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947614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名称畹町隧道施工单位隧道五队安全负责人佘海强编制单位安质部交底人王鑫职称工程师安全交底书内容安全交底书内容安全交底书内容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 主要危险源与危害因素 1.清理洞口时随处防火 2.未及时清理洞口上方及侧面危石 3.爆破时人员未远离现场 4.掏洞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5.无证使用各种机械 6.注浆作业时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措施 7.施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搭设不牢靠。 8.雨天施工 9.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作业面光照不足。二、 安全注意事项 1、洞口工程(1)洞口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2)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

2、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3)洞顶地表水的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3.1)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若采用喷锚或砌石护面,坡顶、坡脚宜绿化处理,以防止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减少对坡面的冲刷。(3.2)洞顶如有溪沟或排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若岩层裂隙多,地表水有可能渗漏到隧道内时,应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浆砌片石应用砂浆抹面。(3.3)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4)隧道开挖应力求早进洞,避免出现深路堑或高边坡,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5)洞口土石方工程施

3、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6)洞口石方严禁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宜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挖应采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7)当洞口位于软弱、松散地层或堆积层时,根据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可采用下列施工措施加固、稳定地层:(7.1)洞口段位于软弱土层地带,如第四纪的冲(洪)积层、残积层及人工填土等时,可采用高压旋喷法(垂直喷射或水平喷射)、深层搅拌法、抗滑桩、钢管桩等对开挖的边、仰坡进行加固、稳定。(7.2)地层为堆积层、断层破碎带、砂砾(卵)土、砂土时宜采用地面注水泥浆或超细水泥浆预加固。(7.3)有地下水地段,临时止水注浆可采用水

4、泥水玻璃浆液。(8)洞口段开挖到隧底标高后,应及时施作中心水沟、排水侧沟及出水口。(9)洞口边仰坡的防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9.1)永久性防护应按设计图施工,并在隧道施工的初期及早完成。(9.2)临时防护应视工程地质、施工季节、施工手段等情况,采取喷锚、格构网等措施。(10)洞口工程与相邻工程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0.1)紧邻洞口的桥、涵、路基挡护等工程的施工,应结合隧道施工场地布置,适应出碴进料的需要,及早完成。(10.2)隧道洞口的截、排水系统应与路基排水系统顺接,不得冲刷路基坡面、桥涵锥体、农田房舍。(11)洞口临近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时,开挖爆破应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加强对建筑物的变形观

5、测,并对振动波速进行监测,其值应符合国家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2、明洞及洞门2.1明洞施工按设计要求,对地层进行预加固,然后分层开挖和支护,边仰坡分层施做喷锚支护、格构网、植草等方法保持其稳定。2.2明洞侧壁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基础埋设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两侧侧壁地基松软或软硬不均匀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2.3明洞衬砌结构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明洞浇注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考虑预留沉降),确保衬砌不侵入设计轮廓线。(2)明洞混凝土的灌注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整体浇注。(3)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6、的100,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时,方可拆除明洞拱架。2.4明洞的防排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盲管,保证排水畅通。(2)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的出水口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考虑,即明洞施工完成后,洞内的排水应形成顺畅的出水口,洞顶排水系统达到完善、畅通。(3)墙后的排水设施应与填土同时完成,并保证出水口通畅。2.5隧道洞门应及早完成,并应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隧道洞门施工应遵照以下规定:(1)开挖后的坡面应达到稳定、平整、美观的要求。(2)端墙应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应用与基础同级混凝土和基础同步浇筑,端墙及挡、翼墙的开

7、挖轮廓面应符合设计要求。(3)端墙、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检测,必要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4)端墙、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设计要求处理外还应在分界处设沉降缝。(5)拱墙应与洞内相邻拱墙同时灌注。(6)端墙的泄水孔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及时连通。(7)隧道门端墙和挡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及新建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8)隧道门的截、排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当端墙顶部水沟置于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填密实。(9)隧道门检查梯、隧道名牌、号标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6明洞及隧道门

8、的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结构型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2)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和砌体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3)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及支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浆。(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5)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6)端、翼墙模板及支(拱)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非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8MPa2.7明洞回填应符合以

9、下要求:(1)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施做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2)侧墙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隙不大时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土质地层,应将墙背坡面挖成台阶状,用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密实。(3)拱部回填应两侧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至与拱顶齐平后,再分层满铺填筑至设计高度。(4)采用机械回填时,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进行。(5)拱背需作粘土隔水层时,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平顺、封闭紧密,防止地表水下渗。3、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3.1司机必须接受过

10、良好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3.2必须持证上岗;3.3.施工前应察看现场地形,包括:填挖土的高度和深度、边坡及电线高度、地下电缆、各种管道、坑道、墓穴和各种障碍物的情况和位置。3.4.将主离合器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上,启动发动机。检查各仪表、传动机构、工作装置、制动机构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3.5.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应过猛。一次挖土深度一般不能高于4米。3.6.向汽车上卸土应待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3.7.铲斗回旋半径内遇有推土机工作时,应停止作业。3.8.行驶时,臂杆应与履带平行,要制动住回转机构,铲斗离地一米左右。3.9.挖掘机如必须在高低压架

11、空线路附近工作或通过时,机械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尺寸。雷雨天气时,严禁在架空高压线近旁或下面工作。3.10.在地下电缆附近作业时,必须查清电缆走向,并用白粉显示在地面上,并应保持1米以外的距离进行挖掘。3.11.夜间工作时,作业地区和驾驶室,应有良好的照明。3.12.挖掘机装卸土时,应由经验丰富的装吊工指挥。3.13.施工结束后,应将机械驶离工作区,放在安全、平坦的地方。4、喷锚施工安全注意事项4.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4.2、禁止穿拖鞋、赤脚进入现场参加操作。现场禁止吸烟。4.3、喷射手上岗前应认真学习操作规程,熟悉喷射工艺和作业环境。

12、4.4、现场用电必须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电气设备故障由电工负责处理,其他人员不得乱动,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严禁非电工人员从事电工操作。5、安全文明施工与环水保5.1、洞口开挖土石方应运至专用弃碴场,或者平整施工现场场地使用,严禁将土堆放在征地界外范围。5.2、施工现场生产废水应经过净化处理,经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当地沟渠。严禁将未经处理的施工废水直接排入当地沟渠或农田。5.3、喷射砼应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5.4、现场的生产垃圾应存放在指定的垃圾场,严禁随意丢弃。5.5、严格控制噪声污染。现场容易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应加装消音装置,施工时尽量避开当地居民休息时间,防止噪声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5.6、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穿戴整齐,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有序,并有标识牌。5.7、施工时严禁破坏征地界外当地的自然植被,严禁乱砍乱伐当地林木。重点强调: 1.清理洞口处严禁随外防火、随处扔垃圾。 2.爆破时人员要按规定远离现场 3.在危险段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得操作各种特种设备 5.在注浆作业时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措施 6.施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搭设牢靠,设扶手栏杆 7.明洞应尽可能避开雨天施工编制: 复核: 监理工程师: 签收单位: 签收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