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28467851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7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河流出山后河道呈放射状,形成宏大的冲积扇;上游河段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2003年后,当地通过昌马水库等三大水库联合调水,并利用防渗引水渠灌溉农田,同时将疏勒河干流改道流经玉门市。下图示意疏勒河局部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为保证库容,昌马水库每年利用汛期排沙的时间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2三大水库联合调水、利用防渗引水渠灌溉的影响有( )双塔水库入库水量减少双塔水库泥沙淤积加剧冲积扇缘泉水溢出减少沿线地区耕地面积萎缩( )A.B.C.D

2、.3昌马水库建成后,又将疏勒河中游干流改道的主要目的是( )A.发挥河流航运价值B.保障玉门城市用水C.满足下游农业用水D.减少洪水破坏农田我国西北地区的水窖多修筑在土层较厚的山垣(山区的一种台状地貌)地下,当地群众称之为“母亲水窖”(图)。20世纪90年代起,当地政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扶持“母亲水窖”建设。完成下面小题。4与露天储水相比,“母亲水窖”建设在地下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储水容量B.减少水分蒸发C.降低工程成本D.方便人们取水5“母亲水窖”的主要功能有( )提供人畜用水汇集地表径流保障工业用水防止城区内涝A.B.C.D.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前列。

3、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较贫乏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1949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与用水总量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61949-2020年,我国用水总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B.水资源供应量减少C.江河径流量增加D.年降水量大幅增加7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量的变化趋势( )A.会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B.会提高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C.可能导致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发生D.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库从水利工程定义为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调节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设施。下图示意某滨海地下水库。据此完成下面

4、小题。8该滨海地下水库建成后会( )A.增加库区旱季供水量B.降低库区的地下水位C.增加库区的海水入侵D.加速库区水补给海水9与传统的地表水库相比地下水库的优势在于( )库区的水分蒸发损失小库区的进水能力强库区的泥沙淤积量减少库区的水体质量好A.B.C.D.我国中部地区包含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是影响我国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命脉。如今,中部地区崛起将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还需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多年来随着用水量大幅增加、水资源过度开发,中部地区如今面临着水资源枯竭及水污染的困境。如图示意20072018年中部地区六省份水污

5、染压力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与中部地区水资源丰富关联性较高的是( )A.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C.拥有大面积的长江、黄河水系流域D.经济发达度不高,用水量少1120132018年,河南水污染压力指数变化较大的原因可能为( )A.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水处理能力增强B.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污染源点减少C.人口增长,生活污染源面扩大D.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污染源增多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石油资源丰富,是石油开采国和出口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利比亚全国没有常年性的河流和湖泊,即使是北部沿海地区,也常常陷入用水紧张的困境。20世纪50年代,利比亚在南部沙漠发现了丰富的淡水

6、资源,并于1984年开始了大人工河输水工程,保障了北部地区生产与生活用水。下图示意利比亚大人工河输水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利比亚大人工河输出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大气降水B.湖泊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13利比亚浩大的大人工河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沙漠旅游业的发展B.国家政府优惠政策C.石油的开采与出口D.生产与生活的需求二、材料分析题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干流流经我国9个省区,是北方地区基础性供水水源之一。黄河流域以不足全国2%的总径流量,保障了全国15%的耕地灌溉用水,供给了全国约12

7、%的人口,支撑了全国14%的GDP。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亟须打破的瓶颈。下图示意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UE(数值越大,利用效率越高)分布。(1)从水资源供应角度,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性。(2)简述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3)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出合理建议。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4000km,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约5000m。湄公河流经老挝的崇山峻岭,到四千美岛以下地势低平,水流平稳。为开发水能资源,老挝境内修建了数十座水坝,90%的电力销往下游国家。

8、图示意老挝水系。(1)指出老挝水力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2)说明湄公河下游国家购买老挝水电的原因。(3)简述老挝电力跨国输出对本国发展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据材料“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可知,该河地处西北内陆,河流主要通过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7月)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故为保证库容,昌马水库每年利用汛期排沙的时间可能是7月,C正确;1月、4月、10月气温低于7月,河流水量较少,ABD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据材料“将疏勒河干流改道流经玉门市”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双塔水库位于玉门市下游,入库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减轻,正确,错误;读图可知,昌马水库位于疏勒河出山口

9、处,随水库建设,冲积扇缘泉水溢出减少,正确;“利用防渗引水渠灌溉农田”可知,沿线地区耕地面积增加,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答案:B解析:昌马水库建成后,又将疏勒河中游干流改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玉门城市用水,B正确;疏勒河水量较小,河流航运价值不大;能缓解下游农业用水需求,AC错误;河流水量较小,洪水发生概率较低,D错误。故选B。4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母亲水窖”位于我国西北,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建设在地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量损失,B正确;并未增加储水容量,A错误;地下相比露天储水升高了工程成本,C错误;地下不如露天储水方便,D错误;故选B。5答案:

10、A解析:由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起,当地政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扶持“母亲水窖”建设,当地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建设水窖可以提供人畜用水,正确;读图可知,通过集流场将水注入水窖,故汇集地表径流,正确;在农村区域,并不是保障工业用水与防止城区内涝,错误;故选A。6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1949-2020年,我国人口由约5亿人增长至约14亿人。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加上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使用水总量发生巨大变化,A项正确。7答案:C解析:根据计算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导致水资源过度利用,产生水资源安全问题,进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降低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和调节服务

11、功能,难以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8答案:A解析:地下水库建有地下水坝,从而提高了库区水位,对地下水有储蓄作用,能增加库区旱季的供水量,A正确;读图可知,地下水坝提高了库区的地下水位,B错误;地下水坝会阻隔库区的海水入侵,C错误;地下大坝阻隔了库区水对海水的补给,D错误。故选A。9答案:D解析:由于地下水库的水面没有出露地表,因此与传统的地表水库相比,库区的水分蒸发损失小,正确;由于地下水库的进水主要通过下渗环节,下渗速度较慢,因此与传统的地表水库相比,地下水库的进水能力较弱,错误;地下水库的库区不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故库区泥沙淤积量减少的表述不准确,错误;由于地下水库水面没有出露

12、地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因此与传统的地表水库相比,库区的水体质量好,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0答案:C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中部地区包含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大部分属黄河、长江流域,水系发达,水资源存蓄量大,水资源总量丰富,A错误,C正确。降水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是我国降水总体特征,不是中部地区水资源丰富的原因,B错误。受产业结构影响,中部地区用水量大,D错误。11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在中部地区中,河南省的水污染压力指数总体最高,2013年达到峰值,约为1.4,2013-2018年河南

13、省的水污染压力指数呈现波动下降,2017年降至约0.6,2018年虽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大,这可能与该省调整产业结构并加大污水处理厂的数目、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从而缓解其水环境污染压力有关,A正确。2013-2018年水污染压力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说明水污染程度减轻,污染源整体呈减少趋势,C、D错误。农业污染源属于典型的面污染源,B错误。12答案:D解析:根据利比亚的气候可知,利比亚南部为气候干旱的沙漠,淡水资源不可能为大气降水;根据“利比亚全国没有常年性的河流和湖泊”可知,大人工河输出的淡水资源不可能是河流水和湖泊水;利比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没有高大的山脉,不可能有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成为主要的淡水资

14、源。故选D。13答案:C解析:由“20世纪50年代,利比亚在南部沙漠发现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并于1984年开始了大人工河输水工程”可知,从发现淡水资源到开采利用淡水资源,历时30多年,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利比亚是石油资源丰富国家,石油的开采与出口给该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成为大人工河建设的基本保障。故选C。14、(1)答案:高效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能够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应,实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合理配置黄河水资源,平衡供需矛盾,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内容“黄河流域以不足全国2%的总径流量,保障了全国15%的耕地灌溉用水,供给了全国约12%的人口,支撑了全国14%的

15、GDP”可知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高效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能够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应,实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合理配置黄河水资源,平衡供需矛盾,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2)答案:特点:黄河流域上游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中游次之、下游最高;影响因素:上游地区人口少、人均占有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效率较低,下游省区人口较多,工农业用水量较大,人均占有少,利用效率高。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根据图示分析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点,考生结合图例进行总结归纳即可,据图可知黄河流域上游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中游次之、下游最高;其影响因素与其水资源供需关系密切相关,上游地区人口少、人均占有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效率较低,到下游省区,人口较多,工农业用水量较大,人均占有少,只能通过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来改善水资源供需矛盾。(3)答案: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工业水循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