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标准一、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一)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人文学科是研究人本身或与个体的精神直接相关的文化世界的学问人文类学科,是指以人的情感、心态、理想、信仰、文化、价值等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是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学问,注重发展人的个性它大致可以包括语言学、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学、艺术等大的学科人文学科所要探寻的东西是人的生存意义或人的价值,而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并不是现成地摆在什么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而是在人文学科的探寻过程中不断地被开掘出来、不断地生成着正是通过对于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的永无止境的开掘和追问,人文学科不断地从新的方面、新的高度展示出人不同于任何其他存在物的始终未完成状态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人文学科的思维方式是非实证的也并不是说人文学科的思维都是同一的,如:文学和艺术是表达性或“显示”性的, ,语言学和历史学是理解性的,而哲学则是反思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一切科学的思维方式都必然是实证的人文学科的一般特征,主要是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比较(尤其是后者)中展开: 1、根源性:人文学科可以说是今天许多其他学科、尤其社会科学诸学科的母体,它们大多是近代以来从其分化出来的。
2、历史性:与社会科学相比,它主要是纵向的,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根基深厚,眼光长远,这不仅对深入认识现代社会及其未来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认识人类的历史本身亦是一自在的目的 3、差异性:或者说联系于各民族,各文明传统的特殊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较注意探讨普遍规则,而人文学科则与各民的特性紧密相关,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确立恰当的认同,也提醒人们注意文明和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以及交流和互补另外,人文学科还有一种联系于个人的特殊性,它注重个别 4、综合性、贯通性:人文学科相对来说眼界广阔,适用广泛,它们不是太重视具体专业的界限(或者说本身是领域宽广的专业),它着眼于培养通才,或者说使任何专业的人才都有一广博的眼光和胸襟,有专业以外的知识和对文学、艺术、道德的较高鉴别力 它尤其与语言文学有关,重视通才、通识、“君子不器”;或不为小器而正欲成大器,具有某种业余性,不仅中国古代的君子之学如此,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亦然 5、经典性:人类现在公认的经典绝大部分可说是人文经典,而学习人文学科的主要方法也是亲近大师,了解经典 6、悟性:更重智慧而不是知识、定律它不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注重普遍规律和累积知识,而是更注重一种智慧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紧张和有创造性的探讨过程而非固定的结论。
它对个人的独创性留有更浩大的空间和更多样的表现形式7、非实用性:对外在物质条件和利益的某种独立性和距离,人文学科一般不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依赖实验条件,物质条件,当然,另一方面,由于它并非直接实用的学科,它一般也不能给其学习者或从业者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但将带来一种心灵的丰富和满足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教育: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美育:培养学生感受与鉴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多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人格发展。
音乐教育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呼唤、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二)音乐课程的价值: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一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音乐的德育价值:传统音乐教育就成了德育的工具如果在聆听音乐时,把它当做政治思想教育来对待,这就不是一种审美活动了,音乐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重要价值:审美教育价值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丰富多彩、风格多样、高雅之作教学原则:(1)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枯燥的、单纯的技能训练和死记硬背的知识3)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理解“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4)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5)强调音乐概念应和音响尽量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时间的、听觉的、情感的、空间的、实践的、表现的、创造的等等艺术。
2、创造性发展价值(1)音乐产生的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我们称其三度创作:作曲、表演和听赏无论是学生的表演还是欣赏都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点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来说有很大优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音乐不谋求统一答案,音乐课尽量不结束真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3)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每个人的参与表演都是个性化的体现,每个人听赏都是独特的理解3、社会交往价值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曲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1)“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常常都会是群体方式进行2)校内外音乐活动的积极参加将使学生的合作精神、群体意识、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4、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爱国情怀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开阔审美视野二、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1)确定有价值的音乐教学内容(2)以音乐审美体验贯穿课堂教学始终(3)注重音乐作品的聆听与反应(4)创设良好的审美教学环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1)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课程目标之一 (2)保护好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
①发现问题-----探究的兴趣②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兴趣③展示自己的价值-----超过饮食的兴趣教师营造气氛,设计一个活动,创设一个学生有兴趣的氛围,在活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是学生身临其境经历就是财富,能力是经历的积累,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只有学习没有玩聪明的孩子也变傻④成功后的兴趣-----由不会到会,由不知到知在音乐教学中:动中学、玩中学------体会感受----------表述表现-----展示价值的喜悦----就会兴趣盎然⑤对音乐的兴趣 只有真正爱音乐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音乐的学生如果让人相信你,并按你的想法去做,首先让学生喜欢你,让学生喜欢老师聆听音乐要体验到内心的感动,教师应该是一个有趣幽默、有故事的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交给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1)面向全体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每个人都各有才能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4.重视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新(1) 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和自信心(2)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5弘扬民族文化 理解多元文化6.完善评价机制课堂中的评价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 自尊心得到保护,保护好学生的天赋,学习主体得到保证,美国的教师最擅长赏识教育,最不允许孩子撒谎,美国学生的特点:趾高气昂,舍我其谁的感觉。
我们到处都贴着----“禁止吸烟”,而美国的语言则是“感谢你不吸烟”可以感到对人的尊重,以情感人它就遵循了道德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规律音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国的课堂上经常出现:真是个猪脑子、饼子、五音不全、------恶毒的语言很多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赞扬学生,尊重学生,要具有充满母爱的赏识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被关爱、被肯定当你满足了她的要求后,他就会在你希望的方面焕发出巨大的热情从而走向成功其实赏识并不等于没有批评,一个人犯错误时希望得到惩罚,给学生一个承担责任的机会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1——2年级,3——6年级,7——9年级四、课程总目标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五、体现三个层面(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 2、模仿 3、探究 4、合作 5、综合(三)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3、音乐创造与历史背景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4、音乐与相关文化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的其他学科的联系六、学段目标1—2年级学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爱护和培养音乐兴趣;养成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过程与方法学习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方式宜用歌、舞、表演、图片、声像、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教学过程多以模仿、体验、合作因素;聆听音乐的材料短小有趣,形象鲜明知识与技能能够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能够参与音乐即兴创造活动3—6年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音乐兴趣,乐于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恰当表达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有不同形式的美感体验;养成乐观积极、能够自我接纳的态度;具有爱心、重视友情,懂得团结与合作过程与方法学习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伴以少量的抽象思维活动;教学方式为歌唱、演奏、游戏,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