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技巧一:普通风筝放飞方法风筝起飞,是放风筝的第一步风筝种类、形状的不同,吃风面积大 小的不同,制作质量的差别,以及风力的强弱,都是风筝放飞的不同条件放飞时,就应按 照风筝各自的特点和风力条件,采用不同的放飞法放飞的方法,按照程序要求,可以分为 三个步骤: 1、选择好起飞地点,也就是放风筝的场地放飞场地应该是风力比较平稳的地方,但需要选择一个“上风”,还是“下风”的位置如果风速低于风筝起飞需要的风 速,应选择高于风筝飞行所需要的风速,就要选择在“上风”处起飞,以便放线或面向风筝 跑去,让风筝减速 2、选择放飞的时机风力弱时要等风强一些再放飞;风大时,要等风小一些再施放如遇到风力或风向不稳的情况,要等风力、风向稳定时放飞 3、放飞时,要视风筝的大小而决定方法一般放飞是两人,一人手持风筝后面向中心骨条,迎 风站立在风筝的背面或侧面,将风筝举起与肩平,并使风筝向上5°〜10°另一人手持线 拐子,放出一段线,距持风筝向空中一推,持线人拉紧线绳,尽力增加风筝对风的阻力,使 风筝借助人的拉力和风势冲向蓝天刚放飞时,还要根据风筝飞升的情况,放一段线,停一 停,并把风筝线轻轻一拉一松地帮助风筝上升,风筝飞升百米后,可分段放线。
这种放飞方 法,也称为“原地放飞法”一般面积在20X20〜50X50平方厘米这间的小型风筝,在2〜3 级风时可以放飞这类风筝可不用助手协助,一个即可放飞要控制好风筝稳定上升的速度, 达到风筝在空中逐步长高的效果,风筝开始起飞,应先向后拉线,以增加风筝与迎面气流的 相对速度,使风筝上升;然后,慢慢松线,风筝虽略有下沉,但不会下落得太多,这时可再 拉一拉线,让风筝再上升这样反复几次,风筝逐渐升高下面介绍三类风筝的放飞技巧:1、 龙头蜈蚣风筝蜈蚣风筝有两种,一种是三十节以上至几百节的长尾蜈蚣风筝,另一种 尾部较短,约在三十节以下的两种风筝的放飞方法各不相同三十节以下的蜈蚣风筝因尾 部较短,只需两人放飞,一人举起风筝,另一人手握牵线不断对风筝作波浪式抖动与此同 时手持风筝者要将风筝抛起,另一人随即放线,风筝便迎风起飞了长尾蜈蚣风筝要根据长 度来决定施放者的人数,如果是100节、40米左右的长蜈蚣风筝,就要需5〜6人合力放飞2、 硬翅风筝最初起习时风筝会发生两边摇摆不定的现象,飞到高空,很快就会平稳了原因是风在低空流动,经常遇到建筑物,树林及小山等障碍物,风速减低,风力较弱,风筝 飞升不稳而风在高空流动时,不受阻碍,作直线前进,风力较弱。
所以起放风筝时,先要 缓慢,让风筝慢慢长过低空弱风区,而后放线加速 3、软翅带尾巴的风筝放飞时,要先把尾巴折叠在头的前面这类风筝的尾巴,主要是为减轻所产生的下坠力放飞者要手 执头的上部,把风筝立起,接着放线,风筝便会飞升开始进因尾巴的重量,会使风筝作倾 斜上升;当风筝离开地面,就恢复平稳放飞者这时便可采用分段放线的办法,风筝就起飞 了二:特技风筝放飞方法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技能的风筝有的可以上下翻飞,进行空中角 斗;有的可以在空中变色;还有的可为科学研究进行各种空中试验特技风筝放线技巧: 1、 将两线一端套进插销,固定在地上(插销自备) 2、开始放线,两线需平行分开且等长3、 依绑线技巧,将两线绑到风筝铝圈上 4、将风筝正对风向,人往后倾斜站立起飞技巧: 1、背风站立,双手拉紧双线稍往后退,同时向后速拉双线,即可起飞 2、风速不足时,人需急速后退,拉高风筝骨架:玻璃钢也可以换全碳杆飞行技巧:当控线双 手平行用力时风筝一直向前直线上升,当双手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缓缓用力时风筝的运动轨迹为弧线形,瞬间加力时轨迹呈棱角状当双线相缠时,控制的风 筝的拉线仍是左拉向左、右拉向右。
1、左手后移,再归位,可向左水平飞行 2、右 手后移,再归位,可向右水平飞行 3、左手后移,不归位,可向左旋转飞行 4、右 手后移,不归位,可向右旋转飞行降落技巧:它不象传统风筝那样收线降落,而是以风的 大小来做迎风降落和侧风降落这项技巧一定要好好掌握,不然风筝就会重重的摔在地上1、迎风降落:缓缓控制拉线,让风筝飞至离地面一至两米,将风筝机身拉正人向前移,使风筝失去动力,有种空飘的感觉就可徐徐降落 2、侧风降落:在风力强时,可将风筝拉至风向的侧面,降低高度,缓缓斜降风筝是源于我国、风靡全球的民间玩具相传鲁 班看到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而受到启迪,就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墨翟曾斫木制鹞,能 在空中飞翔汉初韩信剖篾扎架,糊纸引线,乘风飞空,始称“纸鸢”五代李邺在纸鸢头 上装竹笛、置丝鞭,风动笛鸣,宛如古筝,故叫“风筝”唐高骈《风筝》诗云:“夜静弦声 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风筝很早相继传入朝鲜、 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和欧美各国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把风筝 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风筝曾是战争的武器唐代以前,我国风筝 多数用在军事上。
据《鸿书》载,春秋时,“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这是说鲁班首创把风 筝用于战争侦察的先例相传刘邦和项羽决战时,韩信曾放起一只风筝,根据线长来估测未 央宫的距离,从而确定方位,开凿地道,攻进了未央宫韩信把项羽的楚军围在垓下时,日 夜用竹木和丝绸赶制了一只大风筝,让一个身轻的人坐在风筝上,乘着夜风悄悄来到楚营上 空,唱起了凄凉宛转的楚歌,触动了楚兵的乡思,致使楚军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最后一败 涂地明代有种火器,名叫“神火飞鸦”它是一种鸦形风筝,内装炸药,用四支大“起火” 作为动力当风筝飞到敌方上空时,盘香点燃了导火线,引起火药爆炸,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曾在军舰上把风筝放到海面上空,以标示隐藏在海底的德国 潜水艇地确切位置,为空中轰炸机指出袭击的目标风筝曾是古代战时通讯工具据《独异 志》载:梁武帝大清三年(549 年),“侯景围台城,简女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搬取救 兵解围唐末,叛将田悦兵围临安城宋将张??全顽强抵抗,但旷日持久,他怕孤城难守 为了搬取救兵,张把求援文书捆在风筝上送出城外,终于引来了救兵解围如今,风筝又成 为运载食品和宣传品的工具春天,我国东南沿海的军民,利用风筝向台澎同胞送去大陆人 民的深情厚谊。
风筝是科研的器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筝进行气象科学研究的国家 明代王逵《蠡海集》一书,就有用风筝测风实验的记载,并被英国李约瑟写入专著 1749 年,美国哥拉斯葛大学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威尔逊的天文学教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具空中 试验仪它由六只风筝组成运载工具,把一些天文仪器吊到三千英尺高空进行科学研究1893 年,英国人劳伦斯•哈哥瑞夫为美国气象局设计了一种可以装在箱中的拆卸式风筝,利用它 把气象仪器送到高空,以测取风速、温度、气压和高度等数据当时,美国各地曾设立了十 七个这种“风筝气象站”,一直使用了四十年,最后一个直到1933年才关闭可以说,风筝 是原始的气象卫星 1752 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在美国费城郊外的科罗拉多群山 上,富兰克林父子放起了一只用金属丝和丝绸制成的风筝,进行近代科学史上著名的“风筝 实验”风筝头上的那根铁针,居然把空中的雷电沿着淋湿的风筝线,引到离地不远的一串 钥匙上,发出了激动人心的火花,证明了“闪电就是电”,第一次揭开了雷电的奥秘,为近 代电学奠定了基础第二年,富兰克林就发明了保护高大建筑物的避雷针风筝和飞机的发 明有关我国古代有许多人乘风筝飞行的故事,那风筝就是原始飞机吧!英国的乔治格雷 爵士在 1804年用两只风筝作机翼,制造了一架五英尺长的滑翔机,进行了空中飞行实验。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海军军官莫扎伊斯基设计了一只大风筝,把自己捆在风筝上,风筝的绳 子系在一辆飞奔着的马车上,风筝飞起把他带到空中飞翔据说,他终于在1882 年成功的 制造了一架飞机据伦敦科学博物馆航空史学家卡尔斯•吉布斯•史密斯博士说,赖特兄弟 于1899年首先做了一只双身的风筝,用来观察它在空中的翻滚动作和如何借助空气的浮力 由下降转向高升,从而发明了襟翼,并于1903年12月17日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 的飞机 1901 年,无线电的发明者、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从英格兰向纽约、芬兰拍发无线电报不幸天线被风暴刮断,眼看试验就要停止聪明的马可尼急中生智,把一个 风筝放到空中,用来代替天线,终于使首次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拍发试验获得了成功风筝 还是生产的工具早在二千余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风筝“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 川泽而空递”,弥补了“舆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美国在建造著名的克里夫顿悬桥时,碰 到了一个难题:怎样把又长又重的钢缆拉过宽阔的河面?后来,有个建筑师制成一只巨型风 筝,把钢缆拉到了对岸,成功地架起了悬桥英国科学家约翰•利克兰用风筝把一台喷撒机 和化肥送到农田上空,利用风力开动喷撒机,把化肥准确而均匀地喷洒在农田里,比飞机施 肥还省工省力省能源。
南非渔民有用风筝捕鱼的传统他们利用大风筝来拖拉渔网,减轻拉 网的劳动强度国外还有人用风筝来驱动车辆,据说时速可达二十英里放风筝是一项有益 于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曹雪芹在《红楼梦》七十回中说:春日,把风筝放得很高,然后剪 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也随之而去放晦气”当然是迷信宋李石《续 博物志》载:“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清人富察敦崇《燕京 岁时记》载:“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因为放风筝时,牵线跑步,昂首远视, 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和预防近视眼国外曾兴时过“乘风筝飞行”的运动,运动员脚踩 滑雪板,伫立水面,双手高攀一只风筝,由快艇拖着飞速前进当风筝产生足够升力后,运 动员就脱离快艇,在空中滑翔,十分英武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