要及时学习、掌握准则的最新变化,了解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准则未涉及的经济业务或事项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准则。 3、坚持准则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单位、部门以及个人利益时常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准则为准绳,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对法律负责,对国家和社会公众负责,敢于同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现象作斗争,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

14、的含义 提高技能,就是要求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自身的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能力、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 (二)提高技能的具体要求 1、树立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意识 会计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树立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提高技能的意识,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保持持续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拥有勤学苦练的精神 勤学就是要勤奋学习。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不断学习新的会计理论和新的准则制度,

15、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 苦练就是要多操练。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提高会计业务的操作能力,把理性的东西和感性的东西结合起来,全面认识事物。 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途径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参与管理,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 会计人员在参与管理过程中并不直接从事管理活动,只是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责,间接地从事管理活动或者说参与管理活动,为管理活动服务。 会计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经常向上级领导者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