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9284491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摘要:预制装配式的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工业化的程度较高,施工周期较短, 不受季节限制,现场的湿作业较少,材料利用效率较高,建筑节能性好,是我国 现在所推进的住宅现代化理想住宅建筑体系。在钢结构类型中,钢框架结构有着 建筑空间较大、布置灵活、标准化和定型化的特点,在高层和多层建筑中得到广 泛的应用。但是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需要与其他的抗侧力体系进行结合, 才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常见结构体系有着钢框架支撑、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 筒、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等。以上抗侧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结构抗侧的刚度 但是还存在着构造的复杂、装配化的施工不便,维护成本较高的缺点

2、。下面就结 合作者实际的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钢框架预制混凝土的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 系,以供借鉴。关键词: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 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 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 层和18 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1 SPW 体系简介1.1 基本

3、构成SPW 体系基本构成为: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预制混凝土组合楼盖3 个部分, 主要构件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大幅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预制混凝 土抗侧力墙可采用型钢混凝土墙体、钢筋混凝土墙体以及PVA纤维混凝土墙体等多种类型, 通过合理的构造形式可实现抗侧力体系与钢框架同步安装;同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可以 较好解决钢结构房屋维护体系的防火、防腐问题,实现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体系制作、施工一 体化。预制混凝土组合楼盖可采用钢筋桁架叠合楼盖,钢筋桁架与底层混凝土板在工厂预制, 现场安装后可作为施工阶段的模板,承担面层混凝土以及施工荷载,同时钢筋桁架作为混凝 土楼板的配筋承担

4、使用荷载。钢筋桁架叠合楼盖具有经济适用、施工便捷、质量可靠等优点, 作为 SPW 体系的楼盖系统可实现设计标准化和制造工业化。1.2 连接构造1.2.1 墙体顶部 设置在墙体顶部的预埋钢板与框架梁下翼缘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栓孔采用长圆孔构造,实际施工安装过程中,先初拧高强螺栓,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框架梁由于楼(屋)面恒荷 载产生挠曲变形后,再终拧高强螺栓。以期预制装配式抗侧力墙体仅承担使用阶段的竖向活 荷载,同时长圆孔也可调整安装误差。1.2.2 墙体底部 针对型钢混凝土抗侧力墙,预埋型钢与框架梁焊接,框架梁上设置抗剪栓钉,混凝土墙体底部与框架梁预留150 mm 的后浇缝(方便楼板钢筋穿过),待

5、预制楼板安装完毕后,后 浇缝与楼板面层混凝土一次浇筑。针对钢筋(PVA纤维)混凝土抗侧力墙,墙体底部设置预埋钢板,现场安装时与框架梁 焊接,框架梁上设置抗剪栓钉,混凝土墙体底部与框架梁预留150 mm 的后浇缝(方便楼板 钢筋穿过),待预制楼板安装完毕后,后浇缝与楼板面层混凝土一次浇筑。针对钢筋(PVA纤维)混凝土抗侧力墙,墙体底部设置小底梁,小底梁上翼缘设置抗剪 栓钉、锚固钢筋,与混凝土墙体同时浇筑,小底梁下翼缘与框架梁上翼缘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小底梁腹板预留孔洞,方便楼板钢筋穿过。2 SPW 体系的特点2.1 预制装配化SPW 体系的三大组成单元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预制混凝土组合楼

6、盖均可 进行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具有施工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现场湿作业少等优点,有利 于实现设计标准化、制造工业化、安装机械化,从而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产业化。2.2 抗侧力墙体可更换化SPW 体系是一种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在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钢框架和抗侧力墙 体提供结构处于弹性阶段的承载力和刚度的需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侧力墙体作为第1 道防线,通过自身的开裂实现能量耗散,对钢框架提供保护,其退出工作后,钢框架仍具有 一定的承载能力,且结构体系延性好,可实现两道设防,避免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严 重破坏甚至倒塌,同时采用预制墙体并加以合理的构造措施,可以实现抗侧力墙体的灾后维 修

7、和更换。2.3 抗侧力墙体施工阶段零轴力化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体顶部螺栓孔采用长圆孔构造形式,并通过螺栓初拧T主体结构施 工完毕T螺栓终拧的方式,使预制装配式抗侧力墙体在施工阶段不承担轴力,而仅在使用阶 段承担少量的竖向活荷载,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墙体的轴力,提高墙体变形能力,使之与钢框 架在变形能力方面能够较好地匹配。2.4 抗侧力墙体布置灵活化抗侧力墙体仅与钢框架梁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墙体宽度和数量来满 足结构不同的抗侧刚度需求;另一方面可根据门窗洞口的布置,灵活地调整墙体位置,实现 建筑和结构的统一。3 SPW 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 连接构造的可靠性抗侧力墙体

8、与框架梁连接处是保证钢框架与抗侧力墙体协同工作、共同承担荷载的关键 部位,应保证连接破坏不先于墙体破坏,针对本文提出的3种连接方式,后续可设计模型试 件,并开展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测试其连接的可靠性,并结合试验研究结论给出合 理化的改进措施。3.2 抗侧力墙体的变形能力SPW 体系属于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由于钢材变形能力优于混凝土材料,因此,应提高 墙体变形能力,使之与钢框架能够较好匹配,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墙体的轴压比,如采 用第1.2节中所述长圆孔的构造形式,可大幅度减小墙体的轴压比;在墙体边缘约束区设 置型钢或采取分段约束箍筋等措施,可提高墙体变形能力; 采用变形性能较好的新型混凝

9、 土材料,如 PVA 纤维混凝土等。3.3 抗侧力墙体刚度与承载力计算方法抗侧力墙体刚度、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SPW体系结构内力分析和构件设计的前提,抗侧 力墙体仅与框架梁相连接,框架梁为墙体传递荷载并作为其支撑边界,使墙体的受力特点异 于普通的混凝土剪力墙。后续研究可结合墙体变形特性建立考虑框架梁约束效应作用的刚度 计算公式;同时基于墙体不同破坏模式(后续试验研究确定),提出考虑墙体尺寸、材性、 轴压比、配筋率和连接强度的承载力分析模型,并建立承载力计算公式。3.4 钢框架与抗侧力墙体的刚度匹配对于SPW体系,若墙体的刚度较小,无法起到提高结构整体刚度作用;若墙体的刚度较 大,则可能造成钢框架

10、先行破坏,因此二者适宜的刚度匹配对于实现结构延性破坏机制尤为 重要。后续研究同时通过改变墙体厚度及高宽比调整墙体的抗侧刚度,实现墙体与钢框架刚 度相适应,使整体结构反应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3.5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确定目前世界各国抗震规范所采用主流方法是基于变形的抗震设计方法,弹性、弹塑性层间 位移角限值是关键参数。可参照其他相似结构的限值,结合后续试验研究结论,并在借鉴国 外已有的研究和经验的基础上,给出合理的取值。鉴于上述原因,本项目将对SPW体系的抗 震性能、连接构造可靠性等方面开展系列试验研究,并结合中国规范的相关规定,提出切实 可行的分析、设计和计算建议,具体内容将另文专题介

11、绍。结束语综上所述,新型装配式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体系(SPW体系)是一种构造简 单、成本低、综合性能较好的装配式钢结构多、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符合装配式结构体系的 发展和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参考文献1蒋路,陈以一,汪文辉,等足尺带缝钢板剪力墙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IJ.建筑结构 学报, 2009, 30(5):5764.蒋路,陈以一,卞宗舒足尺带缝钢板剪力墙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口 J.建筑结构学报, 2009, 30(5):6571.3 陈以一,蒋路带缝钢板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开缝参数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 27(3):109114.4 蒋路,陈以一,王伟栋带缝钢板剪力墙弹性抗

12、侧刚度及简化模型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 程学报,2010,27(3): 115120.蒋路带缝钢板剪力墙应用技术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29(2): 118122. 6 同济大学,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钢筋桁架叠合楼板试验研究R.上海:同济大 学,2013.7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8 ABAQUS Inc.ABAQUS Analysis Users Manual Version 6.10M.Warick: ABAQUS Inc, 2009.9 郭彦林,周明钢板剪力墙的分类及性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26(3):113.GUO Yanlin, ZHOU Ming.Catego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teel Plate Shear WallJ.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09, 26(3): 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