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2872440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寻争鸣升华:中国动画七十年银幕嬗变 史谦孙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向苏联学习,“创作观念上,强调动画片的趣味成份和政治目的以及包含苏联人的世界观中所固有的那种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1】“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2】,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被质疑是苏联的作品,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中国动画自己的道路;1956年?骄傲的将军?掀开中国动画民族特色的新篇章,形成了初步繁荣时期,后续动画作品不断在世界舞台上發出自己的声音“中国学派;改革开放大门的翻开,“双百方针的重新确立,动画电影中民俗文化被深层挖掘与运用;“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会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3】。21世纪后,动画电

2、影不仅在技术上有了提升,在讲述故事的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同时在形象以及内涵上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民族探寻19491979年一戏曲符号的运用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成为“一边倒的参照对象,“最近引进的苏联动画?灰鸭脖?金羚羊?等成为他们主要观摩、学习的材料【4】。学习只是开端,?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成为中国动画自我意识崛起的导火索,根据民间故事?寒号鸟?改编,在国际上被误认为是苏联作品的情况下,特伟提出“敲喜剧电影之门,创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新中国动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走民族性道路。【5】中国动画逐渐走向探索自我的阶段,由对外转为对内探寻,寻找中华民族文化根源成为中国动画的突破口。19

3、56年?骄傲的将军?的创作灵感,充分展现了中国风貌,片中将京剧元素融于人物造型、服饰、动作等。形象上如师爷的丑角;色彩上借鉴中国早期连环画;音乐上采用了“十面埋伏的琵琶古曲,并用民间乐器作为音效,充满了中国独特韵味。“人类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普同性这是文化传播得以进行的根底。【6】自?骄傲的将军?之后,戏曲文化一度成为中国区别于他者文化的象征标志,“质料是艺术家创造活动的基底和领域【7】,脸谱成了最为直接有效的质料,这一时期试图从文化独特性入手进行创作。“终于在6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在民族化之路的耕耘中收获了第一颗硕果?大闹天宫?。8该动画一改?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形象,从中国京剧脸谱中寻求元素,

4、故事性上也尝试改变,满足了万氏儿时的梦想,“万氏终于了却自幼就产生的把孙悟空塑造成战无不胜的大英雄的心愿后敢情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孙悟空不败的情节。9剧情上保存了孙悟空的真性情,为了自由进行斗争最后回到了花果山成为齐天大圣;形象上结合人物性格进行突破,如孙悟空的形象,张光宇结合了戏曲服饰、戏曲脸谱把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人化设计,这一形象设计被后期动画屡次借鉴;玉帝的形象也进行了“人化设计,结合戏曲脸谱的同时也参考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灶神、财神的形象且加以阴险化,使玉帝的负面形象得以突显。整部动画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展现“人的主体性,成功地向观众传递出人定胜天的内在含义。中国动画从?骄傲的将军?开始尝

5、试元素的抽象化,以眼部为例,一是外化的戏曲脸谱逐渐内化为轮廓清楚的棱形;二是眼睛的比例占据面部近1/3。该特点从?金色海螺?中的青年渔民和海螺姑娘、?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到?天书奇谭?中的美女狐精和袁公、?火童?中的少年明扎,再到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剪纸动画?葫芦兄弟?,一直持续到?宝莲灯?。二寓教化“只有开展自己的民族风格,才能彻底摆脱西方的影响,在世界的长廊中占据一席之地。10中国动画在经验教训中,在民族道路上进行了多方尝试,形成了五大片种,逐渐形成了“中国学派。1953年?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指出:“电影艺术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根底,具有对群众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大作用。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

6、电影在内容形式上借鉴民间传说、寓言、壁画,以轻松欢快的故事情节和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儿童传递思想。“强调宣传教化功能,为主流意识形态效劳,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主要特征。11动画因为定位给儿童看,所以在言语上具有简单、教育、引导化特点,如?小号手?中的对白,恶霸:“小勇,老爷想吃蛇胆了,去抓几条毒蛇来。小勇:“不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中的,“美丽的娘娘,你真像一个仙女;?神笔马良?中,“这是我的羊呀,这是我的羊,以循环的语调和教育性话语表达出马良是“专为穷人画画的。?骄傲的将军?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戏曲文化告诉观众要不断学习,不可以松懈。1964年诞生了享誉世界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该片适当改变原著结尾

7、,让孙悟空在对抗中没有被镇压,而是重新做回齐天大圣。二、百花齐放19791999年一民俗元素运用1979年,我国重申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方针,正式提出“文艺是为人民效劳,为社会主义效劳的口号。这一时期的动画在创作题材和手法上多元借鉴中国文化。“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教育和美的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12动画创作深层次地挖掘民俗文化,不仅借鉴京剧戏曲元素,同时也借鉴民间美术的色彩,创作以民间的元素面向群众。如?哪吒闹海?中场景借鉴唐朝的青绿山水画法,工笔重彩,颜色华丽;?天书奇谭?把生、旦、净、丑的特征融于角色设计中,以此来突显性格

8、特征,同时也吸取了泥塑娃娃等民俗元素,场景中借鉴了?清明上河图?;后续的?九色鹿?也借鉴了魏晋南北时期的画风。题材上改编上,有改编自?封神演义?的?哪吒闹海?,有根据人物传说进行再创作的?天书奇谭?、?西岳奇童?、?金猴降妖?等。1979年,?哪吒闹海?以“出世、闹海、自刎、再生、复仇五个情节打造出哪吒形象,在场景、色彩的运用上大胆吸取了中国文化元素,如场景吸取了古画工笔重彩的特点,背景中的山水以青色和绿色为主调,此处源于唐朝的青绿山水画法;因此该片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13,“他为这个片子做的形象设计,很有装饰感,又带有传统的民族特色,这使得哪吒的形象非常好14。开场作恶的龙王

9、伴随着雨、雪、火的背景同时出现,比拟了人世间的各种天灾。1983年的?天书奇谭?对民族风格化进行了新的探索。?天书奇谭?将明代小说?平妖传?中老狐狸、小狐狸、瘸腿狐狸、蛋生等角色进行元素重组,结合原著人物性格与白云洞天书秘法情节,形成一个全新的神话故事。有别于早期直接借鉴戏曲元素,?天书奇谭?在人物设计中逐渐内化戏曲符号元素,如袁公的脸部造型形似京剧中的关羽脸谱,同时进行了重新设计,眉毛和胡子保存了脸谱中的红色,代表了忠肝义胆;袁公脸部边缘的轮廓刚硬,也表达出角色的性格刚直;蛋生和袁公额头间都有倒月牙,交代了二人关系又暗喻他们具有包青天般的公正;角色设计也分别借鉴了京剧中生、旦、净、丑的形象特

10、点,如瘸腿狐狸借鉴“生;女狐狸借鉴“旦,眼部涂抹胭脂;老狐狸借鉴“净,眼窝勾黑;县太爷借鉴“丑,面部一点白。小皇帝的角色结合了泥塑娃娃的特点,因为没有脚,运动中只能跳动,充满趣味性。场景设计借鉴了?清明上河图?的风格,大量民间趣味小玩意儿融于动画中,形成一部极具特色的民俗动画。1981年的?九色鹿?,借鉴敦煌257号窟中鹿王本生的故事,将北魏时期的故事重新展示,进一步挖掘了中国文化。在创作手法也进行了突破,如开场中的背景是把高丽纸用墨浸湿后在半干状态下使用白色颜料涂抹混合出来,产生独特的视觉感受;在场景设计中也极为用心,故事选自北魏时期,场景设计也吸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审美观,借用唐代张彦远

11、所述“水不容泛,人大于山;颜色上吸取了当时的红白色,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宗教世界的故事。二童趣化1979年以后,中国动画以寓教性为主,在表达内容上结合中国传统故事,如?平妖传?封神演义?;创作手法上借鉴壁画、雕塑、水墨以及民俗特色等,展现多元文化意蕴的同时,以情节向观众传达真善美,而非以直白的语言陈述育人的道理。?哪吒闹海?改变了原著中哪吒的顽劣形象,同时也改变了原著中哪吒父子对立的关系,打造出父子情深的情节,传递舍己救人以及恶有恶报的思想。该动画用五个情节塑造出为拯救黎民百姓牺牲自我的哪吒形象,通过哪吒“复活后的复仇向观众传递邪不压正的自古常理。?天书奇谭?改编自?平妖传?,故事的开场与普罗

12、米修斯盗取天火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书奇谭?同样以“天书为中心线索,整部动画用一部天书向观众展现百姓、和尚、官员、帝王、天神等不同阶层的本性。全片在冲突中充满趣味性,从狐狸修成人形到愚弄百姓,开展至窃取天书兴风作浪,为了皇帝开心施法让老虎危害百姓,到蛋生与狐狸精斗法最后夺取天书。整部动画通过一个个情节来向观众阐述善和恶。?九色鹿?通过北魏壁画中的故事,在向观众展示魏晋风貌的同时暗中传递出汉代的文化美,如开篇的长信宫灯、皇后宫殿中的马踏飞燕雕塑。通过告密者脸部颜色的转变以及眼部的变化,夸张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告密者最后溺水而死向观众传递“恶有恶报,在没有直白的对话下,观众的内心期盼更多是伴随着

13、情节的跌宕起伏到达与动画结局的完美贴合。三、文化传递1999年至今一文化深层融合1999年在商业运作下诞生的?宝莲灯?,改编自“劈山救母的故事。影片中沉香为了救母亲不断遭受磨砺,但最终战胜困难与母亲团圆,传递出亲情的力量。无独有偶,?猫咪小贝?亦是如此。出生时非常柔弱的猫咪小贝与妈妈走散,在单独成长的路上广交朋友战胜困难,最后母子团聚,而在母亲身边长大的曾经强壮的哥哥却成了一只柔弱的小猫。影片向观众讲述了成长的真正含义成长的道路上要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此后,中国动画电影进入低迷期,直到21世纪陆续推出?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这一阶段中国动画在探索民族与世界的关系

14、中,动画的形象创作也在发生变化。?大圣归来?中的悟空以“人化出现,打破了神话故事里的无所不能,却又以江流儿手中的悟空玩偶为隐喻,玩偶的脸谱化使观众在怀旧与新奇、神性与人性之间思考。?小门神?作为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在新与旧之间取舍思考后,形象上参考传统门神造型并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神和人性的思考。中国动画电影在这一阶段开始思考时代背景下的人性,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话语权。“假设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所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得物者也。15庄子以“耳“心“气来看待“形“无形和“精神的关系。中国动画电影在新的时期,走向了民族文化内化为“气的过程。?大

15、鱼海棠?尝试把?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中国神话的源点作为故事背景,在角色设计上借用了?山海经?太平广记?搜神记?列仙传?等作为神怪形象来源。如灵婆“一只眼造型,?山海经?中曾说到“西水行百里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16,何灵婆造型让人恐惧却又好收集灵魂;通往灵婆途中的神兽龙驹取自?太平广记?中“东海岛龙驹,川穆天子养八骏处。岛中有草名龙刍,马食之日行千里17。2021年年初推出的?白蛇缘起?,以白娘子的故事为引,嫁接道家和妖故事,在形象上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更深入了一步。从设定上看国师形似枯木,暗喻了中国五行,国师修炼蛇族功法属葵水,自然生阴木,所以在造型上仿

16、佛是一棵移动的枯木;斗法出现纸鹤形象,在道家以仙鹤为标志的情况下施法设计理所应当;国师徒弟的坐骑形象看着怪异,实那么取自?山海经?中三首六尾鸟鵸鵌。?哪吒之魔童降世?再次改编经典IP,在打造接近原著的哪吒形象的同时也使用多种文化元素,如结界兽分别借鉴商周晚期青铜器造型的金面罩青铜兽面具与青铜鹰形铃。影片在改编情节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哪吒与敖丙的本性。原著中哪吒属于混世魔王一般的存在,敖丙也并非是负面角色,并且在细节上进行把握,服装上如哪吒母亲铠甲上的兽面纹和李靖腰带上的兽目纹,哪吒衣服上的小莲花等。场景上,令人惊艳的?山河社稷图?,原著中并非是元始天尊赐予太乙真人的法宝,却满足了我们对一花一世界的想象,不管是道家的“游鱼之乐或禅宗的“不二之法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