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852455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超声医学是将物理学、医学和电了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科 学,由于超声诊断技术采用的超声波是频率在20khz以上的机械波, 具有频率高、波长短、能量集中、方向性强、贯穿本领大等优点, 且超声波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不像x射线具有累积效应,与x 射线不同,超声能量还不足以引起危险的电力损害。因此,超声诊 断具有安全、价廉、可实时动态成像的优点。超声影像对人体软组 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与x-ct,Mri,rn i相比有 其独到之处。1超声诊断技术发展简史超声诊断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与超声成像设备的进展密不可 分。1942年,奥地利k.t.dussik使用a

2、型超声装置,用穿透法探 测颅脑;1954年,b超应用于临床,同年m型用于检查心脏;1955年, ppi型作直肠内的体腔检查;1956年,多普勒效应原理用于超声诊 断并在1959年研制出脉冲多普勒超声。到1990年,超声成像先后 采用了扇形扫查法、电了扫描法、相控阵扫描法以及灰阶显像、bsc 技术的图像后处理,同时实现了超声实时现象,使超声图像质量得 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1983年彩色血流图,1990年3d扫描器的 研制成功,使超声成像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aTL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全球数字化超声诊断系统后,使超声诊断的水平跨上新台阶。2临床上应用的主要超声诊断仪器类型目前临

3、床上应用的超声诊断仪器繁多,互有交叉。但从接收信号 的特点上看,应用的都是回波法。2.1 回波幅度法回波幅度法接收的是生物组织声学界面形成的反射回波,回波频 率与入射波相同。按成像方式可分为一维a型和m型,二维b型、 c型、f型、伪彩,三维3d立体图。2.2多普勒法多普勒法接收的是运动物体反射成散射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信 号,该信号不再是超声频率而为音频信号。多普勒法可分为一维d 型(包括cw,pw两种),二维cdfi,cdti,cde,dpa,三维立体透视图 或立体图。2.3hi法即频率成像,是一种非线性超声成像。其中chi显示一次谐波所传递的信息,thi显示高频和一次谐波 所传递的信。3各类

4、超声诊断仪的应用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超声成像中的广泛应用,超声诊断越来越具有 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高速运算能力、灵活的软件控制能力及精细 的的测量功能。因此,许多超声诊断仪都具有一机多能的功用。3.1a型、m型和b型超声诊断仪的应用现状a 型超声诊断仪提供仅是体内器官的一维信息,而不能现实整个 器官的形状。m型超声诊断仪一般用于观察和纪录脏器的活动情况, 特别适用于检查心脏功能。b型超声诊断仪能得到人体内部脏器和病变的二维断层图像,并目能对运动脏器进行实时动态的观察。由 于 a 型功能单一,日前在临床上以极少应用,但医学影像物理学教 学中仍有广泛应用。自二维实时超声显像诊断仪(b型)开始使用后

5、, 目前己无单纯的m型超声诊断仪生产和销售,对m型超声心动图的 检查,都是以二维超声图像为基础,调节取样线来选取能需要的m 型超声图像,而单纯的b型的超声诊断仪也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 脉冲多普勒型和b型的结合,组成双功能超声诊断系统。3.2超声多普勒系统一维连续波多普勒(cw)血流仪,发射的是连续的、接收也是连续 的,因而失去了距离分辨能力,但可测高速血流。一维脉冲波多普 勒血流仪发射脉冲波,能确定目标的深度、位置。但可测最高血流 速度受脉冲重复频率限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cdfi)属于实时 二维血流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解剖结构与血流状态两种显像,彩色 血流信号显示在相应的一维黑白图像的液性

6、暗区内是诊断心脏病 的先进工具之一。3.3cdfi在临床中的扩展使用cdfi作为一种先进的诊断工具,己不仅仅局限于心脏病的诊断。 如临床上己成功地将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腮腺肿块的诊断, 利用高频超声图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还有将 一贯是放射影像检查的专利部位应用于超声影像中,利用高频超声 全面显示股骨散软骨以进行疾病诊断。除用于疾病诊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技术是近年心血管外科围术期心脏功能,监测的重大进展,可在心血管外科围麻醉手术期持续监测心脏功能、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能即时对手术进行指导 和评价。4 超声诊断新技术及其发展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不断发展、创新的技术。目前新

7、的诊断技术 有:4.1高频细微结构成像利用15-60mhz二维超声成像设备,进行有关浅表现供脏器的成 像,其中50-60mhz超声作眼球角膜仪成像是,可分出其上皮层、 角膜全层及内层。4.2数字编码高频成像数字编码高频成像,采用低频脉冲用于穿透,高频脉冲用于深部 超声成像,可获得深部脏器的高质量、高频声像图。4.3其它超声新技术其它新技术诸如绕射栅探头多普勒超声、分区环面积一一流速剖 面相乘叠加法计算血流率、多种超声血流造影技术、次谐频超声成 像、正反脉冲谐频成像、静态三维成像、实时三维成像等,都己在 临床研究和诊断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5结语超声诊断技术简便易行,无痛苦,价格适中。因此,临床

8、从事超声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要不断发展超声的应用范围,完善超声的检查技巧,将超声诊断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参考文献1 仇惠,张瑞兰.医学影像物理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41-49.2 张泽宁.医学影像物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93.3 张里仁.医学影像设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1 一 183.4 金宁荣,刘新纯.医用物理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1.91.5 吴祖明.用a型超声高波法研究8种2d超声伪像的形成j. 物理实验,.2002,22(8):12T6.6 陈爱芳.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j.江 苏大学报,2003,13(4):329-330.7 张丽萍,杨海燕.高频超声图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在 诊断乳腺肿块中的价值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 20(3):198-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