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919566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和影响的调查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学院:政治学院调查时间:2013 年 6 月 26 号调查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调查目的: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对志愿服务内容的选择和期望 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成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分析,力求 反映出成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概况和特点。调查对象:龙泉驿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龙泉吉利汽车工厂、龙泉社区调查方法:实地调查调查人:秦秀岚报告正文前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的,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这项活动发展十分 迅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者服务正

2、在成为新的社会 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及社会各界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当代 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它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在国际上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 形象,成为加强与各国青年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于是 我们做了关于青年志愿者的意义与影响的的调差报告一、调查概况及结果主要对志愿者基本信息、志愿者权责、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工作、志愿者工作认证、志愿 服务价值取向、志愿服务周期、志愿服务受尊重程度、志愿服务缺陷、志愿服务收获等问题进行 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0份,实际回收问卷 235份,回收率为 94

3、%,有效问卷为235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其中男生74 份,占32%,女生161份,占68 %。由于调查过程中,充分 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为 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二、调查分析(一)个人基本信息关于受访志愿者的基本信息,男生占调查人数的32%,女生占68%,参加过任何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占69.3%。可见,大多数志愿者拥有一定的志愿者服务经验。在受访志愿者中,性格外向者占26.9%,安静内向者占10.2%,性格亦动亦静者占59.1%,较孤僻、爱独处者占3.8%。对此的解释 可能有两种,一是性格

4、开朗、多面者目前普遍对志愿服务工作已有较高热情,希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内心 的满足,充实课余生活,乐于人际交往,而性格内向、孤僻者则更倾向于将自己封闭在小范围中,对志愿 服务工作有排斥情绪;二是志愿者服务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初步的宣传只吸引了乐于、善于人际交 往者,而性格内向者则需要再争取。(二)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看法和态度 :关于对志愿者本身的认识 65.5%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本身是播种希 望、奉献爱心的人,24.2%的人认为志愿者是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人,只有4.9%的人认为志愿者是傻瓜 或是在多管闲事。而在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原因这个问题上,45.7 %的人认为是在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5、31.9%的人是士为了结识朋友、增加社会见识,7.5%和14.9%的人出于消磨空闲时间和集体组织不得不参加。 可见绝大多数人对于志愿者本身有客观准确的认识,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对青年志愿者本身 认识错误还是大有人在。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大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关 心、关注志愿服务。(三)志愿者工作 1关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受尊重程度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是否受到尊重这个问题上,5 3.2%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经常能受到尊重,28.9%的受访者只是偶尔能甚至17.9%的志愿者不能受到尊重。这 说明,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没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社

6、会对志愿者的 普遍认知度、信任度、尊重度比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广泛认识志愿者,了解志愿者工作,给予 志愿者应有的尊重和信任。 2关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受访的志愿者中,认为志愿服务社会支持 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群众对志愿服务缺乏认识占57.9%,社会各界支持不足占46.0%,资金不足占28. 5%。认为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认为服务过于形式化占63.4%,服务成效不明 显占34.4%,活动受到太多限制占29.8%。这就要求社会舆论对志愿服务工作广泛关注,新闻媒介应充分发 挥舆论导向作用,争取社会各界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关注、认知和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唤起更

7、多的人 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志愿服务组织结构应灵活化,仅依靠老思路、老传统,很难唤起志愿者的积极性, 活动收效甚微。要使组织管理社会化,把事务交给志愿者自己来管理,激发志愿者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使高校青年自觉 地参加志愿服务。高校青年之所以参加志愿者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好奇心和满腔热情,另一方面是想通过 服务,认识自我,积累人生经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不仅考 虑到受助对象接受服务和教育,同时考虑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自身的锻炼和提高。表六 志愿服务的社会 支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政府重视 社会各界支持 不足 媒体宣传不足 资金不足 群众对志愿服 务 缺乏认

8、识 表七 当前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双选) 3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法和形式 在如何获得志愿者信息的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66.0%)、 同辈群体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36.2%)、志愿服务机构(34.0%)。而自发的志愿者团体、报纸电台 电视等媒体和网络分别只占了12.8%、6.4%和14.9%,这说明志愿者信息的获取方式比较单一,社会的认 可度和宣传度远远不够。青年志愿服务和现代信息的联系不够紧密,仍有比较可观的发展潜力。在参加青 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上,则以群体活动为主,占67.9%。相比之下,单独参加的比例是15.0%,两者皆 有的比例

9、是17.1%。这说明现阶段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仍旧是以集体组织为主。强调集体,注重配合 是增强志愿者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4青年志愿者的认证体制 在青年志愿者的认证体制上, 67.6%的人表示不了解相关事宜。在剩下了解相关事宜的人中,16.0%的人认为志愿者的认证只是形式而已, 7. 7%的人认为没多大意义,但对将来找工作有好处,76.3%的人认为是对志愿者的鼓励和肯定。这表明在 了解志愿者工时认证的人看来,认证体制可以让大多数志愿者有一种归属感,从而增强他们参加志愿服务 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5关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 调查结果表明,35.7%的志愿者在参加活动前未参 加过任何形式

10、的培训,37%的志愿者接受过有关志愿服务基本理念的培训,31.0%的志愿者接受过志愿者权 利与责任的培训。可见,志愿者活动前的培训工作是整个服务活动过程中相对比较薄弱的一环。部分志愿 者认为志愿服务流于形式,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清,热情不高,致使志愿服务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 62.6%的志愿者希望接受服务专业技能的培训,38.7%的志愿者希望接受管理艺术方面的培训。这充分表明 志愿者在接受培训方面的迫切心情。而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多数的高校志愿者组织因为条件限制未满足四、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及影响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

11、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 “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 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 愿工作正式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丰富生活体 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

12、身体验社会 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的。第3/4页 三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者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 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接受个人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及全面化 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二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 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 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五、结束语实践证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 当代青年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结合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发 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