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872536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原理(n)实验报告班级: 石工1011 学号: 姓名: 卢雅坤 教师: 同组者: 牛家梁、阎皓实验日期:2011/10/14 成绩: 10021507王增宝实验二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最大压差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及方法;2. 测定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学习 Gibbs 公式及其应用。二. 实验原理由于净吸引力的作用,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倾向于到液体内部来,因此液体表面倾 向于收缩。要扩大面积,就要把内部分子移到表面来,这就要克服净吸引力作功,所作 的功转变为表面分子的位能。单位表面具有的表面能叫表面张力。在一定温度、压力下

2、纯液体的表面张力是定值。但在纯液体中加入溶质,表面张力 就 会发生变化。若溶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升高,则溶质在溶液相表面层的浓度小于在溶 液 相内部的浓度;若溶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则溶质在溶液相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在 溶 液相内部的浓度。这种溶质在溶液相表面的浓度和相内部的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吸附。在 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溶质的表面吸附量与溶液的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可用吉布斯(Gibbs)吸附等温式表示:cdb1 二RTdc式中 一吸附量(mol/L);c 吸附质在溶液内部的浓度(m ol/L);O 表面张力(N/m);R通用气体常数(N.m/K.mol);T绝对温度(K)。若do /d

3、cVO,溶质为正吸附;若do /dc0,溶质为负吸附。通过实验若能测出 表 面张力与溶质浓度的关系,则可作出o c曲线,并在此曲线上任取若干个点作曲 线的 切线,这些曲线的斜率即为浓度对应的do /dc,将此值代入21式可求出在 此浓度时 的溶质吸附量。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有许多种。本实验采用最大压差法,测定装置如图2 1 。图 2-1 表面张力测定装置测定时,将分液漏的活塞打开,使瓶内压力增加,气泡即可通过毛细管(要求它的 尖嘴刚刚与液面接触)。从浸入液面的毛细管端鼓出空气炮时,需要高出外部大气压的 附加压力,以克服气泡表面张力。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 (图2-2)

4、。此时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如下:R式中 P广口瓶内滴水形成的附加压力;R气泡的曲率半径; a 表面张力(N/m)。当气泡开始形成时 ,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是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 率 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是曲率半径与毛细管半径 r 相等,曲率半径达最 小 值,根据2-2式,这时附加压力达最大值。气泡进一步长大,R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 直到气泡溢出。图22气泡最小曲率半径示意图如果用图 2-1 装置,分别测出一种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例如水)和另一未知表面 张力液体(如正丁醇水溶液)的附加压力最大值,这时因为R=r,所以,A 12b 1A

5、pl 二一r式中: pl 已知表面张力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a 1 已知液体的表面张力。Ap 2 =2b 2r式中: p2 未知表面张力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 o 2未知液体的表面张力。因为两种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即最大压差)是在同一仪器的同一毛细管测的。所 以,上两式的 r 是相同的,若将 r 消去即得:竺b 1Ap1因此,在同一温度下,只要测得 P1、 P2,再由温度查出已知表面张力液体(水) 的表面张力;即可由公式(2-5)求出未知液体的表面张力。三. 仪器与药品1仪器 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装置一套,洗瓶,吸耳球。2. 药品 正丁醇(分析纯),蒸馏水。四. 步骤1. 用洗液洗表面张力测定仪的

6、外套管和毛细管。方法是在外套管中放入少量洗液, 倾 斜转动外套管,使洗液与外套管接触 ( 注意不要让洗液从侧管流出 ).再将毛细管插入, 这时保持外套管倾斜不动 ,转动毛细管,使洗液与毛细管接触 ,再用洗耳球吸洗液至毛细 管内,洗毛细管内壁.用完的洗液倒回原来瓶中,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外套管和毛细管, 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外套管和毛细管各三次,即可进行下面实验。2. 在外套管中放入蒸馏水(作为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其表面张力见附录二),将毛 细 管插入外套管,塞紧塞子,并使毛细管尖端刚碰到液面。3. 关闭滴液漏斗下活塞,在滴液漏斗中加入自来水。按图 21 所示将表面张力测 定装置管线流程接上。4.

7、打开精密数字压力计电源,然后打开漏斗上活塞,将管线内压力放空。安精密数 字压力计的采零键,使精密数字压力计的示数至零。5.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分液漏斗中的水慢慢滴入广口瓶中,这时瓶内压力 逐渐 增加,气泡将通过毛细管端。从斜管压力计读出第一个气泡通过毛细管端时的最高液位hl,如此重复三次,测三 个平行数据,取平均值得 h2。6. 测完蒸馏水的最大压差后,倒掉蒸馏水,用 0.02mon/L 的正丁醇洗一次外套管 和 毛细管,然后再加入该溶液,象测蒸馏水的最大压差一样,测定该溶液的最大压差。 依 次侧得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mom/L

8、 的正丁醇溶液的最大压差。(注意:每更换一次溶液,都应用待定液洗外管套管和毛细管)。7. 记录实验温度。五:结果处理1. 有附录一查出:t=23C o =72.28mN/m=7.228X 10-22. 由公式b 2 =竺b 1计算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AplH2O0.020.050.10.150.20.250.30.35P10.6230.5920.5890.4680.4350.3830.3670.3440.324P20.6240.5940.5920.4690.4320.3840.3610.3420.326P30.6270.5950.590.4710.4330.3870.3650.341

9、0.332P0.62470.59370.59030.46930.43330.38470.36430.342330.327360.07230.06870.06830.05430.05020.04450.04220.03960.0379以 0.02mol/L 的正丁醇溶液为例计算:c 2 =氾c 1 = 0.5937 X 0.0723=0.0687N/mApl0.6247正丁醇溶液o -c曲线3. 以表面张力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画出正丁醇溶液的J图。0.0750.0700.0650.0600.0550.0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

10、000.050.100.150.20 0.250.30 0.350.404在x图上选若干点浓度范围(0.040.20mol),做不同浓度曲线的切线,依Gibbs 公式求出相应的表面吸附量,画出正丁醇溶液的吸附等温曲线。根据拟合曲线公式:计算出在0.040.20mol各点的切线的斜率以 c=0.04mol/L 数据为例计算:可知,在 c=0.04mol/L 处的切线斜率为-0.1123,又因为 T=23+273=296K,则一 RTdC 一x(七1819)二 29565 510 -6 阿 Lc(mol)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r(KTmdVL)2.

11、95654.14835.14905.95876.57747.00517.24177.28737.1420正丁醇溶液的吸附等温曲线0.00000750.00000650.00000550.00000450.00000350.00000250.00000150.0000005六.思考题1.实验中,如果毛细管深入液面 1mm 会造成多大误差? 答:会使最大附加压力增大很多。从而使表面张力增大很多。 2.实验中,为什么要尽量放慢鼓泡速度? 答:为了让气泡逐渐形成,使曲率半径逐渐变小最后达到与毛细管半径相等,曲率 半径达最小。鼓泡过快气泡来不及形成,达不到曲率半径最小,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3. 实验中,

12、为什么要求从稀到浓逐个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 答:减少由于残留正丁醇对于浓度的影响而造成的实验误差,使实验更加的精确。4解释a-c曲线的变化趋势。答:开始时,曲线变化速率很快,随浓度增加,变化速率逐渐变慢。因为,当溶 液极稀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分布只有一种动平衡。由于浓度极稀,表面上表 面活性剂分子彼此不影响,所以可平铺于液面。因此,表面活性剂对表面张力有显著影 响。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浓度增加,所以他们不能像极稀溶液情况下平铺,而 是倾斜于液面,因此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就减小,表现为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下降减小。 当浓度增至某一数值,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并紧密排列

13、,活性分子 开始向溶液内部分布。开始形成胶束。在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动平衡关系不变,但 胶束数量不断增加。变化趋势表现为十分平缓。5.实验中,影响表面张力测定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仪器的气密性,毛细管与液面的接触距离,以及气泡 是否缓慢的鼓出。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了解了用最大压差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与方法,基本掌握了表面 张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这次实验让我更加加深了对吉布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也让我 感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更能培养 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快速有效的准确完成实验。另外,此实验还要求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急躁,当打开阀门时,要缓慢打开,不 能一下全部打开,这样会影响实验效果,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总之,本实验让自己受益匪浅,自己以后会更加认真的做实验,争取让严谨,耐心 的实验态度形成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