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整改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9382827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整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整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整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凝土整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凝土整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整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整改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名称1二、编制依据1三、现存问题1四、相应缺陷原因及整改措施1五、缺陷处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六、安全要求6一、工程名称郑东新区博学路便民服务中心二、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相关混凝土结构工程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3、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三、现存问题为确保工程质量、避免楼板产生开裂等质量问题以及弥补所产生 的相关质量缺陷,我方根据相关的巡查结果对存在质量缺陷的部位, 编制以下防治方法及整改措施:四、相应缺陷原因及整改措施(一)混凝土标高控制不严整改措施1、造成现浇结构现浇楼板局部超厚、超薄缺陷的原因: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2、50204-2015),模 板工程4.4.2中规定:“梁、板底模标高最大偏差土5mm,表面平整度 最大偏差3mm,和砼工程8.3.2中规定:现浇结构截面尺寸+8,-5mm”。 但是在实际施工时,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现浇结构现浇楼板局部超厚、 超薄缺陷的原因:1)、梁、板底模在安装时标高偏差超过土5mm,在模板检查时,对 模板偏差的范围值过大(一般为土 10mm )以上要求整改,对模板最大 偏差土 10mm之内未整改。2)、模板支撑部分间距过大,板底模下沉或扣件有轻微下滑,造成 板厚超厚。3)、现浇结构砼浇筑施工中,对板面的标高控制不严,楼层砼板面 1标高有超规范土 10mm的现象。表面平整度有超规

3、范8mm的现象.如 同时遇到负级差,就不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砼工程8.3.2中现浇结构截面尺寸+8,-5mm的规定。4 )、现浇结构砼浇筑施工中,操作人员对局部未用水平枋漏震、漏 刨的现象,造成砼板面不平和局部标高过高或过低。2、消除现浇结构现浇楼板局部超厚、超薄及保护层偏厚质量缺陷的 防止措施:作业前对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图、操作工艺等安 全技术交底,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做到人人心中有数,认真熟悉 并掌握各专业施工图、操作工艺,来规范工人行为。1 )、梁、板模板在制作、安装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和施工方案施工。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4、量验收规范B50204-2015),模板工 程 4.4.2中规定控制标高和截面尺寸。2)、梁、板模板的支撑系统:立杆间距、扫地杆、剪刀撑、板底井 字架等必须按施工方案搭设。3)、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质量控制,对不合格的模板 质量,必须进行整改,至满足施工规范为止。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做好 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操作班组提供优质服务,提供标准的轴线、标高 基准点或线,为作业创造条件,方便班组施工。4)、砼浇筑施工中,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严格按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8.3.2中规定控制好 楼层标高和板面平整度,为了保证现浇结构板的厚度,在板砼初凝

5、前, 根据设计施工图制作各种不同板厚的检查杆来检查板厚实际厚度,如 有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立即召集项目主要人员到现场查 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人员,至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为至。3、现浇楼板局部超厚质量缺陷的处理1)、现浇楼板厚度正偏差超过8mm时,具体处理做法如下: 将现浇楼板表面的砼渣及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 人工用手提砂轮机将现浇楼板超厚的砼打磨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厚度范围,随时检测板的厚度以满足规范要求即可。 人工将磨光的砼表面凿毛,以保证楼面面层施工时与结构板 之间能有效结合。2)、根据规范要求其现浇楼板厚度正偏差在8mm及以下时是符合规 范要求,该部分将不作处理。4、现浇楼板局部超

6、薄质量缺陷的处理1)、现浇板板厚负偏差在515mm时,具体处理如下:对浇板板厚负偏差在515mm时,按主体结构支模架方案, 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板的支撑。 将楼板板面砼凿毛后充分湿透,采用人工剃打板板面保护层, 根据现浇板负偏差的大小,将板面负筋校正并使其保护层厚度满足设 计要求,在板面砼浇筑时,刷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在素水泥浆结合层面上采用比原现浇板砼强度高一级的微 膨胀细石砼填补,内增加 16#镀锌钢丝网片。 在完成细石混凝土修补后的第二天开始连续关水养护7 天, 确保新补混凝土能与原结构混凝土能有效结合和不产生开裂等。2)、现浇板负偏差大于15mm时且超过三点时,具体处理做法如下: 将

7、厚度不符合要求的楼板打掉到梁边,梁板相交面的砼凿毛 并将钢筋绑扎修复到位后浇水充分湿润并重新按要求支设模板。 在剔打混凝土楼板时必须先将未剔打部位的梁板重新进行 加固支撑,剔打过程中不得损伤原钢筋;同时剔打时不得猛打猛敲, 防止二次损坏。 重新浇筑的混凝土采用比原楼板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微 膨胀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浇筑后第二 天起至少关水养护7 天。同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接缝处不得发生渗水。(二)振捣不密实整改措施1、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麻面、孔洞。2、原因分析:麻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模板拼缝不严密,混

8、凝土浇筑时缝隙漏浆,构件表面沿模板缝 隙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部分 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拆模后出现麻面。蜂窝:混凝土的拌制配料不准,石多、水泥和砂少,或浇筑 时浆流向单边;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拌和不均匀,振捣时造 成砂浆与石子分离,石子集中处往往会形成蜂窝;下料时不当, 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浇筑时未分层分段进行;模板支撑不牢 固,致使大面积漏浆。露筋: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浇捣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间距过大甚至漏垫,钢筋紧贴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 处产生露筋;构件尺寸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到个别骨料粒径 过大,水泥浆无法包裹钢筋和充满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处产生 露

9、筋;模板拼缝不严,缝隙过大,混凝土漏浆严重,尤其是角 边,拆模时又带掉边角出现露筋;振捣手振捣不当,振到钢筋 或碰击钢筋,造成钢筋移位或振捣不密实有钢筋处混凝土被挡住 包不了钢筋;钢筋绑扎不牢,保护层厚度不够,脱位突出。3、预防措施:为保证上下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 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砼 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砼初凝前谢正修整 完好。4、治理方法:麻面缺陷处理:(1)过水表面出现的麻面,先将麻面部位用钢 丝刷加清水刷洗,并使麻面部位充分湿润(使老混凝土处于饱和状 态),然后用比原混

10、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填补并抹平;修整部 位加强养护,确保修补材料牢固粘结,色泽一致,无明显痕迹与原混 凝土色泽相近。此方法主要用于上纵段迎水面、明渠底板、导流明渠边坡等部位 的麻面处理。(2)非过水表面出现的麻面,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麻面处, 并使麻面部位充分湿润(使老混凝土处于饱和状态),然后用水泥素 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待水泥素浆水泥砂浆抹凝固后用砂纸或手砂轮适 度打磨,使其平顺并且色泽与原混凝土相近。对于混凝土表面过小的 气泡,3m以外人眼不易引起注意的,可不做处理。此方法主要用于非过水断面的麻面处理。蜂窝、露筋缺陷处理:(1 )对于非过水面的蜂窝、露筋质量缺 陷,凿除缺陷,凿除范围视缺

11、陷情况而定,一般需凿除至钢筋部位, 以确保修补混凝土和原混凝土的结合,缺陷凿除完后,然后用清水进 行清洗,使混凝土处于水饱和状态,再用高一级配细石混凝土或砂浆 填补,待填补料凝固后用手砂轮进行适度打磨,以保证表面平整和色 泽相近。(2)对于过水面的蜂窝、露筋质量缺陷,凿除缺陷,露筋 部位凿除深度按5cm控制,先对凿除部位进行充分湿润后用净浆刷基 础面,再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补,并确保填补平顺。(三)混凝土涨模整改措施1、原因分析:(1)穿墙丝杆不均匀,或者紧固不紧;(2)支撑加固不到位, 模板校正时未拉通线(3)混凝土未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次浇筑 太厚。2、预防措施首先加强过程控制,加强交底

12、、检查力度,验收时集中检查其 模板的几何尺寸,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丝杆、方圆扣严格 按照方案实施,并且拧紧。模板校正时必须拉通线,严格已水平 50m 线为依据,100%的吊线坠检查验收。控制分层浇筑、分层振 捣的浇筑方法,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3、治理方法 主要处理方法对涨模部位进行剔凿,剔凿前对涨模范围进行检查弹线,找准涨模范围,然后对高出设计部位进行剔凿。剔凿时 严格以水平控制线为准,随时用线坠、盒尺检测是否合格。五、缺陷处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在缺陷处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出现二次缺陷。1、施工前,对所有参加修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培训,使参建 人员熟知规范要求,技术要求,质

13、量标准要求,施工工艺要求。2、根据生产性试验选定与之相应的各种修补工、器具,报监理 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满足施工质量和施工计划要求。3、向监理单位送交原材料材质证明资料和试验报告,经监理工 程师确定批准后,投入使用,严格控制修补材料质量。4、各种类型质量缺陷,经现场调查、登记、描述,报监理工程 师现场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消缺处理。5、施工作业过程中,所有缺陷在处理前,均需监理工程师进行 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建立健全三级质 检组织,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做好原始资料的记 录,管理和施工总结工作。在处理过程中,安排专职技术人员值班, 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6、加强缺陷处理后的养护,防止出现二次缺陷。六、安全要求1、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使用梯子,操作人员 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2、作业面下方不得站人,各类工具要携带牢固,以防掉落伤人。3、配料人员应戴口罩及手套。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学路便民服务中心项目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