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9749650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举的成语68个,带解释例句百废待举bi fi di j 成语解释: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例句: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吴晗海瑞罢官)百举百全bi j bi qun 成语解释: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举世瞩目j sh zh m 成语解释: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飙举电至bio j din zh 成语解释: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飙举电至。”不胜枚举b shng mi j 成语解释:胜:尽;枚:个。不能

2、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例句:祖国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一举手之劳y j shu zh lo 成语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包举宇内bo j y ni 成语解释: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多此一举du c y j 成语解释: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例句: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多此一举。(鲁迅书信集致胡适)纲举目张gng j m zhng 成语解释:纲:鱼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

3、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成语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例句: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毛泽东善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高蹈远举go do yun j 成语解释:意为隐居避世。 成语出处: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毛举细务mo j x w 成语解释: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成语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例句:时言事者率毛举细务,略大利害。(宋史陈桷传)管窥筐举gun

4、 ku kung j 成语解释: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正传:“子虽光丽,既美且绝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画眉举案hu mi j n 成语解释: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成语出处: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例句:奏晋交欢,喜兰闺芳质,玉堂名彦,看瑟调琴弄,画眉举案。(明杨珽龙膏记错媾)不识抬举b sh ti j 成语解释: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例句:这贱人不识抬举。(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5、第七回)举不胜举j b shng j 成语解释: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例句: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举措不当j cu b dng 成语解释:措施不得当。举枉措直j wng cu zh 成语解释: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例句:可不道举枉措直民不服。(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举贤使能j xin sh nng 成语解释: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成语出处:礼记大传:“三

6、曰举贤,四曰使能。” 例句: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举国若狂j gu ru kung 成语解释: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成语出处: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例句: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举直措枉j zh cu wng 成语解释: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例句:读孔圣之微言,思举直而措枉;观王珪之确论,欲激浊以扬清。(

7、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举国一致j gu y zh 成语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例句: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举重若轻j zhng ru qng 成语解释: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例句:公听视机警,受大任举重若轻。上爱其才敏,倚若股肱。(清昭梿啸亭杂录七裘文达公)高飞远举go fi yun j 成语解释: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举目无亲j m w qn 成语解释:抬起眼睛,看不见

8、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成语出处:唐薛调刘无双传:“四海之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例句:他到得京里,是举目无亲的,自然留他住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六回)人存政举rn cn zhng j 成语解释: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举如鸿毛,取如拾遗j r hng mo,q r sh y 成语解释: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举善荐贤j shn jin xin 成语解释: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

9、好、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一举两得y j ling d 成语解释: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成语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例句: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一举千里y j qin l 成语解释: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举世闻名j sh wn mng 成语解释: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例句: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

10、,尤其举世闻名。(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众擎易举zhng qng y j 成语解释: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成语出处: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姆疏:“盖众擎易举,独力难支。” 例句:现在我们大家替他打算,众擎易举,已有个成数了,不日便可奉请开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举世无双j sh w shung 成语解释: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 例句:这么大的钻石,真是举世无双。举步生风j b shng fng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相

11、见了,便觉得分外高兴,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举手加额j shu ji 成语解释: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举手投足j shu tu z 成语解释: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举手之劳j shu zh lo 成语解释:一举手那样的辛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举鼎拔山j dng b

12、 shn 成语解释: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成语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例句: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举无遗策j w y c 成语解释: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例句:盖举无遗策,而天下皆知其不可当也。(宋陈亮邓禹)举鼎绝膑j dng ju bn 成语解释: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成语出处: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例句:举鼎绝膑,

13、亦不敢以怨他人。(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举要删芜j yo shn w 成语解释: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人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举一反三j y fn sn 成语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例句: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举一废百j y fi bi 成语解释: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举国上下j gu shng xi 成语解释:指全国各方面的人。举止失措j zh sh cu 成语解释: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成语出处:宋庄季裕鸡肋编下卷:“材上加契者,谓之足材,其规矩制度,皆以章契为祖。今人以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契,盖谓此也。”举止娴雅j zh xin y 成语解释: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举止言谈j z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