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29258439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第一节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得依据:1.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2.GB50164-92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标准3.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4.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6.CJJ3-90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CJJ685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8.CJJ/T68-96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9.CJJ92-200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10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二、工程概况行船河路(云龙路复线-南刘路)、支路三(云龙路复

2、线-五方路)道路工程是位于吴江市南部新城二条南北向城市支路。行船河路工程起点为云龙路复线(K0+000),工程终点为南刘路(桩号K2+447.9)。工程范围内路线全长2.45km,道路沿线有支河一、南刘河及支河三共三条规划河道,其中支河一已经开挖,南刘河及支河二尚未施工;支路三路工程起点为云龙路复线(桩号K0+000),工程终点为五方路(桩号K0+614.285)。工程范围内路线全长0.614km。道路终点处有规划河道支河一。本项目收集后雨水均排放入该河道中。本项目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1.工程位置:工程位于吴江市南部新城二条南北向城市支路。2.工程内容:排水工程包括雨水、污水管道施工、雨

3、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及雨水口。 本项目雨水干管敷设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距道路中线两侧各5.5m。根据地块情况,沿线布置雨水支管,预留接口。雨水管具体布置详见SIV-06排水平面图。雨水干管管径为DN400、DN600、DN800、DN1000、DN1200。街坊预留支管管径为DN600,雨水口连接管DN300,坡度不小于0.01。污水干管敷设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距离中心线以西7m,本道路污水管分两个系统,支河一以北污水管排至云龙路复线污水管,支河一以南污水排至南刘河南侧至规划泵站的污水进水总管。其中工程起点至纬一路污水管道已建,友谊路交叉口污水管道已设计,即将建设。根据地块情况,沿线布置街坊污

4、水支管及相交道路预留管。污水管布置详见SIV-06排水平面图.污水干管管径为DN400、DN1000,街坊污水预留支管管径为DN300.雨水主管DN400-DN800管采用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T形橡胶圈接口,接口邵氏硬度:505;DN1000-DN1200管采用玻璃钢夹砂管,双“O”形橡胶圈接口。雨水口连管采用DN300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雨水管管道环刚度不应小于8KN/,对于管道埋深超过4m的管道,其环刚度不应小于10KN/。污水管道DN300、DN400管采用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T形橡胶圈接口,接口邵氏硬度:505。污水管管材环刚度不小于10KN/,对于管道埋深超过5.5m的管

5、道,其环刚度不应小于12KN/。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及玻璃钢夹砂管均采用砂石基础。管道基底铺垫一层15cm碎石垫层,其上再铺垫一层5cm中粗砂找平层。中粗砂满槽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其上按道路路基填筑要求回填。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80混凝土基础。管道基础、沟槽回填材料和压实度要求详见SIV-10管道基础设计图。横穿车道的过路管及管外顶覆土不大于70cm的排水管道需采用砼包封处理,管道基础做法见图SIV-10管道基础设计图。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落底式检查井。所有雨水检查井均按照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给排水图集(苏SO1-2012)执行,具体做法详见设计图SIV-11雨水检查井。雨水主管

6、检查井尺寸选用详见雨水管道纵断面设计图。纵断面中未反应的检查井尺寸说明如下:所有街坊管预留井采用800mm*800mm直线井,Y西-9-2采用1000mm*1000mm直线井,Y西-52-2采用1200mm*1200mm交汇井,Y西-9-1、Y西-52-1采用1500mm圆形井。直线检查井尺寸选用如下:DN500-DN600管道采用检查井800*800mm直线检查井,DN800管道采用1000*1200直线检查井,DN1000管道采用1000*1400mm直线检查井,DN1200管道采用1000*1600mm直线检查进。ZSXY5、ZSXY9、ZSXY12、ZSDY5采用1200*1400mm

7、交汇检查井,ZSDY13采用1200*1600mm交汇检查井,ZSDY9、ZSDY10采用2000mm圆形井。污水均采用流槽式砖砌检查井,所有污水检查井均按照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给排水图集(苏SO1-2012)执行,具体做法详见设计图SIV-12雨水检查井。污水主管检查井尺寸选用详见污水管道纵断面设计图。纵断面中未反应的检查井尺寸说明如下:所有街坊主管预留井采用800mm*800mm直线井,W-23-1采用1000mm圆形井.DN300、DN400管道采用800*800mm直线检查井,其中ZSW4、ZSW7、ZSW8、ZSW10、ZSW13采用1000mm圆形检查井。三、主要工程量雨水工程

8、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DN300m 290.52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DN400m 19713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DN500m398.54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DN600m7995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DN800m7106玻璃钢夹砂管DN1000m955.27玻璃钢夹砂管DN1200m715.78新建污水管D600m8159雨水检查井800*800(落底式)座8810雨水检查井800*800(流槽式)座211雨水检查井1000*1000(落底式)座612雨水检查井1000*1200(落底式)座913雨水检查井1000*1200(流槽式)座214雨水检查井1000*140

9、0(落底式)座1115雨水检查井1000*1400(流槽式)座716雨水检查井1000*1600(落底式)座717雨水检查井1000*1600(流槽式)座318雨水检查井1200*1200(落底式)座719雨水检查井1200*1400(落底式)座320雨水检查井1200*1400(交汇井)座421雨水检查井1200*1600(落底式)座422雨水检查井1200*1600(交汇井)座123雨水检查井1500(落底式)座524雨水检查井2000(落底式)座325雨水检查井2000(流槽式)座226雨水排出口座627单篦雨水口座297污水工程28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DN300m8929FRPP双壁

10、加筋波纹管DN400m1332.130FRPP双壁加筋波纹管DN400m27031级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D1000m20632污水检查井800*800座3733污水检查井1000*1400座534污水检查井1000座1535污水检查井1250座736污水检查井(沉泥井)1250座1第二节施工人员情况1、工地设置项目工程负责人协调及组织施工。施工人员分为:项目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施工员2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电工1人,材料员1人,机修1人,操作工人6人。第三节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准备工作测 量地下管线探测和保护沟槽开挖整平、复测管基施工复测管基接口及检查

11、井施工安管夯实管沟填中砂或灰土回填土方水管检查二、基坑开挖本工程基坑开挖,采取放坡开挖形式。1、测量放线,放样出基坑开挖的边线并用白灰等标记;测量标高,计算开挖深度;以书面交底的形式交给现场施工员和施工班长。2、管槽开挖施工(1)管槽开挖前应探明地下管线和障碍物,以便施工时避让或保护。(2)管槽开挖宽度根据设计槽底宽度和开挖深度及放坡坡度计算确定。(3)管槽开挖边坡可根据地质资料按1:1的安全坡度开挖。土质好且开挖较浅的粘性土沟槽,可以采取直槽开挖。(4)开挖管槽前,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施工技术及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配合人员应

12、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如超挖,超挖部分应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并夯压密实。(5)管槽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后退式开挖,并以逆水流管道坡降方向进行。管槽采用普通勾机一次开挖到底。(6)管沟开挖出来且符合回填条件的土方随挖随即用自卸汽车运走,一般不得堆于沟槽两侧。若需要采用沟槽土回填时,槽边可临时堆土,但堆土坡脚距沟槽边应大于1.0m,堆土高度应不超过2.0m,坡度不陡于自然休止角。(7)由于挖掘机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所以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机械开挖管沟时,只挖至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厚的土方,所余土方改用人工清底,勾机开挖管沟,人工辅助清底。(8)管沟开挖时,各级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及坑槽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及坑底土体的隆起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知会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9)沟槽质量检验标准地下水位高于槽底时,应设置排水沟,必须保证排水畅通,达到施工降水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