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2974729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文综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上无锡期中) 2016年9月26日,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春季投苗的淡水鱼现在进入收获期,市场供应量加大,鲜鱼价格跌多涨少,桂鱼价格在本周下跌较大。可见,鲜鱼等水产品价格下跌的原因是( ) A . 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跌B . 价值决定价格,成本下降,价格降低C . 质量决定价格,品质下降,价格下跌D . 鱼类需求弹性大,导致价格波动剧烈2. (2分) 2014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并且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不同质量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2、不同,非熟练、低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而熟练、高技能、知识型劳动力供不应求。针对非熟练、低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必须( )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养由国家统一分配劳动力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培养建设建立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A . B . C . D . 3. (2分) (2017高一上天长期末) 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的决定,明确自2011年9月1日起实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条例。上述举措意味着( )税收具有无偿性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国家税收必然减少税收对收入分配具有调节作用A . B . C . D . 4. (2分) “云农场”是全国第一家网上农资交

3、易及高科技服务平台,提供化肥、种子、农药、农机交易及测土配肥、农技服务、农场金融、乡间物流、农产品定制化等多种增值服务。截至2015年4月初,“云农场”已建立3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2万多家村级服务站,实现注册用户过百万户,覆盖山东、湖北等十余个省区,服务土地面积约3000万亩。这一新模式( )推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有助于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A . B . C . D . 5. (2分) (2020高一下河北月考)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为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

4、治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政府要( ) 拓宽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行政权力,激发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依法行政,厘清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履行城乡社区治理主导职责,为社区治理提供政策支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减轻管理责任A . B . C . D . 6. (2分) (2017北京) “两会”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想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摘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要勤勉履职尽责,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

5、力,真诚协商、务实监督、深入议政,多建诤言,共谋良策,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促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摘自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摘自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表和委员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职责 “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A . B .

6、C . D . 7. (2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894年的7月25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使中日两国自此国运殊途,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国灭种边缘。甲午年,成了中国的命运转折之年。落后必然挨打。甲午战争作为一段耻辱史,对中华民族来说锥心刺骨,历史教训非常深刻。要避免甲午悲剧重演,就要( )增强综合国力,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自己的发展重塑国际新秩序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A . B . C . D . 8. (2分) (2016江苏) 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

7、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A . B . C . D . 9. (2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中)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相关报告指出,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近年来,儒家思想在世界影响深远,与孔子学院的设立有关。这告诉我们( )儒家文化是世界上最

8、优秀的文化 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途径A . B . C . D . 10. (2分) (2017高二上姜堰期中) 汉语本身是一种美的语言,具有抑扬顿挫四声,富于音乐性,使得古诗富有音韵美、节奏美,在课堂上通过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能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这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 . B . C . D . 11. (2分) (2016高二上长春期中)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缪误”。这说明真理具有( )。A . 条件性B .

9、 反复性C . 客观性D . 绝对性12.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A . 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 . 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 . 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 . 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20分)13. (10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的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材料一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

10、新常态。随着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了更广大民众。从消费需求看,我国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模仿性排浪式消费,指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材料二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

11、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材料三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自己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前,由习近平倡导和构建的习式政治新常态,使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政治气象呈现鲜明的特征。(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企业应怎样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的发展?(2) 结合材料三,从我国政治制度的角度,说明如何构建我国政治新常态。

12、14. (5分) (2018高三上南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早在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条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10多条改革任务。2016年又接连出台了几个重要改革方案,包括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目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体制政策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

13、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15. (5分) (2018高三上广西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结合材料中的两种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20分)13-1、13-2、14-1、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