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97602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张宜摘要:随着广东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式的地区经济被打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广东。这些数量不断增多的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却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然而,外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医疗保障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广东现阶段的医疗保障制度现状、社会保障支出构造以及外来人口的基本构造等方面,揭示了广东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现状和重要问题,并以“公正、公平”为价值导向,提出完善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的对策建议,对广东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具有指引意义。核心词:广东;外来农民工;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此前所未有的

2、速度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步,社会也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广东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流动的目的地,广东是全国吸纳外来工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我省跨县区流动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超过2300万人,约占全国的1/4;其中我省600多万人,外省1700万人;农民工约占75%。外来工已成为我省一种重要的社会群体和产业工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的影响。农民工的比例更是占大部分。外来农民工是广东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支撑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下,完善广东外来农民

3、工的医疗保障将成为增进广东经济发展、维护广东的社会稳定与公平、构建广东和谐社会的一种急需解决问题。1 广东省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现状分析1.1社会保障支出状况及分析1.1.1广东省社会保障总体支出状况及分析广东省社会保障支出如表1-1所示:表1-1 广东省社会保障支出表年份社会保障分项支出(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亿元)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生育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补贴134425517841410205265182178904197211216.81286.616435678411850179043252053299266280.43366.619721105

4、73139138109940304539377824346.18448.22335215765123124691121690336839370069410.7526.3279938193324114501713522417445435836470.2595.3广东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和人均社会保障逐年增长,且增度加快。-广东省社会保障支出数据表白: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由216.81亿元增长到的470.2亿元,5年增长216.1,年均增长43.4。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由的216.81元增长到595.3元,5年增长207.7,年均增长41.5,社会保障总支出和人均保障支出都呈高速增长状态,且增长比例基本同步

5、,表白广东省社会保障总支出和人均保障支出增长率都在高速递增状态。广东省对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隐性表白近年来群众对社会保障需求在增大。医疗保险居重要地位。细分各个分项保障支出增长可知:医疗保险在间,总增达到523.1,比同期各类保险高。由此可知,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国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自实行以来,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维护、增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等均有着重大意义。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1.1.2广东省都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状况分析截至到12月,广东全省都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21.

6、1万人,比上年增长15.4%;全省共有123个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伙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与农村合伙医疗的农民达3048.07万人,比上年增长24.3%。但据全省卫生服务调查成果显示,广东都市42%、农村38%的群众患病后未到医疗机构就诊,城乡患者由于经济因素而未住院的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的比例为29%,在广东,都市为56%,农村为75%,)。2 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基本构造、职业特性和生活状况2.1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基本构造目前,国内平均外出时间不小于6个月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7亿,其中78为从农村到都市的流动人口。近5年来,全国都市农民工数量以每年300万的速度递增,仅上半年,全国就有

7、900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俗话说:“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二十近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成为外贸大省、经济大省,更成为外来人口大省。自20世纪80年代出,外来工进入广东成一股潮流,到了90年代已成为珠三角众多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劳动力。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记录,广东全省户籍人口7473万,加上外来人口,全省人口为8633万;其中居住在城乡的人口为4752万,占全省人口的55;其中属劳动力人口的(15岁64岁)为6030万。专家分析,外来工占广东全省劳动力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在广东的就业岗位中,平均每三个就业岗位就有一种属于外来工的。2.2广东外来人口的生活状况外来人口的生活状况与都

8、市居民比较而言,是处在贫困状态。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可以由下表2-1表达。从表中比较可知:外来人口属于都市的弱势群体,她们的收入来源、住房条件、就业行业、子女教育等方面都要劣于都市居民。表2-1 都市居民与外来人口基本生活比较都市居民都市外来人口就业行业多在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多在私企或自我雇佣收入来源制度性工资和单位福利市场性工资、无单位福利住房福利分房或在住房补贴状况下购买商品房租用商品房或公有住房医疗公费医疗自费子女教育义务教育交赞助费调查发现,外来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她们的劳动强度高,收入低,工作环境、职业安全、居住条件、饮食卫生均较差,健康知识相对缺少,是传染性疾病的高

9、发人群。有资料表白,广州市近1万例肺结核病人中,外来人员几乎占了一半。由于缺少合适的医疗保障以及收入不高,流动人口的就医率低,患传染性疾病后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在病情严重后,又有相称比例的人会选择返回户籍所在地治疗,很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大规模、跨地区传播。而从表2可知,都市外来人口的医疗费用都是自费的,其医疗保障效度极其低下。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专家吴明领衔做过一项名为北京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运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指出,外来农村流动人口对医院服务的运用率大大低于本地居民,11的人患病后不采用任何措施,65的人患病后采用自我医疗,由于耗费较低;24的人患病后

10、虽去就医,但其中48的人运用基层卫生机构或私人诊所提供的服务,只有在疾病严重时,才会去高层级医疗机构。在应当住院治疗者中,有30的人放弃住院,由于支付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用,也有23的住院者因而选择返回户籍所在地或其她地区治疗。缺少合适的医疗保障,是影响外来流动人口运用医疗服务的重要因素。3 广东省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因素与对策建议3.1广东省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因素3.1.1政府资金投入局限性,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低广东省医疗保障水平较低,重要因素一是财政支付较低,广东省经济GDP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总量比增幅达185.8,由12039亿元到22366亿元。保障支出总量由的216.8亿元增长的407

11、.2亿元,增幅1.88倍,但财政转移总额支付5年间只增长25,远远落后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就是说人们还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所有只有加大财政对保障力度的投入,才也许提高保障水平。3.1.2经济总额增长和社会保障支出投入增长的比重不平衡经济成果没有普惠与民,广东省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大对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把经济增长的成果和民生福利、发展相结合。3.1.3医疗保障的人数比例仍偏低我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偏低。截至6月底,全省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1896万人,占我省城乡人口的45.7。从全国范畴来看,广东省农村合伙医疗的参与率不算高。截至4

12、月,广东省农民参合率达到83%,但与江苏(92%)、浙江(86.9%)等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筹资水平、报销原则也不算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3.2对策建议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覆盖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大方面,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的确越来越注重医疗保障建设工作,但有关的政策措施的施行力度还不够。政府应一方面致力于医疗保障项目的完善,方能保证其她社会保障项目的顺利推动。3.2.1强化政府的责任和主导作用,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全省各级政府要逐渐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伙医疗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筹资原则和保障水平;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卫生站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要突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

13、展,贯彻好欠发达地区村卫生站财政补贴政策;各级财政保障乡镇卫生院经费,省财政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按核定编制补贴年度经费。3.2.2农村合伙医疗实行即时补偿制度,提高农村合伙医疗的补偿额度针对目前农民出院后再报销、手续麻烦的问题,农村合伙医疗要变化现行补偿方式,实行即时补偿制度,直接支付医院的治疗费用,农民出院时只需交个人支付的那一部分费用。开展即时补偿的地方,市、县、镇要统一部署,统一程序,统一原则,加强督导。针对农村合伙医疗报销额度不高的问题,要全面实行分档筹资、分档补偿制度。要合理拟定大病范畴,将大额费用的慢性病、地方病、精神门诊和筹划生育住院分娩、白内障手术纳入大病统筹补偿。3.

14、2.3加快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建立针对外来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针对外来工的大病医疗费用部分社会统筹的机制。对于长期在广东工作的外来工,应当实行与都市职工相似的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其中雇主负责社会统筹部分,个人及雇主缴费的小部分进入劳动者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用于一般医疗,局限性部分,只要未超过一定比例,仍由个人承当。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外来工,可借鉴北京的做法,即外来工不建立个人账户,不计缴费年限,缴费当期享有有关待遇。建立覆盖所有外来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外来工所从事的多为脏、累、重、险工作,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发生职业伤害事故的几率会非常大。因此,很有必要建立针对外来工工伤保险制度以保

15、证一旦浮现职业伤害事故外来工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这一制度应当覆盖所有外来工,并由政府强制执行。3.2.4建立严格的都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监管体系为理解决保证广东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得到贯彻,应当建立一种全方位、多主体的严格的都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监督体系。具体说来,这一监督体系应当涉及:政府监管。现行的社会保障政府监管部门,重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民政局构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要管理监督范畴涉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工作;而民政局的重要负责社会优抚、救济和福利方面的管理监督工作。专职经济部门监管。社会保障的专职经济部门监管涉及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状况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好坏。为此。必须加强各级政府财政机关的财政监督,监督内容涉及:预算监督、缴费监督和财务监督。审计监督应做到监督内容全面深刻、监督成果公正,为社会保障基金的稳健运营提供保证。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指社会保障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或者其她群众组织,借助舆论的作用及其影响,对社会保障管理进行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就要健全举报制度,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劳动部分和政法机关,应建立外来工维权的“绿色通道”。当侵犯外来工合法权益的事件投诉到这些部门时,应当做到及时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