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民歌在篇章特点的结构特点 root 点一、诗与乐的高度结合从诗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 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以 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为多民歌的作者在短 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叙事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 突出的体现如用“苦麻菜”比喻远嫁少女之苦命,用“小白菜地里黄”比喻没娘的孩子,在 《农夫怨》、《长工调》等歌中运用了贫富的对比 《槐花几时开》短短四句就做到情景交融、人物性格鲜明、感情细腻地表现了爱情主题二、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 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 感情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深刻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走西口》表达 了离乡背井、生离死别的亲人间的凄婉、依恋之情三、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 民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中,不同时期(或时间)、不同地区的不 同歌唱者,常按个人需要,将某首现成民歌作为蓝本,进行即兴编词,见啥唱啥, 想啥唱啥,这就是民歌创作和歌唱中的即兴性在即兴编词的同时,民歌的曲调 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出现了一首民歌有许多变体的现象,如《孟姜女》、 《鲜花调》、《剪靛花》等的变体遍布大江南北,也出现了某一地区拥有几个典型 曲调和特性音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