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428439596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整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易错易混点易错易混点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1 追求智慧的学问1.1 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都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解析】哲学是追求智慧之问,不一定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3.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解析】哲学是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不能说是包罗万象。4.哲学是哲学家的事。

2、()【解析】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能说只是哲学家的事儿。5.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解析】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力量。6.哲学包括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解析】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7.哲学离开了具体科学知识就会干涸和枯萎。()【解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所以哲学离开了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枯萎。8.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9.世界观是人们自觉研讨而形成的思想体系。()【解析】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

3、成的思想,人人都有,一般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10.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解析】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哲学起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解析】哲学起源于实践。1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解析】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3.哲学都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解析】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14.哲学研究世界的全部。()【解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不是全部世界。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猜想和想象。()【解析】哲学产生于人类的

4、实践活动。2.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解析】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论的观点。3.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解析】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种哲

5、学基本性质和方向。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点是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宝贵的猜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7.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或者认为是基本元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8.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解析】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是古代命定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9.辩证法和形而

6、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解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所以哲学史上虽然是两个对子,但只有两大阵营或两大派别。10.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也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唯心主义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他的存在对人类的认识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解析】19 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2.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

7、主义哲学是辩证法。()【解析】旧哲学当中有形而上学也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了辩证法。3.旧哲学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解析】旧哲学当中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原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原是德国古典哲学,自然科学前提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它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原因在于是改造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

8、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6.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推动时代的前进步伐。()【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推动时代的前进步伐。7.是否关注人民需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8.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统一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解析】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他们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9.真正的哲学是百科之母,为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9、()【解析】真正的哲学也不是百科之母,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具体方法。10.真正的哲学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把握了所处时代的脉搏。()【解析】哲学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真正的哲学是时代将神的精华,把握了所处时代3的脉搏。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了改造世界。()【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最基本的观点。改变世界体现了实践的观点。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顶峰。()【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

10、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不能说达到了顶峰。13.毛泽东思想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1 世界的物质性2.1 世界的物质性1.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因此意识来源于人脑。()【解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意识来源于实践。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3.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应方式的变化。()【解析】意识是对实

11、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所以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4.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5.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解析】意识是对实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才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6.思想的伟大在于他独立于客观存在之外。()【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思想不能独立于客观存在之外,思想依赖于物质。7.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思想不能独立于客观存在之外,思想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与意识。8.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解析】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实践是产生意识的源泉。9.意识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

12、)10.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诗词的创作源于作者的内心感悟。()【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诗词的创作属于意识,它源于实践。11.科幻作品也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解析】科幻作品属于意识,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如实反映。12.诗词是以客观形式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解析】科幻作品属于意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3.龙的概念无法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解析】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龙的概念作为意识能够在生活中找

13、到依据。14.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解析】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解析】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如神话、传说等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42.2 运动的规律性2.2 运动的规律性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解析】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它揭示了物质的

14、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2.规律是客观的,所以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万古不变的。3.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解析】意识有正误之分,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4.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解析】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具有直接现实性。5.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

15、约。()【解析】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6.科学理论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解析】客观实际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7.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突破规律的制约。()【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能突破规律的制约。8.规则也是一种规律。()【解析】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他们是主观的,是对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9.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状态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解析】物质世界的相对静止状态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10.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16、)【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认识自然规律是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11.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可以创造出现实世界。()【解析】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可以创造出理想的世界。但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直接创造现实的世界。12.揠苗助长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析】揠苗助长的主人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其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尊重客观规律。13.坚持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3.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14.意识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解析】意识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说法,但可以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具体事物。15.意识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解析】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积极地意识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解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