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852339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精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5篇【活动方案第一篇】一、活动背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落地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育材料。”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疏通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

2、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依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和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二、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三、活动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四、活动时间:

3、6月10日6月20日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一)、具体落地实施阶段(6月11日6月20日)1、由大队委干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6月11日,大队部负责)2、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项黑板报(6月12日前,大队部负责)3、学校德育处利用校班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讲座(6月11日)。通过讲座,让每一位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德育处负责)4、一五年级童谣征集活动。(每

4、班5篇)(6月12日之前完成,德育处负责)5、三五年级“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端午小报制作比赛。(每班3份)(6月13日前)6、端午软笔书法比赛。(美术组负责,6月15日之前完成。)(二)、总结展示阶段(6月16日)1、环境布置:童谣(征集:_丹凤6月15日前)(装饰、编号: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书法(征集:_丹凤6月15日前)装饰:朱红萍6月15日前)(悬挂:美术组)赛龙舟彩泥展(朱红萍)评选(选票印刷、分发、投票箱、后期统计:毛艳艳)选票(你最喜欢的10首童谣)2、小平台:纪念屈原以及经典诗文朗诵会.(_丹凤、沈莉、毛艳艳)准备工作:平台(后勤组)主持(学生)音响(顾志荣、

5、陆忠达等)节目单:(1)校园集体舞(毛艳艳)(2)一3论语(_娟)(3)一5论语(_红艳)(4)五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史秀琴)(5)二3弟子规(施玉美)(6)二5弟子规(_玲)(7)三2论语(_岚)(8)三5论语(_屹梅)(9)四3端午组诗(_娟)(10)学校诗朗诵(沈莉)(11)表演舞(毛艳艳)3、端午传统游戏活动高年级组(施健康负责)(西大操场)(1)赛龙舟。(三五年级)(每班5男5女)(2)抬轿子。(三五年级)(每班15人)准备工作:参赛表(_丹凤6月1日前)游戏规则(施健康6月1日前)场地(施健康、倪怀东、_磊)低年级组(_军负责)(东大操场)(1)赛龙舟(一二年级)(每班6男4女

6、接力赛)(2)抗震救灾钻山洞(二年级)(每班30人接力赛)准备工作:参赛表(_丹凤6月15日前)游戏规则(_军6月15日前)场地(_军、_卫东、_瑜)4、区域活动(1)包粽子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邱新学生)准备:参赛表(_丹凤6月15日前)芦叶、碎纸(邱新学生6月15日前)(2)编制“长命缕”比赛(三五年级每班3名)(施炜、周欣)准备:参赛表(_丹凤6月15日前)丝带(_丹凤6月15日前)(3)画(剪)艾虎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美术组,朱红萍)准备:参赛表(_丹凤6月15日前)小样(朱红萍6月15日前)5、班级活动品粽子。(全校人人一个)(班主任)【活动方案第二篇】教学目标:

7、1、了解端午节的民俗风情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3、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和继承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尤其是端午节这天我们这里的习俗;2、了解作者沈从文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作品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灿烂的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_多各具鲜明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犹如颗颗夺目的宝石,镶嵌在一年四季中,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成为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牵挂。作为新世纪_的你们,也一定知道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吧?你们能给我们在座的介绍一下吗?(能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生自由回答师肯定学

8、生的回答,同时展示收集的诗歌“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请问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呀?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作为游客去神秘的湘西,和茶峒军民一起过个端午节,去体验他们过端午节的快乐心情。师板书课题端午日,作者:沈从文请同学依据课前的收集,介绍作者,要求突出籍贯、身份、成长经历、代表作品及特点,师多媒体展示作者档案,学生进入一分钟记忆,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快速检查背诵效果。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A、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风俗?(用三字词语概括)结构文章的顺序是什么?B、你认为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什么?学生回答端午日风俗:穿新衣画_字吃鱼肉看划船(

9、赛龙舟)捉鸭子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赛龙舟三、分析赛龙舟的场面描写:1、阅读第一节“把饭吃过后”到最后,思考:龙舟赛到起点和终点;龙舟的外形特点;参赛人员的分工和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用笔从文中画出来。2、学生大声朗读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找出当中的动词,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三角,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个人选定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鼓手、桨手、群众),用一段连贯的话有针对性地向大家介绍你在活动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老师示例:我是我们这一队的带头的,就坐在船头上。你们看,我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只小令旗。比赛开始后,我就左右挥动小令旗,指挥船只的进退。在我

10、的指挥下,桨手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龙船好似长龙出没于波光烟雨之中,直冲终点线。提问:无论是原文,还是刚才同学们的角色介绍,都用到了_多共同的动词,试想这一场面描写中如果没有这些动词,比赛的激烈紧_能表现出来吗?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动词准确生动提问:除了描写参赛人员的激烈紧_的竞争外,作者还描写了哪些人,有何作用?明确:两岸观赛的人,从侧面突出比赛场面的激烈紧_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提问:作者在写到比赛进入_还想到了什么情景?明确: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的情景,这种情景真在眼前吗?虚写实写相结合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准确的动词4、齐读赛龙舟片段,要求读出感情和

11、气势。5、奖励欣赏:_赛龙舟片段6、课堂练笔: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场面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我们学校周一升国旗时或出操时的场面描写,150字左右。(5分钟)学生写作,交流,学生或老师点评,多加肯定和鼓励。四、分析赛龙舟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力争上游的精神1、提问: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_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满厚重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既然奖励不丰满厚重,那你认为龙舟比赛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明确:合作努力的光荣(力量从团结中来)培养了勇往直前、力争上游的精神2、延伸:联系实际来谈谈现实生活中这种精神的意义,并说说对你的启示。(学生分组讨

12、论)老师提示或总结: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七号成功试验五、批判和继承1、今天,我们一同去了湖南,了解了茶峒人民过端午的习俗,其实我们南通人民在端午节这一天也有着个人独特的习俗,你知道我们这里有哪些习俗吗?挂菖蒲悬艾叶辟邪吃粽子小孩子脖子上挂彩练穿肚兜2、延伸:无论是湘西人民的习俗还是我们这里的习俗,都是我们的祖先在久远的古代流传下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洋节日涌入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不间断受到年青人的青睐和追捧,他们乐此不疲,甚至说传统节日太土了,我们只要洋节日,对此你认为我们是应当继承民族传统节日,还是应当摒弃呢?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我认为,我们应当继承(或摒弃

13、)民族传统节日,因为。(在横线上至少写出支持你观点的两点理由或依据。)学生互相讨论,之后进行小小的辩论,师最后总结过传统节日端午节教学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提前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认知情况。(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活动等相关资料和情境图片。(3)认真阅读、了解有关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爱国精神。2、学生准备(1)把个人了解到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或特色活动的情况,用个人喜欢的方式记录下

14、来。(2)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项端午节的特色活动或者品尝一下粽子。(3)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简单工具。【活动方案第三篇】活动目的: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活动时间:2018年6月18日活动对象:一(1)班活动过程:(一)活动序幕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女:(面对着男主持问)_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

15、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女:看来你知道的还很多嘛。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二)端午故事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皓烨讲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