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969928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及操作规程职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接种副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一、建立预防接种副反应和事故登记本,专人负责。二、对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偶合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对异常反应、群体性反应和接种事故要采取应急救护措施。三、责任报告人在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四、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五、接到报告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核实,组织调查。卫生部门调查组原则上由临床、流

2、行病、免疫规划和实验室检验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六、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应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做出,其他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七、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由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的,补偿费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由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的,补偿费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八、过敏性休克处理原则: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小儿为0.01ml/kg/次,最大量为0.33(1/3支)ml,并同时通知临床医生进行有关抗休克处理。九、晕厥处

3、理原则:使病人平卧,松解衣扣,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温开水、热糖水喝,必要时可针刺或用手掐人中穴;数分钟后仍不恢复者,可按过敏性休克处理,并通知临床医生救治。预防接种服务流程预防接种证、卡的建立流程1、为6岁及以下儿童(包括流动人口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通过查询金苗系统产院平台,通知家长办理预防接种证;同时,为6岁及6岁以下寄居本地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卡。2、查验儿童接种手续(居住证明,出生证明,预防接种证)。3、将儿童基本信息及接种信息录入金苗系统,统一使用金苗系统生成的儿童编码后6位做为接种证号。4、预约下次疫苗接种时间及家长课堂听课

4、时间。5、联系公卫办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及儿保档案。6、预防接种证交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7、新建儿童信息根据片区登记至预防接种登记簿,该册由门诊保管。预防接种证.卡的使用管理流程1、每日接种结束后,根据接种通知单统计接种量,登记至疫苗日接种量统计表。2、在金苗系统中进行门诊接种查询,将当日接种信息登记至预防接种登记簿。3、每日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和作好数据备份。4、每季度对登记簿进行整理。免疫规划查漏补种流程1、专人负责,使用金苗系统每周查验。2、电话通知督促接种,在系统中登记未种原因。3、登记查漏补种表1,每月检查后对未种儿童再次通知。4、每季度汇总,填写报表及总结。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范1

5、 皮内接种法1.1 适用疫苗:卡介苗。1.2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1.3 操作方法1.3.1 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左侧儿童胳膊1.3.2 用0.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5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度15度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向旋转达80度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2 皮下接种法2.1 适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腮腺炎疫苗等。2.2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附着处皮肤2.

6、3 操作方法2.3.1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固定儿童双腿;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2.3.2接种人员用0.5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度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3/2,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3 肌内接种法3.1 适合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等。

7、3.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3.3 操作方法3.3.1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固定儿童双腿;家长左手紧抱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和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3.3.2使用时充分摇匀,注射第二针应更换另则部位。3.3.3用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度,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4 口服法4.1 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种。4.2 用消

8、毒的药匙将脊灰苗送入儿童口中用凉开水送服咽下,月龄小的儿童,喂服糖丸疫苗时可将糖丸放入口杯内,加少许凉开水碾碎,溶解成糊状服用。4.3 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一刻后再服。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 、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准确吸取0.5ml。五

9、、选上臂三角肌皮肤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六、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 、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二、 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

10、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三、 疫苗要冷冻保存,使用时放在冷藏设备内,做到“苗不离冰”,严格“一人一杯一勺”制度。四、 服苗方法:(一)用一次性小勺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37摄氏度凉开水送服咽下。(二)月龄小的儿童,喂服糖丸疫苗时可将糖丸放入口杯内,加少许凉开水碾碎,溶解成糊状服用。(三)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五、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六、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七、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卡介苗接种

11、操作规程一 、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二、 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同时根据儿童身体状况及家长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预防接种证上做好登记。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0.ml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无菌开启安瓿,注入专用注射用水,摇动安瓿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注意不要产生泡沫),准确吸取0.1ml。五、选接种儿童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酒精常规消毒,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严禁注入皮下或肌肉中),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头顺时针方向旋

12、转45度拔出,勿按摩接种部位。六、在预防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及家长签名等。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去。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流脑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 、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二、 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无菌开

13、启安瓿,注入专用注射用水,摇动安瓿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注意不要产生泡沫),准确吸取0.5ml。五、选接种儿童上臂三角肌外下缘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1/3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六、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含麻成分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 、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

14、实接种对象。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无菌开启安瓿,注入专用注射用水,摇动安瓿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注意不要产生泡沫),准确吸取0.5ml。五、选接种儿童上臂三角肌外下缘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1/3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六、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

15、签名。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乙肝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同时根据儿童身体状况及家长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预防接种证上做好登记。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自毁型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准确吸取疫苗。五、选上臂三角肌皮肤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六、在预防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及家长签名等。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去。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