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960420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探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网论文摘要: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然而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16号文件,从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建设、对学生会和社团的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与学术科技类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共青团工作在大学

2、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论文关键词: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中提出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现阶段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共青团应发挥实践育人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特点,把握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

3、大学生,贴近实际。要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走“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道路。要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促进社团建设,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高校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为了保障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以学生干部为依托,以做好学生干部工作为突破口,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落到实处。学生干部既是学生

4、,又是干部,既要搞好专业技能的学习,又要做好所承担的社会工作,由此可见,在挑选学生干部时,要选那些学科知识扎实,指导思想明确的学生当干部,才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达到学习与管理双丰收之目的。学生干部在同学们之问年龄结构上的同龄化,是学生干部的一个特征。其在工作中具有心理的相融性,有共同语言,兴趣、爱好和同学们之问的彼此了解,容易引起感情的共鸣,往往是教师工作难于达到的;而不利的是水平相近,阅历相仿,身份相同,容易造成难以服众的局面,这不利于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学生=F部应严格要求自己,运用榜样示范作用,以自己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同学们,从实际工作中在

5、同学们之间树立威信。建立学生干部工作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是青年成才的重要因素。确立以“创新”为目标的着力点,大胆的开展活动,是学生干部价值实现的助推器,既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对集体有所贡献,符合当代青年的意愿。学生干部工作是允许犯“错误”的,就怕个人意愿没有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应该说:学生干部的能力的提高是从实际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尽可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搭建任其发挥能力的平台,合理地运用激励制度,鼓励学生干部“大胆想,放手做”,对于其茁壮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

6、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发掘一批可靠,学历层次高,奉献精神好,工作热忱高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克服新的困难,开拓新的工作局面。二、着立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注重学术交流,努力开展大学生文化科技活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16号文件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

7、活动之中。”但是,现阶段部分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较为散漫,校园文化活动很难有效地开展,有时组织一些文化以及学术活动找学生参加都不容易。其原因一是有些活动不具有专业特点,学生不感兴趣;原因二是文化活动计划性、系统性不强,总是今天一个,明天一个,无规律,不成规模;原因三是由学生自身策划组织的活动较少,没有注重本、硕学生学术文化的交融渗透,大多数活动都是由教师安排好了,去被动地组织学生参加。怎样合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就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从大学生专业品牌人手,塑造独特的各院系文化。搞好学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任务,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学风

8、建设的目标是营造优良的学风,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具有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踏实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具有勇于坚持真理、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也都是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怎样科学,系统地将共青团工作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多渠道地开展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营造浓郁专业交流氛围的学术活动,就成为了如何营造独特校园文化思考的前提。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动应注重由学生策划组织,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要注重“以人为本”,而学生是最了解学生的,应尽可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搭建任其发挥能力的平台,合理地运用激励制度,鼓励学生“大胆想、放手做”,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这样工作的主旨就不会脱离学生,自然广大学生的参与性也就提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